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所有一切烈火中,地狱魔鬼所发明的狞恶的毁灭爱情的计划,喋喋不休是最致命的,它像毒蛇的毒汁一样,永远侵蚀着人们的生命。
01 电影内容
《万箭穿心》是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电影,由颜丙燕饰演“扁担女”李宝莉跌宕起伏的一生,她尝尽了生活的辛酸与冷暖。电影中李宝莉是一个敢于付出、勇于承担,但嘴上不把门、内心并不坏的女人。但因她唠叨又强势的性格,最终导致丈夫背叛,以及丈夫最后被逼无奈跳江身亡。独自撑家十年后,李宝莉却得不到儿子的谅解,最终落得儿子六亲不认,被赶出家门的悲惨结局。
她的遭遇如万箭穿心般刺痛着她的心,而这一切都只源于她的那张嘴。不饶人地唠叨,是她的一个特点,家人长期侵泡在她这种语言环境中烦不胜烦,周边朋友也熟知她这一特点,可她却不自知。这从很多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如在工人给她搬家说要加价时,她与工人唠叨的话语,不仅多而且粗暴,直接以老子自称。马学武与小宝听到后,马学武用手抚摸儿子的头以示安慰。这说明在他们俩眼里,已经是司空惯见了,父子俩都有种惊怕的感觉。
在马学武要给搬家工人发烟和买饮料时,李宝莉叨叨逼人地唠叨一番,待工人们识趣地离开后,马学武与儿子小宝也是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从朋友小景,以及马学武工厂工人的嘴中,也得知他们都知道李宝莉爱唠叨马学武这一特点。
最终李宝莉惹得丈夫马学武和儿子小宝只想逃离她,只要她一说话,就直接回避或者听而不闻。
当问及马学武为什么要与她离婚,和为什么要跳江时,她表现的却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李宝莉这个都市女人角色的命运,反映的只是社会的一角,她是众多女人的缩影。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因“唠叨”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千万个。
02 为什么有些人爱“唠叨”?这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讲
1、缺乏安全感,控制欲强,想占主导权
这一特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①有自卑心理
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很容易造成自卑心理的出现。电影中李宝莉是一个在菜市场中长大的人,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而马学武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家庭,是一家国企的厂办主任。李宝莉没有文化,连儿子小学的数学也辅导不了。从心理上来说,多少有些自卑的。
有自卑心理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自尊心强,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会因一点不好的评价就产生强烈的冲突。
比如:当工人说作为领导的马学武被一个这样的老婆管着是很可怜时,李宝莉直接就冲出来了,追着他们怼,一直追到楼梯处。因为她容不得别人说她的不好。
②喜欢抱怨
从小就没有安全感,没有感受家庭的温暖,她很想抓住眼前的幸福,或者很努力使自己幸福,当旁边的人对她的安全、幸福感造成威胁时,她就会去抱怨。
比如,本来搬家是一件好事,马学武给工人们抽一支烟买一瓶水也不为过,但是李宝莉却有点不近人情,因为她感觉工人们收钱搬家是天经地义,多给一点都是侵犯了她的财产。
还有当无处可住的婆婆来到家里时,她也表现得有点刻薄。因为她感觉三口人好不容易有个家,婆婆的到来就是侵犯她的安全空间,所以她向马学武唠叨她不管。
③控制欲强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会担忧各种事情。如果把这份担忧表现出来,就是想着去控制别人。有控制欲的人,往往会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会出现咄咄逼人的现象。因为她觉得自己掌控的,才是最安全的。
比如,在马学武吃饭时,吃到一半都要求对方去把衣服换了,不想的菜也被逼夹到碗里吃掉。而对方只要有一个眼神不愿意,她就直接怼过去:你找别个做给你吃去呀!
