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今天咱们来说一部经典的武侠电影,上映于1986年的《南北少林》,这部电影是由邵氏电影、珠江影业联合出品,刘家良执导,李连杰、黄秋燕、胡坚强、于承惠等主演的钟动作影片。
影片讲述了北少林棍僧智明为报父母之仇,日日苦练功夫,他天性纯良聪明,深得师父器重。这天,智明收下的一班顽童“徒弟”向他报信,声称退隐多年的赫索王爷再度出山摄政,智明听闻杀父仇人消息怒发冲冠,随即下山为赫索祝寿伺机行刺。与此同时,和智明一样与赫索有血海深仇的莆田南少林俗家弟子司马燕(黄秋燕 饰)亦北上刺杀赫索,南少林派出另一俗家弟子赵威(胡坚强 饰)暗中接应与保护司马燕。在赫索的寿诞庆典上,智明、司马燕与赵威等人联手行刺,却仍然功亏一篑,三人在重重围堵中逃出,而路上,智明发现司马燕居然是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身为出家人的智明无法迎娶司马燕,三人计划再度行刺赫索王爷,为报父仇的故事 。
其实李连杰自己在访谈中曾经谈到,他并不愿意连续拍摄三部和少林寺有关的电影,但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违心地参与到《南北少林》的拍摄之中。跟此前的《少林寺》、《少林小子》比起来,《南北少林》在故事上显得更为弱化,来自香港的动作片导演刘家良显然不擅长讲故事,好像他也根本不屑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去讲一个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故事。他想做的,就是利用大陆充裕的外景和人才资源,打造一部自己心目中的港式动作片。很大程度上,他做到了。《南北少林》的动作设计跟前两部少林寺电影比起来,节奏感强了很多,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同样强了很多,这是香港电影人擅长的,也是当时大陆电影人欠缺的。为了补足这个欠缺,大陆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几乎所有香港导演要求的外景地,诸如雍和宫避暑山庄南北少林寺等等都倾囊相授,人力上的支持更是尽其所能。如此慷慨基本上只有对香港,以及外国的摄制组,等到《末代皇帝》来取景时,更是把故宫毫不犹豫地展示出来。我们文艺界的当政者很有意思,慷慨基本对外,凶狠全部对内,一而再,再而三。
李连杰不喜欢《南北少林》的原因当然不止是因为不愿意拍第三部有关少林寺的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次是和香港电影人合作的——不仅有香港的导演,而且有香港的演员,尽管没有香港的大牌演员,但剧组里的香港演员依旧优越感十足地对待大陆演员——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也被主管部门有意识地隐瞒了很久,从香港内陆合拍电影开始一直到九七回归,甚至在回归之后依旧部分存在。那优越感很大程度上在于经济上的富足而非艺术上的成就,李连杰在访谈中详细提到了香港内地演员待遇上的差异,为此,李连杰和导演刘家良闹了很大意见,两人从此一直没有合作。即使在九十年代,李连杰打入香港电影圈,成为唯一能与成龙并驾齐驱的功夫巨星后,刘家良的电影从未找过李连杰,李连杰也从未和刘家良合作。李连杰在很多采访里也极少谈及这部电影。
平心而论,擅武轻文的刘家良在该片中的文戏处理还算过得去,故事虽然欠缺新意和深度,但也算讲得足够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