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看到“秦琼姨父联手裴元庆生父,算卦放风筝,斗智斗勇大演‘夺宝奇谋’”这样一个标题,熟悉并喜爱隋唐故事的朋友,应该对这里涉及到的人物不陌生,可是对他们这段故事,却有点无厘头的感觉吧?因为小说里秦琼的姨父就是开隋九老之一的昌平王邱瑞,后来他也上了瓦岗山,而裴元庆的生父更明显,名叫裴仁基,裴仁基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只不过他的儿子叫裴行俨,其实也就是裴元庆的原型。只不过小说中,裴仁基也是隋将的身份,后来归顺了瓦岗。
接下来,有些朋友可能就要想了,邱瑞和裴仁基联手,算卦放风筝又夺宝什么的,是小说里的哪段故事呢?是他们聚义瓦岗山之后?没有吧?而且裴仁基上了瓦岗山,基本就是个背景角色了,邱瑞也没比裴仁基戏份多到哪去。难道是他俩在隋朝的时候,小说里更没有相关的记载啊?那么,这段故事究竟是出自哪里呢?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故事,并非是老乐杜撰的,而是源自一部以隋唐为背景的衍生作品,评书《陈隋演义》。
对于这部书,老乐最近也没少介绍,书中的邱瑞和裴仁基,按照老艺人的设定,本来都是南陈的将领。只不过邱瑞拥有功名更早,是南陈的镇京元帅,而裴仁基则是南陈太宰秦旭,也就是秦琼祖父家里的门客。这段“夺宝奇谋”的故事,就是从他们年轻时开始讲起的,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除了裴仁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被很多人称为古代“第五大美女”的张丽华。这位张丽华是陈后主的宠妃,在小说中自然被习惯地设定成了红颜祸水,而且她仗着陈后主的宠爱,偷走了皇宫大内珍藏的国宝白玉人。陈后主当然不知道家贼难防,干着急也没办法。
可是,秦旭早就锁定了张太师,也就是张丽华父亲的嫌疑,于是他任命邱瑞,去张丽华的故乡扬州做太守,调查此事。虽然是降职的待遇,但一方面由于邱瑞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并没有计较更多,另一方面在于,邱瑞既然是秦琼的姨父,自然也就是秦旭之子,秦彝的连襟,从亲缘关系上讲,邱瑞要叫秦旭一声老伯父,当然也要服从这个长辈的安排。与此同时,秦旭也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门客裴仁基,跟邱瑞一起去扬州,希望通过破获这个案子,让裴仁基立功,获取功名。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层面了,也就是老乐标题里介绍的“算卦放风筝”。
算卦好理解,就是让没有功名的白丁裴仁基伪装成算卦先生,方便进出张太师家里打听情况,一旦确定了白玉人果然在他家,接下来就请圣旨搜查即可。但问题是,让陈后主下圣旨搜查岳父,陈叔宝是不会同意的,所以秦旭只能等机会。终于有一点,因为张丽华放风筝,结果被大风吹走,陈后主为了让美人高兴,便下旨让百官去找风筝。虽然这道圣旨很荒唐,但正中秦旭下怀,他立刻主动领旨,接下了找风筝的工作。其实秦旭明白,风筝找不到,过段时间也就烟消云散了,重要的是,有了这道圣旨,就可以忽悠张太师一家,反正他们不敢贸然从邱瑞手里抢走圣旨,看具体内容,所以秦旭就安排人把圣旨送到了邱瑞手中,并告诉他该怎么做。凭借着这个无往而不利的道具,邱瑞以奉旨搜太师府的名义,根据裴仁基给他的情报线索,很快找到了白玉人,这才成功破案。
当然,这个故事在细节方面,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因为篇幅有限,老乐就没法展开细讲了,只能勉强跟大家介绍个大致情况,总之,结局也很简单,张太师人赃并获,本来该被抄家诛族,可因为张丽华的缘故,陈后主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以听信张太师是“借”白玉人看看为由,稀里糊涂就了结了此事。但敢拿放风筝的圣旨忽悠陈后主的岳父,这的确是需要谋略和勇气的,也正是从此事之后,裴仁基才走向了小说的前台,并且后来更生养了一个顶级猛将,裴元庆。而这个故事里的人,老乐也强调了,除了裴仁基和张丽华外,充其量再加上陈后主,其他人都是虚构的,但评书故事的结构合理,内容精彩,逻辑通顺,真的很值得隋唐迷们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