剧情介绍
城中所有新开的餐馆,都像旧时新婚之夜红盖头下等着男人来挑开的女人一样,又期待、又忐忑、又害怕地等着李襄澜上门来试吃。
李襄澜是笔名,ta是美食评论届的大拿,点评以客观精准著称,对不靠谱的餐厅刀刀见血、刻薄好玩,对优异的餐厅不吝夸奖,推荐的点菜秘籍既实用又有逼格,而且,除了正大光明转发广告,从来不曾被收买写软文。
有时,李襄澜也会在微博上po出私家菜流程图,仔细讲解步骤,其用料之精、刀工之佳、火候之妙、配料之奇,真是令人心服口服,哪怕曾被ta痛骂过的厨师,也忍不住要学上几招。
如此实用又好看的美食微博,几年经营下来,已有近千万的订阅。城中稍有些觅食常识的人都喜欢跟着李襄澜的点评选择餐厅,夸张一点说,ta对于餐厅简直有着生杀予夺之权。
每家餐厅都对李襄澜日防夜防,只怕一个不小心,被ta写出“人均500起跳的西餐馆牛排来自麦德龙超市临期特卖专柜无疑”、“鱼汤之寡淡让人为这条鱼死亡的无意义及自己所掏的168块钱感到痛惜”、“龙井虾仁之龙井为前年陈茶但与速冻虾仁倒是般配”之类的大实话来,惹得生意一落千丈;对自家水准有信心的餐厅,开业伊始便在微博上深情呼唤“欢迎李襄澜随时来探”,倒也算是极好的宣传语。
而不管是读者还是餐厅,都对于李襄澜几乎一无所知,ta到底是男是女,是胖是瘦,是老是少,没有人知道。
有几家吃过大亏的餐厅老板们闲来气不过嚼舌头,说李襄澜肯定舌头极长,味蕾惊人敏感;大概还长着一对铜铃似的大眼睛,对任何纰漏都有着洞察力;如此刻薄不饶人,嘴巴必然薄如纸片;耳朵应该大而兜风,没准还能扇动,是以后厨间的私下对话好像也逃不过ta的耳朵。总之,是个怪物。
李襄澜倒是的确曾经长得像个怪物。
那是四五年以前,她还是个叫李燕的普普通通的公司出纳,家中巨变,半年内父母都因癌症去世,已谈婚论嫁的男友撒腿跑路,绝望的她选择了用吃来疗伤。
李燕用几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吃成了身高160公分,体重160斤的大胖子,坐公交车的时候有人给她让座,每条裤子的大腿内侧都磨破,脚胖了3个码子,睡觉有时会被自己的呼噜吵醒,一手端着超大杯可乐,一手拿着大份薯条走在路上能够清楚感受到他人嫌弃的目光。
无所谓,真的无所谓了,那时候的李燕,不停感到由内而外的饥饿,她也明白,是心的空落转移到了胃的空落。别无选择啊,只能任由自己淹没在食物提供的温暖安慰里。胖就胖吧,吃那么多,胖也是没有办法的啊。谁叫她只能在吃的时候感受到一丝快乐,感受到活着还有那么一点点乐趣呢。
有天下班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李燕撑开伞,前面有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在雨中慢慢走着,背影看着是寥落的。李燕犹豫了一下,快走几步,上前帮她挡雨。
女孩抬头笑了:“谢谢你。”
李燕看女孩脸上有着某种她熟悉的绝望感,不由得多问了一句:“怎么了?不开心?”
