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有的时候很想要问一下身边的某些人,当你们看完了一部电影之后,会有怎样的情绪起伏,比如说今天跟大家聊到的同居蜜友,如果只是出于一种消磨时间的心态,那么轻松的情绪是刚开始会有的,而到影片落幕之时我们人走出来回到了现实世界之后,那样子的起伏是会有的吗?应该还是会有,只是轻重的差别肯定会有。我用自己的个人分析为例,这样子的一个女主角,她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阶层之人,而是很普通的小职员而已。她所有的遭遇,不管是遇上了男主角,还是电影所设定的那些小插曲,都一再地向观众诉说着属于小人物的那种无奈以及被现实所打败的那种痛苦。
片名看起来就属于那种有些小粗俗的氛围,可是观众的眼睛并没有失明,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是看得很清楚的,比如说男主角一听说女主角是去医院打掉肚中那个根本就没有存在的baby之时,他真的是心里非常地紧张,这样子的一种情绪反应大家都看得非常地清楚,一点儿假戏的痕迹都没有,所以那是一种很真实的反应。而所得到的回应同样是真实的,所以女主角最后才会道出实情,可是这样子的一种对比,观众就会看得到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比如说本来女主角是想掩盖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说一个电影之外的事情吧。两个演员之间原本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不过他们都算是在这个电影圈比较有称职名声的,所以就算是在完全没有信赖对方的情况之下也能快速地完成了最后那一幕,虽然说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但那样子的一种依赖还是有些匆促的,幸好有些观众看不出来。
我们再将话题说回电影本身。有观众说这样子的一部电影,我们虽然说看的是爱情电影内容,可是这种状态之下的二人之爱,七分的趣味,加上一分的泪花,剩下的就是很真实的剧情桥段。
我个人并不会反对或者说去质疑这种观众的声音,因为如果只是一种很普通以及无意识的强调比率的划分,那样是不会触动到最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从电影的内容去做一种想象而已。当然,电影确实是需要很多样元素融入其中的,而不可能只有一到两种,因为那样就不是那么地精彩了,观众那么多面向,你让大家同时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调调,那样子是吸引不了人的,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讨论的价值了。
还是回到最原本的那种情绪变化,如果说电影给予大家的结局是甜蜜的,那么就算过程再怎么折腾,最后还是回到了比较粗俗而又能接地气的结果。可是有些观众还是用比较高的姿态去看待,说粗俗就意味着电影很烂。这样子是合理的吗?导演编剧他们这些人肯定不会认同,因为想要从电影之中提炼出属于真实生活的某些情感,那不是一两句或者说一两个观众可以动摇他们的,至于评价的好与不好,那就更是次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