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很奇怪,我们都知道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与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曾是夫妻,我们也都知道他们全都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却很少有人提及他们的合作。事实上存在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两位传奇导演的唯一一次合作。
这部电影叫做《末世纪暴潮》(strange days),今天(10月13日)是这部电影上映21周年。它是一部癫狂、肮脏、令人眩晕又不讨喜的r级科幻片,上映后没有任何水花,票房惨败。21年后,当我们重新回顾这部影史遗珠,却发现它的台词句句警言。
因为环顾四周,我们发现科技从未如此泛滥、黑白不分,世界末日也从未如此“虚拟现实”。
故事发生在千禧年到来前的最后两天。世界末日论甚嚣尘上,洛城街头犯罪频发,人人自危又歇斯底里,不知道是在等待末日审判还是救赎。
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饰演的男主角兰尼(lenny nero)和其他人一样蝇营狗苟,浑浑噩噩,干着向他人售卖记忆体验装置和碟片的勾当。
squid。只要戴上一个螃蟹壳式的轻便装置,就能体验他人的记忆。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弥补现实中肉体的缺陷(双腿截肢的人在他人记忆里行走),还能体验背德的快感(无止境的肉欲),或者不可能的刺激身份(做一次歹徒)。凡体验者无不沉迷。
▲体验到行走的残疾者,半感交集
比如兰尼,他自己就是一个重度沉迷者。他整日沉浸在对前女友菲丝(faith)的回忆中,以为现实中他们相爱如初。而他的朋友梅斯(mace)则相反。她设置自己的底线,从不接触squid,这也是她在片中如此强大的一个原因。
▲想要沉湎于回忆,只需要三步
不过兰尼还没有堕落到底。他有一样自己的原则。这使他稍微能够独善其身。兰尼不卖死亡录像带。
可一盘死亡带子却让他被卷入一场迷雾重重的追杀。杀死妓女艾瑞丝(iris)的凶手先给她戴上squid设备,让她体验凶手作恶时的感觉,然后又录下奸杀艾瑞丝时自己的记忆。当体验这段死亡记忆时,兰尼不仅能体验凶手的快感,还有艾瑞丝的绝望。
▲凶手甚至还要死者观看自己的死亡,毕格罗在此对媒介本身提出了拷问
同时体验极乐与极悲的兰尼此时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凝视深渊的人也在被深渊凝视。他迫不及待要找出真凶,其实是为了自我救赎。
这里提出了一个关于虚拟现实的本质命题:世界上没有无辜的旁观者。这个装置不是什么避世的乌托邦,而是一面镜子,反射着世界上所有深埋心底的丑陋的,另一个自己。而当这些也成为可以兜售的物品,世界末日也就来了。就像本片中一句台词说的那样:
“什么是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就是太阳底下再无鲜事。”
既然素材来自地狱,又怎能要求效果是天堂。当别人的死亡就是你的噩梦,当你爱的人让你过度沉湎于回忆,你是不是应该面对现实呢?本片其实给了我们解决答案,就让回忆成为回忆,电影成为电影,面对现实吧。片中的两位女主角都有独到见解:
▲回忆如此
▲电影也是这样
这部拍摄于1995年的《末世纪暴潮》预言的是千禧年恐慌,却让2016年的我们悲哀地发现即使到了现在,世界也是一片水深火热。
片中浓墨重彩描写的种族歧视正是现在新闻的大热话题,暴力警察也不止一次错杀好人,而现在的你,或许正像一个个戴上“螃蟹壳”做出迷醉表情的普通人一样,一离开手机就仿佛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末日。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自身的拍摄方式。相信我,所有关于记忆体验内容的第一视角镜头就将让你惊叹。毕格罗大量使用了手持和斯坦尼康来展现主观镜头,而在开头的追逐戏中,为了还原人眼捕捉的运动感,她花了一年时间,与卡梅隆的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公司(也是该片的制作公司)研究和打造了一台重8磅、手掌般大小、可以架在斯坦尼康上的35mm相机。
▼点击观看《末世纪暴潮》片头惊险追逐戏
《末世纪暴潮》是一部被遗忘的科幻电影,不过可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它在片中致敬《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的同时,也启发了很多科幻小说,说不定还有……你一定知道的它们。
▲此处与《银翼杀手》中的一段几乎一模一样。
比如,这位苍白女保镖的造型是否与《黑客帝国》(the matrix)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有个女保镖带上墨镜的镜头,简直一模一样,可惜没截到
酒店房间,飘荡的窗帘,不小心一脚踩在碎玻璃上,这让你想起来了《盗梦空间》(inception)吗?
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不论成功或失败。今天你可能觉得这部《末世纪暴潮》情节老套,关于虚拟现实的讨论也不新鲜,但是你想过,那些日后改变影史的创造者们又是以怎样的视角看待这部电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