女孩说:“恩,觉得自己一点意义都没有。”
李燕是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沉痛的,她想了想说:“我请你吃冰激凌吧,吃了心情会好一点。”
女孩和李燕一起吃了超大份的冰激凌。吃完女孩摸摸肚子说:“好像真的开心一点了。”
李燕说:“是啊,吃是最开心的,不过就是要注意,别像我这样,胖得没法收拾了。”
女孩点点头:“你真是好人。我送你一个礼物吧,”说完,一手搭着李燕的肩膀,一手做着奇怪的动作说:“我让你能从食物里得到最大的乐趣,而且怎么吃都苗条。不过,我的魔法都是有不过的,大家都叫我‘不过神仙’,不过哪天你觉得别的事物能给你更大乐趣的时候,我的魔法就失效了。”
李燕自然没有当真。和女孩告别后,回家路上她还买了一只烤鸡,吃得干干净净后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奇迹发生了,李燕发现自己一夜之间掉了70斤肉,她掐得自己出了好几个乌青,才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这样的巨变让她没法去上班,她干脆在电话里请了一个月病假说去减肥,一直同情她的领导同意了。
与此同时,李燕发现自己的味觉、嗅觉都不同了,像是武侠书上写的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主角,任何食物,她只要尝一口就知道原料的好坏、新鲜与否,都能说出配料、火候、烹饪步骤。吃对李燕来说,变得有着几乎无穷的乐趣,而且毫无负担——她怎么吃还是90斤,一斤不多,一斤不少。没几天,到处吃餐馆已经无法满足她对食物的热爱,她买了一堆烹饪书,按图索骥,做得有模有样,很快发现自己能在前人经验上优化创新,做出更为可口的菜肴来。
一个月后,李燕回去上班,女同事几乎把她的办公室给挤爆了,各个都来问减肥经验,她只能支吾其词。“肯定是做了缩胃手术了”,同事们背后议论。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李燕取了李襄澜的笔名开了微博,开始分享她的美食经。毫无意外地,她红了,红得速度太快,几个月后,她发现转发一下广告就能轻松养活自己,顺理成章地辞职,专职做了美食评论家。
李燕的日子从此过得异常简单,出去吃饭,出去买菜,回家做饭,回家写微博。越来越红了以后,去餐厅她会注意尽量挑选人流最多的时段,她长着一张没有什么特点的脸,点菜时也故意点得颠三倒四,总是断断续续分几次去试吃招牌菜,是以从未被人识破。
这四五年对李燕来说,是不错的四五年。是的,父母的过世、爱人的离弃,对她来说仍然是无法下咽的痛苦,但在食物里获得的乐趣,和分享这些乐趣带给她的回报,足够支撑她过下去了。
但也只是过得下去而已。李燕牢记女孩曾经说过的,如果她觉得别的事物能给她更大乐趣,她就会失去宝贵的超能力。
李燕不敢去旅行,她怕旅行带给她更大的乐趣;不敢去看电影,怕电影带给她更大的乐趣;不敢去运动,怕运动带给她更大的乐趣……李燕总是独来独往,和旧友渐行渐远,更不敢交新的朋友,她害怕在和他人产生联系、交流沟通中感受过大的乐趣。
如果说最初,食物是帮李燕挡住世界残酷那面的保护网;如今,食物已经成为挡住她和世界其他美好那面的高墙,墙里安全、稳妥,但是,孤独。
有天晚上,李燕去试吃一家新开的粤菜馆,生意太好,店家安排她和一个男人拼桌。男人和李燕不约而同都点了海南鸡饭。
等上菜的时候,男人看到李燕的手机壳,朝她笑笑:“这是我们公司做的设计。”
李燕也笑笑:“花样很耐看,也蛮耐摔的。”
男人很开心:“这个图案我做了两个通宵,看着简单,还是很花了心思的。”
这时两份海南鸡饭上来了,男人冲李燕说:“看着就很好吃啊。”说完埋头吃起来。
李燕也开始吃,是还不错,本地鸡,生熟刚好,入口嫩滑,不带血丝,米饭也香,鸡油炒的。
李燕抬头看男人,吃得热火朝天,额头上微微冒汗,很是满意的样子。这时男人也抬头看她,不好意思地说:“太忙了,中饭忘记吃,真挺好吃的对不对?”
李燕递了一张纸巾给他:“是很好吃。”其实配的老抽差了一点,甜度不够,但看着男人吃得那么香,这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一边吃,一边聊了几句,关于附近新开的韩国料理,以及闭店装修的杭州菜馆。男人也爱吃,听得出吃得段位不低,不出意料的,是李襄澜的铁粉。男人风卷残云吃完了,叫了一份红豆刨冰。店家端上来的时候,配了两把勺子。
男人说:“不介意的话,一起吃吧,反正我也吃不光。”
李燕笑笑,她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人一起吃饭了,有人陪着吃饭,聊聊天的感觉,真是舒服,和这份海南鸡饭一样舒服,不,比这份海南鸡饭还要舒服呢。她拿起勺子尝了一口,红豆冰里的奶淡了,但是,她不介意。
吃完的时候,男人坚持要请客:“因为和你聊天很有趣,你很懂吃,说话也很有意思,很久没有吃得那么开心过了。”李燕没有坚持,她觉得自己内心被一片久违了的温柔笼罩着。
走出餐厅才发现外头下着大雨,男人没有带伞,李燕犹豫了一下,打开伞说:“我送你去地铁站吧。”
在地铁站告别的时候,他们互相加了微信。
回到家,男人给她发了微信:“下次请你吃扬州菜怎么样?我看到李襄澜推荐过一家好馆子。”
李燕犹豫了几分钟,回复他:“好啊。”
躺在床上,李燕开始淡淡的欢喜和惆怅。李燕盘算着,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自己会不会在和男人的交往里得到更大的乐趣,进而失去自己赖以为生的超能力。然而她第一次发现,她不那么在乎这种失去的可能性了。
真的失去了,也是因为得到了其他更重要的乐趣啊。哪怕最后又失去了,也是得到过的吧。
所谓人生么,总要什么菜都尝尝,什么乐趣都试试,那些逃不掉的痛苦,也是人生重要的滋味。她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