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说起囚禁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容易联想到色情,让南哥印象深刻的第一部关于囚禁的电影还要说韩国的《空房间》。
沉默的主角和压抑的气氛一度也是很多人的阴影之一。
所以,当南哥看到一部被称作“童话版的《空房间》”的电影时,一瞬间想到的是:不可能。
怎么把监禁题材拍的温柔暖心?
除了玛丽苏霸道男主爱情小说,南哥一时真的想不出好的办法,所以看这部《布里斯比熊》的时候,充满了好奇。
电影的名字听起来像卡通片,事实上故事中的一个重要道具,贯穿全片的也是一个卡通片。
电影的故事很奇特,男主是一名25岁的男青年,他的生活猛一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脸成年人样子的詹姆斯居然痴迷的看着电视里明显给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在动画片结束的时候,电视里的布里斯比熊还贴心的提醒小朋友,记得把厨余垃圾扔进黄桶子,不是红桶子。
詹姆斯的房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布里斯比熊的周边,玩偶、台灯、摆件……到处都是,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他是这个小熊的重度爱好者。
随着剧情的推进,更大的异样出现了。
当詹姆斯和父亲聊天时,他们穿过迷宫样的通道来到地面,处在一个半透明的拱形通道里看着外面的世界。
而詹姆斯自己出门时,不仅要过重重密码锁,还要带防毒面具?
沃特,难道我看的不是一部现代背景的电影么?
很快一对警察的到来把詹姆斯的父母抓走,也解释了一切。
詹姆斯是被拐走的,他的父母其实是大学里的老师,在医院里拐走了还是婴儿的詹姆斯,从小把他囚禁了起来,一直养到25岁。
看来拐卖儿童什么的不止是中国特色啊。
直到假父母被抓,詹姆斯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骗局之中,这样的经历倒让人想到了楚门,不过不同的是,楚门生活在人来人往的骗局中,而詹姆斯生活在被囚禁的骗局中。
假父母对詹姆斯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年龄已经有25岁了,但是对于这个世界,詹姆斯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
他所有的世界观都是从诱拐他的父母与电视和网络上得知,然而可悲的是,网络和电视节目都在假父母的一手操控下。
看了二十多年的电视节目《布里斯比熊》是父亲一手导演的故事,已经拍了七百多集了。
经常上的论坛里和他聊天互动的全部都是父亲的小号,网络也是封闭网络。
万幸的是这样的囚禁生活没有给詹姆斯带来太大的性格变化,他只是面对新世界有些脱节,更加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好伙伴。
全片看下来,南哥觉得捡到了宝。
这是一部很甜的电影,看它的感觉像喝了一杯蜂蜜水。
电影没有把重点放在亲生父母如何苦心寻找丢失的孩子,也没有着重描写囚禁生活,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詹姆斯的成长过程。
一个25岁成年人的成长过程。
虽然离开了诱拐家庭,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但是带着多年被囚禁的烙印,詹姆斯对世界是抱有抵触情绪的,他的身体虽然已经人高马大,灵魂却仍旧像个稚嫩儿童,被永远囚禁在那间地下密室中。
灵魂为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他迷恋布里斯比熊。
而假父亲的入狱意味着布里斯比熊即将中断播出,詹姆斯决定由自己来拍摄布里斯比熊的电影,为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遇事不决上谷歌
这样的决定表面看是詹姆斯在完成自己的执念,实际上却是他对过去自己的一种告别手段。
布里斯比熊代表着他的过去,被囚禁的岁月,被囚禁的自己,而拍摄电影讲完整个故事,布里斯比熊就可以退出舞台了,他也将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事情。
后面的故事套路其实很简单。
一个与世界脱节的人想要拍摄一部电影,他需要拿回假父亲的道具,找到拍摄机器和演员,寻求上映,需要钱。
但是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认同。
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认同。
幸运的是,詹姆斯遇到了一群非常可爱的人。
不论是曾经有过表演梦的警察,还是喜欢制作特效的黑人小哥,包括他原本试图扭转儿子回归正常人生活的亲生父母,所有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对詹姆斯的拍电影事业开始了支持。
这些各种原因,归结到一个字就是:爱。
警察是因为对表演的热爱。
而詹姆斯的家人,则是对他的爱。
因为爱他,所以愿意包容他的不一样,而不是强行扭转孩子的发展方向,哪怕他已经25岁了。
看到詹姆斯的电影结束,舞台上的布里斯比熊慢慢消失,虽然煽情手段可以猜到,还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部暖到心坎里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