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凡是成功的超级英雄动电影都要拥有三个关键要素:打斗场面的壮观视效、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和生动丰富的细节;凡是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都要主角走下神坛,具备平民的喜怒哀乐,透出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在《超凡蜘蛛侠2》里,这两个凡是体现的尤为明显,其观赏性和娱乐性对年轻观众有很深的吸引力。而在五四青年节之日,美国杰青彼得·帕克又将在中国大银幕上大显身手了,继续在高楼大厦间挪腾飞跃,依然于手腕中射出蛛丝制服凶顽,仍旧是继续不辞劳苦的保护爱人。
同样是科幻片,值得一提的是《终结者》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和《黑客帝国》系列。这三部电影都具备了连续性剧情挖掘的本钱。在第一部大获成功之后,操盘公司不失时机地进行深度挖掘,何况第一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创造了一定量的粉丝群,也就为下一部续集做出了某种票房底线保证。但和漫威相比较,这些系列的缺陷十分明显,即能够加以深挖的往往只有单一主角和部分附属主角,没有形成一种多个角色联动进而互相促进粉丝群的扩张的格局。
绿魔在电光人的风光下已经变成了二号反派,他的故事更像是最近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这样的一则司空见惯的新闻:某男病人逼迫和他从小玩到大的医生朋友给他开违禁药,该医生拒绝开药。男病人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下,向电线杆的野鸡医生寻求帮助,并服用了具有未知效果的药物。男病人服药后生理机能出现好转,但是却发生了预期外的副作用。男病人拿着菜刀去找他的好朋友医生,结果却被医生擒服…小绿魔的这条线里出现了较多的人物关系,一个是父子关系,一个是基友关系,一个是股东关系。如果这三个关系删到只剩下——或重点关注——基友关系会使得小绿魔这个人物更加地饱满,使得观众更加理解小绿魔的恨和蜘蛛侠的无奈。蜘蛛侠在选择是否帮助小绿魔这段本可以大做文章,结果只是简单的两三场对话——还是同一个场景,估计是同时拍的。蜘蛛侠的dilemma被极大地弱化,观众看到的更多是蜘蛛侠作出了痛心的选择。
正如格温所说,任何时候不不应该放弃希望。即使生活如此操蛋,但是你还得坚强的活下去。既然你是蜘蛛侠,你就要让所有人看到希望,这就是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仅是蜘蛛侠,电光人和小绿魔也都是这样,残酷的现实泯灭了他们的希望,无意之间获得的超能力,让他们以为自己获得了救赎,但随之丧失的是最基本的对于人性的感知。满腔怒火,让他们最终走向了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