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生活中,不孝顺父母的儿女,常有。
儿女不孝,被父母告上法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父亲把儿女告上法庭,又提出奇葩和解条件的,倒是不曾听说。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就将这样一个故事贯穿始终,让观众大开眼见。
最近,跟着老妈二刷这部剧,看老戏骨李立群携手董洁、邱泽等一众演员,真情演绎父母和子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嬉笑怒骂的同时,给我们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课。
01
父亲以不孝为名起诉儿女,这家人怎么了?
剧中讲述单亲爸爸房永福,不辞辛劳照顾“成年儿女”,却被视如空气。女儿天心就职于大集团,重视总裁多过父亲;大儿子天亿看不起经营面店的父亲,为了事业做了院长家的上门女婿;小儿子小龙26岁还啃老,三天两头总闯祸;守寡妹妹,带着女儿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
我们截取剧中几个情节,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爸爸狠心将子女告上法庭。
情节一:爸爸生日,妈妈忌日,儿女各自忙工作,不是迟到,就是缺席。对父亲的落寞视而不见,对姑姑的辛苦不知感谢,没有对不起,没有迟到的祝福,有的只是彼此间的埋怨和指责。
情节二:房爸爸患癌,剩三个月生命,隐瞒家人,出院到家。房家三姐弟丝毫没有察觉出异常,一门心思对天亿岳父家给的200万支票动心思,想要买房,买车,豪华游。不去想这钱能用不能用,更不去体谅父亲面对倒插门儿子伤心不伤心。
情节三:三姐弟为私利改建面店,还打着怕父亲辛苦的幌子,姑姑告诉他们不要毁掉父亲辛苦为他们建的家,姑侄意见不合,大吵一架。父亲要求儿女赔礼道歉,天亿不但不知错,还认为姑姑觊觎房产,借题发挥,他说虽然她们很感谢姑姑多年的照顾,但也忍受了姑姑给家里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姑姑痛心多年付出不被感激反遭指责。父亲房永福被彻底激怒,狠打儿子一耳光,之后还在等待子女悔改的房爸,得知儿女最终道歉的方式,是给姑姑一笔钱让她搬走,彻底失望。
第三个情节成了压倒房爸的最后一根稻草,剧中给出这样一个镜头,房爸爸在和儿女争吵后,独自一人附身面店,放声哭泣: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教会他们?
一边是年老力衰,癌症晚期的追命令在招手。
一边是儿女各种不懂事,劝说只当耳旁风,打骂还极力反驳,屡教不改。
困惑之余,房爸爸看到前来买面的律师沈宇航,一番深思后,决定对儿女发起不孝诉讼。
02
为钱?
“要回在儿女身上花的每一分钱”
贾德在《苏菲的世界》说: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接收案件之初,沈律师就问房爸爸:“你想要通过这个诉讼得到什么?”
房爸爸说:“我把三个孩子从小抚养长大,把他们所有的需要当成自个儿的需要,养到最后,却把他们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想通过这个诉讼要回花在他们身上花的每一分钱。”
沈律师站在专业的角度提醒房爸爸,法律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当父母的向子女要钱,这是无法让人理解的。
但是房爸爸立场坚决,
为什么?
莫不是被女儿言中:“爸爸难道每一天都在算计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钱吗?”
剧中一个情节,给出了答案。
女儿提出,让自己归还父亲168万抚养费不合理。
法官问道:你工作13年,总共给过父亲两万元,如果你的父亲不爱你,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女儿哑口无言。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剧中法官指出168万和2万的落差,让女儿无话可说,屏幕之外的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呢?
同事小梅,给妈妈买件羽绒服600元,一个劲儿地叫嚷,太贵了,人老了,穿差不多就行了。却忘记,就在一周前,妈妈看她天天加班,就偷偷给买了电脑,还是最贵的苹果,说是好品牌女儿用着顺手,就不那么辛苦了。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享受着父母之爱,却不懂得回馈他们。
其实,爱是相互的,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感恩父母,这样的爱才长久。
一向视孩子为生命的房爸爸,哪里需要什么赡养费?不过是想通过这个数据差,提醒儿女,双方付出的不对等,让他们学会感恩。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无怨无悔,却也不希望活成被子女遗忘的孤岛。
03
为权?
