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70年前的香港九龙城衙前围道,一间「梁全利刀剪」的铺子多了一个取名梁日成的男子。这个名字他用了差不多整整30年。
虽然父亲的铺子生意不错,但因为害怕无聊,梁日成并没有选择子承父业。他的第一份工是做建筑。但这个行业对他来说似乎同样无趣,「建好22楼,再建23楼,每天这样重复真的很闷。」
可以入行拍戏,梁日成应该谢谢的是自己的太太莫佩文。她是当时商业电台的当红播音,也是《劲草娇花》原唱者。1975年,在商台创办人何佐芝的介绍下,梁日成认识了当时佳艺电视台开拍《射雕英雄传》的监制,于是应征了龙套演员。
1976年这版《射雕英雄传》是梁日成的第一部戏,他自然是个十足的龙套,一个负责看守郭靖的蒙古士兵。但是他运气好的出奇,之前安排好饰演周伯通的演员因为特殊状况没有参与,梁日成居然就捞到了这个全剧中唯一充满笑点的角色,老顽童。
「周伯通原本由前辈演员钟朴叔饰演,但第一场戏就是在大海骑鲨鱼,他不会游泳又有心脏病,监制就临时找我顶替了他。」
其实佳视这版《射雕》不仅是梁日成的第一部戏,更是第一部金庸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因为这部戏创下全港百万观众收视的成绩,此后各大电视台对金庸版权的竞争、武侠剧开拍的热潮也由此开始。
不过当时的梁日成对这部戏本身,和参与这部戏对自己有多大影响,肯定不会估计到太多。对他来说,因为这部戏的大热,他又可以在佳视乘胜开拍的《神雕侠侣》中继续饰演老顽童,已经足够开心。
梁日成在佳视的运气真的不错,但佳视自身却开始难以维持,七八年底、佳视最终歇业,梁日成也因此失业。但很明显,这种失业只是理论上而已,对于好演员来说,佳视倒闭对他们没多大的影响。那时候的梁日成已经有很多人找他开戏,这其中就有大导演李瀚祥。
「我在佳视拍过一部时装剧,满脸胡须,李翰祥很喜欢,就找我拍《军阀趣史》。最初这部戏他想拍四个军阀的故事,但后来就只拍我,成了男主角。」
1979年的《军阀趣史》是秦煌的第一部电影, 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李瀚祥为他取了艺名「秦煌」。此后40年,这个行业少了一个梁日成、多了一个秦煌。
李翰祥那时候非常赏识秦煌,甚至到内地拍《火龙》的时候,还想让他跟自己去做副导演,但因为在考虑到家庭和无线的稳定工作,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当时老婆年轻,而且我在无线每个月已经过万元,他也付不起这个价钱。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当时的决定大概是个错误。」
第一部电影就做主演,那个时候的秦煌自然对电影投入要大一些。整个八十年代,他几乎每年都要拍摄四部电影左右,不过大概因为天生的喜感太强,此后反倒没捞到多少主演的机会。倒是在九零年,他自己做编导和主演,拍摄了一部低成本的《出土奇兵》口碑还不错。
「拍完没亏没赚,成本100万,票房100多万,特别辛苦却没什么回报,倒不如继续做回幕前。」
秦煌有机会参与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是因为王晶的老爸王天林。这部戏王天林是总导演,之前看过秦煌在佳视那版《射雕》的表演后,天林叔很自然的就决定把老顽童这个角色交给秦煌,不久之后的《神雕侠侣》也还是他来演周伯通。
当年在剧组,秦煌和翁美玲的感情很好。「她好聪明、好乖,我们就像兄妹。有一天我和她开工时,看见她坐在台阶上哭,我不好意思去问她,没想到过了两天就出事了。」
从佳视白彪、罗乐林版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到无线黄日华、刘德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秦煌四次在荧幕上饰演了老顽童这个角色,一共二百三十集。
如果再加上他在陈小春版《鹿鼎记》中饰演的茅十八,97年版《天龙八部》中饰演的岳老三这些角色,秦煌先后出演了超过二十部金庸剧,大概是参演金庸剧最多的演员。
也许是演多了老顽童,戏外的秦煌其实也足够周伯通。2008年,他因为醉酒坠海差点让自己定格在六十岁。但恢复后不久他还是照喝不误,「现在每天喝一杯红酒,降低胆固醇。一帮朋友一起吃饭,怎么能忍得住。」
2016年,为表彰秦煌在无线三十多年的贡献,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他获颁“专业演员大奖”。虽然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住在深圳,但近10年秦煌还是每年都要在无线开几部戏。如果可以控制一些自己两百多磅的体重,相信70岁的年龄对这个老顽童来说几乎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