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朋友吐槽我变得不文雅了,文章被抄袭了几十篇,我直接在官方举报信中写“抄袭狗”;有人没事嘴碎、多管闲事,我会直接问候对方全家。
如来佛也会做狮子吼,你一定要承认这世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会莫名其妙喷你一身恶意,你的温良恭俭让变成狰狞毕露后,他们才会对你有分寸感跟一点忌惮之心。
重温了一遍古典文学《镜花缘》原著跟动画,发现嫦娥在《镜花缘》中的人设颠覆了之前所有高雅清冷、冰清玉洁的神仙形象,她在这部作品的人设就是一个十足阴险的小人。
西王母诞辰,群仙贺寿,有歌舞美酒助兴,嫦娥突然向百花仙子提出了一个很突兀的提议,她想让百花仙子号令群芳一起绽放,为王母诞辰锦上添花。
百花仙子还算客气,坦言各种花卉绽放次序不同,皆要提前去天帝之处呈册、等待批准,因此不敢造次。这话非但得不到理解,反而马上引来风神的故意刁难。
在百花仙子有理有据反驳后,嫦娥在旁边讥讽冷笑,说百花仙子“花言巧语、拿腔作势,未免太过分了。”
后来心月狐下界投胎为武则天前,嫦娥记恨百花仙子,便怂恿心月狐做了帝王后要号令百花齐放,才可以彰显帝王之“锦绣乾坤”。
心月狐果然照做,于是就有了武则天号令群芳一夜开放的事。
偏巧百花仙子那天出游,群芳不敢违抗武则天,于是一夜之间百花开尽。
百花仙子因此受到谴罚、需下凡经历浩劫,嫦娥又故意派奴婢前去叫百花仙子为她的广寒宫扫落花,意在施加心理压力、让百花仙子去给她赔罪。
百花仙子宁愿下界也不给嫦娥低头,她下凡后笃定自我,完成游历跟功名,最后重归仙山。
在《镜花缘》中,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文学现象。自古来嫦娥在普遍可见的作品中莫不是正面的文学符号。但在清代李汝珍所写的《镜花缘》中,嫦娥却是一个十分反面的设定。
我觉得作者李汝珍的思想非常前卫,也很主张个性化创作。他没有雷同前人对于嫦娥的固有审美,而是大胆地把嫦娥拉下神坛,给嫦娥塑造了让人颠覆认知的一面。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对于嫦娥或许也适用,她本就是人间臆造出来的一个存在,而人又是千面千心的,所以,每个人心中的嫦娥也不一样,这有助于让文学打破模板、推陈出新。
但是另一面,李汝珍笔下的这个嫦娥也带给我们很多跟现实社会相关的思考。
正所谓小鬼难缠,这《镜花缘》中,这个嫦娥一点也不讨喜,像极了生活当中的小人,出其不意地就直接绊你一脚。说话做事都随心所欲,而且一切以自己的喜好、利益为中心。
试想一下,假如在职场上你负责保管公物,但有同事为了讨老板欢心,故意在聚会上提议让你把公物私下挪用,你拒绝后对方还给你背后来阴的、当面来羞辱,你有什么感受?
这世界固然有美好向上的一面,但无可否认,很多人的心就像暗无天日的角落跟地牢,把他们自己锁得死死的,让他们扭曲变形,于是他们也见不得别人正常。
在公共场合无缘无故被骂,买东西时被收银员毫无道理地针对,明明占道理却被对方先咬人,在网络上被人攻击等等,这些情况在周围并不少见。
马未都在《圆桌派》上说过一件事,社会上有些人就喜欢没事为难你一下,这样做他得到什么好处吗?其实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但他心里难为你,他就觉得高兴。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危机感,这些危机感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压力,比如收入、感情、健康等方面,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每个人心底的一种很隐藏的怨气。
一旦碰上某些恰当的时机,他们就会把内心这种压力或者怨气以某种方式释放出去,为难别人其实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最起码,他们会觉得解压。
但是,别人也有压力,凭什么别人要为你的压力买单?为什么要无端承受你的施压?
我去年问过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朋友:“你身边有难缠的人吗?”
她马上表情夸张又很真实地回答:“多到你想不到。嫉妒你的、算计你的、等着落井下石的,没有铁胆混不下去。”
我坚信,她如今已经“百毒不侵”,因为什么人都领教过,算是见过风浪了。
《镜花缘》曾经被上美制作成为动画片,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省略掉了原著当中神仙这些片段,但是从原著思想去看,没有嫦娥的发难跟推动,就没有百花仙子下凡为人的后续剧情,所以这个开头还是比较值得重视。
在现代社会,遇到《镜花缘》中嫦娥一样的小人,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对这样无事生非的人,你回避或者不理不睬,对方会得寸进尺,你反而越来越被动。
当对方开始刁难你、针对你的时候,你不妨也不客气地刁难、针对对方一下,以牙还牙。
许多人觉得只要我不理会、装看不见听不见,就不会受影响。恕我直言,会无故针对别人的,自己脸皮也很厚,所以你忍让,对方就会习惯成自然,常常找上你。
建议你可以这样想:我只是以一还一,没有十倍还回去,所以我还是善良的。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一段话:有毒的植物是不知自己有毒的,它只觉得自己正常。
那么,当我们被有毒植物缠上,需要适当亮出你的底线,好叫对方懂得廉耻、能适可而止。
其次,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中。
这一点,《镜花缘》中的百花仙子做得很好。她坚持自己的原则跟准则,不畏惧嫦娥跟其他神仙的眼光,也坚持不给嫦娥低头,有一种傲骨跟自信。她自信自己就算被贬下界,早晚也会成仙回来,而且果然做到了。
这给到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终其一生是为了自己而活,不要让别人的别有用心动摇你脚下的路跟心中的目标。不讨好、不盲从、不扎堆,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群居不倚,独处不惧。
我们不要害怕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而失去一个圈子,而应该要庆幸自己远离了某些人。
就算只有自己独来独往,也不要丧失了努力向上的那份坚韧,当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不会害怕慌张,也不会觉得孤单。
更加重要的是,你要一直清醒地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追求的是什么。你心中有了清晰的追求之后,心脏会变得强大,你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活出自我。
那时候,一切小人、一切风波,不过是你成功路上的插曲,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完全可以是蔑视的眼神。
最后,要记住这世界总有想拉你下阴沟的人,你无法完美一一避开,我们虽然逃不出这个社会,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给自己一种真空的保护。
让别人就算可以看得见你,也不能轻易去伤害你。
《镜花缘》的游历情节,在我看来精彩堪比《西游记》,但是《镜花缘》更加注重的是讲述个人自我提升,是提倡一种人格和精神的磨炼。
还是那句话,一时的冷言冷语、小磨小难你跨不过,很可能一生都困阻原地,自我否认、久久不前。
但只要你顽强顶破了人心的压迫,就会发现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片地,可天地之间的你已经完全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