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重新看了《黎明之前》,被里面的层层推理和分析给迷住了,而里面也不再是以往谍战神剧中表现的那样:国民党的情报人员都是饭桶,很容易被洗脑被骗,这里面的几个关键角色,个人能力都很强,没有一个是不学无术的人。所以党国之所以被毁掉,不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主要是老蒋为首的上层不给力啊!
但是,个人觉得结局确实很勉强啊,很多东西解释不通,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明明刘新杰的枪伤就是明证,是无法或者很难解释得通的;还有那个电话,最后是打到刘新杰的家的,也是很难解释的通;
只能有一种解释:八局的人宁愿相信李伯涵是卧底,也不愿意相信刘新杰是,最不愿意相信他是卧底的人恰恰是兄长谭忠恕,因为两人情同手足,一个母亲养大的,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感情很深,包括跟谭忠恕的妻子也一样感情深厚,老谭从情感上不能接受自己的兄弟是卧底,所以想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兄弟不是卧底,而是被水手故意设局陷害的;
而孙大浦和齐佩林,这两个人都跟刘新杰交好,私人关系那是相当好,平时经常一块聚餐活动什么的,也不愿意相信;而唯一个能证明刘新杰有问题的马蔚然又跑了,死无对证;问题来了,这时候,大家共同的敌人,李伯涵成了众矢之的,因为这个人向来自视甚高,看不起局里所有人,甚至谭忠恕,同时言语上也经常有不恭敬,比如:我相信,这个卧底就在这间屋子里,一下子把大家都得罪了,把孙大浦气的破口大骂。
据说,在一次采访中,饰演齐佩林的张晞临想在最后加上一场戏,向刘新杰表态:如果他是卧底,请在解放的时候拉他一把。我倒是觉得这个比较符合剧情,就是设定大家一起陷害李伯涵,让他当替死鬼,而齐佩林老于世故,说出这样的话完全符合剧情的需要。而且这样才能漏洞百出的剧情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这么多证据摆在眼前,大家都不认可,宁愿相信李伯涵是卧底。
这个人能力应该是非常突出的,但是情商太差,把局里大大小小的人全都得罪了,包括一些下面的人,包括总务处那帮小弟都看他不顺眼。这样大家无形中就组成了盟军,所以大家在有证据和推理逻辑上成立的情况下,宁愿相信李伯涵是卧底,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李伯涵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部电视剧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展现了博弈的双方都在不停地分析对手、不停地推演后续的发展,层层剖析和推理,尤其是李伯涵和丁三的追踪、分析、画像、定位一气呵成,展现了党国精英的能力,而孙大浦的可爱、齐佩林的老于世故也是演绎的入木三分啊!非常精彩,与其说是谍战剧,还不如说是烧脑的悬疑剧,双方你来我往,就像下棋一下,不断的布局,不停的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精确打击,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做大数据分析,整合各个方面的材料,最终锁定了水手组织的定居点,而水手组织也不甘示弱,主动自我牺牲,主动放弃,两者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脑力推理和逻辑判断的较量,没有看到非常血腥的直接严刑拷打的场面,这点就有别于以往的谍战剧。非常棒!
这是目前我看过的相对比较好看的谍战剧,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立体感很强,敌人好像也不是那么脸谱化,更像是普通人,而我方人员同样有别于那种以往正气凛然的高大全形象,叛徒也没有显得那么可恶,只有在家人被要挟的情况下,才无奈交代,之前的严刑拷打并没有让其交代,但看到自己的孩子和母亲被抓来,他已经无力反抗了,这是人性。
个人觉得海青的顾老师的角色有点装,没有入戏,不是很喜欢。还不如谭忠恕的老婆和老太太演的真诚。其他几位演员都很出色,真的看不到瑕疵,都是老戏骨。很值得推荐给大家看看。
另外,个人觉得谭忠恕最后在水手墓前与刘新杰的谈话表明,他已经知道刘新杰的身份了,而且他知道无法改变刘新杰的信仰,而他自己的信仰已经坍塌了,已经无所谓了,他的心里也许只有家人了。所以,他不再勉强刘新杰跟他一起走,让他自己选择,这是一个比较让人神伤的结局,谭忠恕拼了老命挽救了刘新杰,结果情同手足的兄弟依然选择自己的信仰离开。
总的来说,本片是近年来,难得的好剧,今后几年很难再有新的谍战剧能超越本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