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由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想到的
写於2009.6.29
据说央视播放了新版的《四世同堂》,一集我也没有看,所以也说不出剧本和演员表演得好与坏。看节目预告时想起了二十四年以前央视播放的老版《四世同堂》的盛况。那时候,彩色电视机刚刚走进城市的一些家庭,而早期的电视连续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四世同堂》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电视台很少,播出时间就是晚上黄金时间这四五个小时。内容虽少,可人们对电视节目却很入迷,所谓“迎地球,送白点”就是说的这些守候在电视机旁边的无数电视迷。(节目正式播出前播放的测试信号类似地球,节目结束以后屏幕上是一片噪声白点,故曰“迎地球,送白点”。)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此剧播出的那段时日,每晚七点半天气预报过后,城市小区里弄上空《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浑然响成一片。骆玉笙老人那高亢激昂、穿透力极强的京韵大鼓响彻了大街小巷,那时虽然电视机的普及率远不及现在,但是收视率和收视人数绝不亚于现在,几乎每台电视机前都坐满全家老少和街坊亲友,电视机的使用效率不知比现在要高出多少倍!
首播是1985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根据老舍原著改编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由当时的北京电视制片厂搬上荧屏,由林汝为执导。
该剧秉承现实主义手法,再现原著,其艺术表现不投合时尚,不以离奇情节取胜,而是始终以一种朴实无华的叙述手法,展示了日本侵略中国沦陷区一群普通人特别是祁家四代人的生活。
通过祁老人、瑞丰、瑞宣、韵梅、钱诗人、小文夫妇、李四爷、白巡长、孙七、小崔等人以及大赤包、招弟等性格迥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民族存亡之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苟且偷安、助纣为虐、卖国求荣的鲜明对照。老舍先生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中国传统的、北京味十足的地方特色,始终贯穿着全剧。
二十四年过去了,回想这部电视剧,从演员的表演来看,记忆犹新的一个是李婉芬饰演的大赤包、另一个是李维康饰演的韵梅。
四世同堂里面的大赤包,内心很卑劣、庸俗,但是她又附庸风雅,她爱丈夫,又把他当做手中的玩物。她爱女儿,又不惜拿女儿做政治交易。她道德水准上极低,但是行为能力又极强。她不只是一个泼妇、一个小市民。她的人生观决定了她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她拼命拍日本人的马屁。这样一个令人厌恶的人让已故老艺术家李婉芬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又不是单单地丑化,令人叹为观止。多少年以后,只要想起电视剧《四世同堂》就能想起李婉芬饰演的大赤包,一个表演艺术家做到这个份上,足可以自豪、足可以告慰自己的艺术人生了。
李维康饰演的韵梅表现了旧式媳妇的婉约与顺从,突出了原著中小顺儿妈懂礼数、懂规矩,八面玲珑与能干的一面。把一个角色塑造到了极致,以至于她自己都认为再难以超越这一角色,不再出演任何电视剧了。这也是该剧中足以让人记一辈子的角色。而这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的唯一一次“触电”,难能可贵。
当然还有邵华(已故)饰演的祁老爷子、周国治(已故)饰演的冠晓荷、郑邦玉饰演的瑞丰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骆玉笙先生(已故)演唱的主题曲,苍凉悲壮、铿锵有力,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推向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艺术境界,至今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众多的艺术家把这部《四世同堂》做成了一部经典。让人们一生不能忘怀。
重整河山待后生_吴乃钧 来自吴乃钧 00:00 02:04
今天模唱一曲“重整河山待后生”,我的音高不够,主要是自己唱着好玩。同时决定重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再次领略老舍先生朴实的笔风。这也算是新版《四世同堂》播出带给我的激励吧。
写於20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