“想要得到当父母应该得到的尊重”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再怎么无理取闹,父母都不会生气。可是,他们想不到父母包容的背后是在等待一份关心。”
剧中邻居帅姨一语中的,说出天下父母的心声。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有调查机构发现:63%的人,每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平均到见面时长,为78小时,平均到见面次数,仅有三次。
在诉讼进行到第二轮时,法官问:“房永福先生,你说自己打官司的目的不是为了钱,那是为了什么?”
房爸爸说:“我就是想要得到当父母应该得到的尊重。”
得知真相的儿子质问父亲:“你是不是把权威和尊重弄错了?”
房爸爸回答:
“我是你们爸爸,生你们,养你们,像这样的人,想跟你们吃一顿饭,这也算权威吗?想听听我孩子的声音,请你们打个电话回来,这也算权威吗?你吃好了没有,睡得好不好,你在干嘛呢?我想知道这些事情,也算权威?如果这些事情也算权威,那我这权威都搞掉好几年了,我想把它拿回来,可以吗?”
夏七夕在《后来的我们都哭了》中写道:“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在孟非主持的《四大名助》里,一个女生说,妈妈在买保健品这件事上,执迷不悟,希望节目组能帮忙劝导她,不要乱花钱买保健品,吃不完不说,还堆在家里占位置。
孟非问: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保健品?
妈妈说,为了让对方陪自己聊天。
在女儿和观众不明所以的目光中,这位妈妈继续说,她知道买保健品,没啥用,还浪费钱,但是,上门推销的小姑娘和自己聊天,一聊几个小时,从来不嫌烦。
她也知道,陪人聊天是他们的工作需要,但是没有办法,儿女在外忙工作,自己一个人在家太孤独了。
听着这个让人震惊的解释,台上的女生和台下的观众不甚唏嘘,原来独居在家的妈妈,竟如此需要陪伴。
正如董卿在《朗读者》读过的那段话:陪伴意味着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房爸爸坚持想要的尊重,落实到儿女的行动,不过是和解条件里,每一天,家人共进的一顿早餐,儿女给爸爸的一个电话,那么简单。
04
为爱?
“用法律的力量最后一次教育孩子”
真正有利于孩子的爱,不是放纵,而是管束。
在剧中,法官依照程序,询问房永福:“你为什么要坚持诉讼?”
房爸爸的回答,像一记重锤敲在法院里每位人员的心上:
“我活到这把年纪,从来没有对我的孩子拿起过棍子,只是告诉他们要这样做,那样做,没有教会过他们怎样去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或者对自个儿的人生充满感谢的心情,或者对生命,对别人,对大众要有感恩的心。”
“我反省了,对孩子,该拿棍子的时候还是要拿。”
“但是晚了,孩子们长大了,我也老了。所以我才希望用法律的力量,来帮我最后一次教育我的孩子。希望我这一棍子下去能打醒他们,能变成他们人生里重要的一堂课。”
看到这里,观众泪目,原来这才是一个父亲的真实用心,什么赡养费,什么要尊重,比起这些,父亲更希望孩子们尽早知错,知错能改,做一个明孝懂礼,心怀感恩,温暖有爱的人。
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写道:“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神童魏永康,从小娇生惯养,父母什么活都不让做,只希望他好好读书,17岁他被中科院录取。
不曾想,他还没毕业,就被勒令退学,原因很简单:生活无法自理。
孩子被退学回家,母亲觉得分外丢人,骂孩子不成器,竟然被学校退学,没想到孩子说,就是因为你,没教会我如何独立生活,学校才辞退我的。
今天,你舍不得对孩子狠,明天,孩子就会对你狠。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名男子疯狂摔打老母,理由竟然是向母亲索要2万元还银行贷款,母亲说没有,他便要求母亲找亲戚借,母亲不同意,就招来这样一顿殴打。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时现在。
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小时候,其次是现在。
房爸爸起诉儿女不孝,被人误解,无所谓。只要发现问题,及时止损,孩子们知错能改,一切都值得。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房爸爸起诉儿女,名为状告不孝,实为一堂“爱的教育”课,用金钱提示感恩,用权力感召陪伴,用和解呼唤亲情,用法律唤醒人性。
结语:
爱有千万种,父母之爱是最深的一种,爱的方式有千万种,狠心是最难的一种。
有时候,父母的狠心,不是对孩子自由的阻碍,而是基于未来的考虑。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有一种爱,叫做父亲把子女告上法庭。
愿你懂事的速度,跟得上父母老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