控制欲强的人还会多疑,只要一点不对劲就唠叨,盘问。比如马学武说是去会领导,有疑问的李宝莉就把儿子丢下,直接去跟踪马学武。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她想自己把握一切,但是没有好的办法,怎么办呢?那就通过各种抱怨、唠叨以达自己想要目的,她认为达到目的了就是占住了主导权,就是控制了对方。其实不然:
控制永远只能是一种欲望,没有人会被真正地控制,所谓的被控制也只是对方为了某种需求的妥协。控制者的精神心理是痛苦的、焦灼的。而被控制者则常常是控制者的心理遥控器。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控制者情绪。
2、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感受
形成这特点的原因,也跟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在她成长的过程,没有学会最基本的社交法则,不懂得去体谅他人,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且她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不管自己说什么别人也会理解与谅解。
另一方面,也因自卑的心理。她想通过别人的认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怎么做到呢?只有通过“叨叨叨”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并且让别人接受。如果别人接受了,认为那就是对自我的认可。
比如,在马学武要给工人抽烟与买汽水时,李宝莉在工人面前,毫不给丈夫面子,只管自己的嘴“叨叨叨”,还骂他“真是贱”。在丈夫表示屈服时,她的内心是满足的。
而到晚上,马学武闷闷不乐时,李宝莉却说:“你还在生我的气?”这证明,李宝莉是知道自己当初说那话是伤了丈夫的心的,但她直接忽略了丈夫的感受,且认为他一定会谅解自己。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才会管不住自己的嘴,总是唠叨成性,且不顾他人感受。
03“唠叨”过度会带来哪些影响?
1、引发对方产生不良的情绪
①产生低落情绪
总是被唠叨的人是很容易烦恼的,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谁愿意总是被唠叨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而人一烦恼,情绪就会低落。
情绪低落的人,就会容易屈服于欲望。因为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就会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就像有些人不高兴的时候,他会通过买东西、玩游戏、喝酒、抽烟来使自己高兴。
所以,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大恼更容易受到诱惑。因为大脑不仅仅会保护人的生命,它也会维持人的心情。当你情绪低落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你,让你去做快乐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马学武在听到周芬跟他说了一句“生日快乐”时,就跪倒在别人的石榴裙下。
②产生消极情绪
当一个人遇到苦闷、烦恼的事情,长期得不到排解,就会产生了消极情绪,他对其他的任何事情是提不起兴致的。
你想,当你怎么做都被抱怨,怎么说都是错的,那肯定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比如,你想给妻子分担家务,洗碗拖地时,她总是因一点问题就唠叨你没做好,那么你下次肯定不会再分担家务的。这样的例子生活当中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轻的。
消极的情绪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后果,轻则对生活没有积极的态度,重则犯罪或轻视生命。
就像马学武在受到妻子的报复和情人的疏离,以及下岗的多重打击下,他产生了严重的消极情绪,最后选择了跳江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遗书里面是这样说的:人生真是痛苦,有些事情,我无法面对......
试想一下,如果李宝莉不是一个唠叨之人,而是大度体贴的人,马学武就不会因为周芬的一句“生日快乐”而出轨,也不会因为出轨而下岗,更不会因为下岗而去跳江。
2、引发对方产生暴力倾向
①冷暴力
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就是逃避、拒绝沟通。本身就是因为有矛盾才唠叨,而一方被唠叨得烦,不愿意与对方沟通,这时矛盾就会加大。周而复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就像马学武,因搬家工人的事被妻子羞辱,他也不愿跟李宝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吃饭时,面对李宝莉的敬酒,他选择了直接忽视,以及晚上睡觉时,是对李宝莉也是直接说一句让她想不明白的话:我要和你离婚。
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马学武都选择了拒绝沟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
②武暴力
当一个人动口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动手。尽管家暴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因为女人唠叨而遭暴力的家庭不在少数。
2018年重庆江津高速收费站,一个妻子坐副驾唠叨,丈夫实在受不了一脚将她踢下车,所幸无生命大碍。大家去网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没有妻子的唠叨就没有暴力,但是“唠叨”绝对是一个引发暴力的诱因。
不管是冷暴力还是武暴力,对夫妻感情的影响绝对是消极的。有很多不幸福的家庭都存在这两种暴力因素。
3、引发婚姻和情感的破裂
①婚外恋
就像前面说的,人在产生低落情绪后,就会寻找快乐,而“婚外恋”就是一般男人的最大快乐。他可以得到在家里得不到的情感,可以安抚他的情绪。
你也许会说,李宝莉不唠叨马学武也有可能会出轨。但是,如果她不唠叨,马学武出轨的概率肯定会大大降低。
而婚外恋引发的下一个结果,就是离婚。即使选择不离婚,感情也已经破裂了。就像马学武出轨后,表面上,李宝莉选择了原谅,但事实上李宝莉会变本加厉地唠叨他,情况同样会越来越严重。
②分手或离婚
有些人选择不离婚,只是家里还有别的牵挂,不代表我完全接受你。而有些人是你再好,我也不愿再听你的唠叨。有人形容“唠叨”的威力就像唐僧念紧箍咒,即使孙悟空听了,头也会痛得打滚。
“忧郁歌王”王杰曾在一次节目中透露,自己与法国漂亮女友分手的原因,也是因为受不了她整天的唠叨,即使她非常的漂亮。
同样在越剧的《换夫计划》中,男主也是受不了女主唠叨的性格,他想尽一切的办法要与她离婚,甚至不惜花钱请别的男人来勾引自己的妻子。
还有著名文学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都知道他在文学史上有辉煌的成就,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婚姻也是一场悲剧。因为多年来,列夫·托尔斯泰都把著作赚的钱分文不要地送给别人,而他的妻子却一直唠叨、责骂甚至以死来威胁他。
在列夫·托尔斯泰82岁时,他想永远地逃离自己的妻子,最终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夜里,独自一人逃进寒冷的黑夜,不知去向。11天后,被发现死在一个火车站里,他的遗言竟是:不让他的夫人到他的身边。
这就像马学武里的遗言一样,只字未提自己的妻子李宝莉。这就是她们唠叨、抱怨的结果。
“唠叨”如此的讨人厌,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不“唠叨”?
04如何做到不“唠叨”?
1、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双方的各种差距,而产生唠叨与抱怨的现象。如果我们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拉近与对方的差离,在认知上达到高度的相似。这样唠叨与矛盾自然而然地就减少了。
我们也会因为对方的提升,从而产生欣赏与崇拜的心理,这样就也有利于保持感情的热度与新鲜。
2、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
爱“唠叨”的人,往往是因为太闲了。她有一大把的时间没地方堆,所以一双眼睛才会紧紧地盯着对方,有一丁儿的事就会唠叨个不停。往往没事也会有事,小事也会变成大事。
在上面提到的越剧《换夫计划》中,丈夫为了离婚,不惜找人来勾引自己的妻子,为了达到目的,他花大钱让电台请她去做女主播。结果,请来的男子不仅让妻子有了心动的感觉,而且电台的工作也让她意外走红。
结果这一下子,女主事业回春,整个人浑身都散发着魅力。最终男主后悔了,又央求自己的妻子不离婚。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即使男主没有请那个男人来勾引妻子,如果妻子有一份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会总盯着自己的丈夫唠叨与抱怨。所以,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对治疗唠叨是非常重要的。
3、学习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态也非常重要,因为心态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看法决定了我们的实际行动。如果我们有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很多事情,就不是事儿。
比如《万箭穿心》中,李宝莉对丈夫给工人犒劳这件事如果心态放正一点,几瓶汽水几支烟多大点事,丈夫就不会当众受辱,也不会想要与她离婚。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失之东吴收之桑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
最后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同一句话,经过不同人的嘴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即使有愤怒,我们也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即便是批评,我们也要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
像李宝莉她本身的心肠是不坏的,10年时间都是她一个人用“扁担”挑起了整个家,这点从婆婆的口中也可得知。还有朋友儿子出事后,宁愿自己伙食差点,也要给别人送1000块钱过去。
按理来说,这样的女人,丈夫不应该那样的心生嫌隙。就是因为李宝莉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唠叨”和摔门是她说话的主要方式,才造成了她的悲剧。
很多话,她换个方式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当她看到丈夫吃饭穿着脏衣服时,不用命令的口气要求他去换衣服,而是说“来,把你的脏衣服拿过来给你换一下”,氛围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她实在不想让丈夫给工人买汽水时,可以用平稳的口气说“先抽根烟吧,买汽水太远了,我来烧水给你们喝”,这样工人最多也就把她当做持家的妇女,也不致于那样可怜她的丈夫。而丈夫的自尊心也不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确地表达自己非常重要。
结语:
“唠叨,唠叨”有时真的就是一把刀,直接插在对方的心里,让人喘不过气来。西方文化说:在地狱中,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恶毒办法,而且一定会成功又最厉害的,那就是唠叨。它永远不会失败,就像眼镜蛇咬人一样,总具有强大的毒害性,常常使甜蜜的爱情破裂,更有甚者致人于死命。
《泰晤士邮报》里曾说过:
许多太太们不停地在慢慢挖,自掘婚姻的坟墓。
所以,好好地表达自己,停止那些致命的“唠叨”吧!
我是@枯木遇上雷雨 ,专注于情感领域,关注我,让您了解更多情感故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