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长安,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企业之一,这家于1862年诞生在上海松江边上的兵工企业,最初的身份是上海洋炮局。
在历史上·,从上海、苏州、南京再到重庆,从军工到汽车制造,这家企业的兴衰,也是中国军工制造和汽车工业的缩影。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场浩荡春风,翻开了历史新篇章,中国从此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春天。紧跟时代步伐的长安汽车于1984年从军品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正式进入汽车领域。通过一代代长安人的拼搏奋斗,成为当前唯一一家“军转民”至汽车产业并存活的央企。
2006年,随着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下线,长安汽车抓住市场机遇,大力进军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了第一个销量超百万的自主车企。
2018年,为应对汽车产业的变革,长安汽车开启了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长安汽车将致力于成为引领智能出行产品和服务的现代科技公司。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家拥有157年历史的企业,是如何从一个军工制造局,逐渐蜕变为现代汽车企业的。
金陵溯源与烽火岁月
(1862-1949)
1862年,上海松江边一座简陋的庙宇里,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创办了上海洋炮局。
上海洋炮局
1863年更名为苏州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在聚宝门(如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的西天寺废墟上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金陵制造局,成为当时中国主要的军火生产基地之一。
金陵制造局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件爆发,金陵兵工厂被轰炸数次。为准备抗战,兵工厂西迁重庆簸箕石和南岸铜元局,并在1938年3月1日恢复生产并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在抗日战争中提供了弹药3000余吨,手榴弹三十万余发和各类枪械约五十万只,是整个抗战期间最大的兵工企业。
第二十一兵工厂生产的大炮
1942年在九龙坡区的杨家坪绿瓦楼中(原国民革命军第8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现为重庆理工大学行政楼,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秘密开办了最早的"士继公学",名义上为工厂的私立技工学校,实际是暗中培养抗战武器装备设计人才,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结束后1946年改名为21厂技校,后来成为重庆理工大学的前身。
(1956年改名为重庆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时期的校门)
旭日初生
(1949-1978)
1949年3月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那场盛大的阅兵式。由于我国当时还没能力生产汽车,领导人检阅三军所乘坐的还都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美国威利斯军用吉普车,有人建议换辆好车以展示一下人民军队最高统帅的威严,然而毛泽东则坚持自己的意见说:“乘坐我们自己军队缴获的战利品检阅英雄部队不是更好嘛!”。正是毛主席的这番话激励了人们势必要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越野车的决心。
1949年3月毛泽东阅兵
1951年,二十一兵工厂改名为长安机器厂。
1953年进入汽车行业
1957年重庆兵工厂,开始试制长江牌46型吉普车,并在1958年试制成功,参加了195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
第一批长江牌46型吉普车
1958年以威利斯m38a1为基础,逐个零件反复测绘仿制,试制出中国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
中国长江牌46型越野车
1963年底停产,累计生产1390辆,停产后将技术资料转交北京汽车制造厂,成为闻名于世的北京吉普。
北京吉普车
历史的春天
(1978-2008)
1978年邓小平提出军工企业要利用富余生产能力生产民用产品。1979年4月,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长安在80年代初从广州购买了两辆日本铃木轻型卡车,本想拆除进行技术的研发,由于技术上的难题迫使长安厂决定引进日本铃木的产品和技术。
经过长期的考察,长安认为微型车更适合中国国情,随后长安厂和日本铃木公司正式签订技术贸易合作协定书,进行微型汽车项目的合作。1984年11月15日,长安牌sc112微型厢式货车和sc110微型载货汽车正式下线,这也标志着长安厂从军工企业转型为民用车生产企业。
第一批长安牌微型载重汽车正式下线
1986年9月 长安机器制造厂成功推出【长安】品牌微型客车
1991年9月长安机器制造厂开始用铃木株式会社的技术制造【奥拓】品牌的轿车
1993年6月 成立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占51%股份,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拥有39%股份,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0%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9亿美元,投资总额5.55亿美元,厂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
1993年,长安与日本铃木合资建立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1996年9月 成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
1997年6月10日,长安汽车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所获资金7.63亿元。
2000年10月 与澳洲空调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用空调器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2001年4月成立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重新命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2001年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1月先后成立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分公司和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2005年9月与美国天合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刹车系统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为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旗下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8家整车企业和2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了专业化重组,并成立了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方汽车),公司总资产433.7亿元,总部设在北京市。
2006年1月14日,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南方汽车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庆典
2006年11月,长安汽车首款家用轿车奔奔在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该车也是长安汽车首款自主研发的轿车,其主要消费人群以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主,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长安自主研发的家用轿车“ 奔奔”
2008年底,兵装集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长安汽车集团实施责股分开,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剥离。
长安汽车总部大楼
新长安新起点
(2009——至今
2009年7月1日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1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重大合作战略事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中航汽车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并,成立新的汽车集团。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东安动力、东安汽发并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170亿元作价23%股份,入股中国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共同组建了新的中国长安。创下两项纪录:首例央企汽车资产重组,与国内最大的汽车业重组案
中航汽车与长安汽车合并
2010年7月9日,中国长安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在巴黎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合资企业将设在广东省的深圳市。合资企业的注册资金为40亿人民币,双方各承担其中的50%。初期投资额85亿人民币,一期生产能力为符合最高环保标准的20万辆汽车和20万台发动机
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7月17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深度整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旗下汽车营销服务资源,组建大型商贸万友汽车 企业集团--万友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在重庆成立
万友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13年4月2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第六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国佛吉亚集团在上海举行合资合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出资建立股权比例为50:50的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南方佛吉亚")。合资合同的签署标志着双方资本层面合作关系的确立,以及业务层面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15年4月,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本特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双方股比各占50%)设立的"本特勒建安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 已迈入国际市场。
2016年5月25日,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权优化暨管理调整,长安民生物流纳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管理。
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31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已批复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所持该公司10.35亿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1.56%)无偿划转给兵器装备集团。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该公司1035312674 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1.56%,仍为其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持有该公司1035312673 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21.56%。
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长安与本特勒汽车组建的本特勒建安汽车系统项目正式投产。两家母公司共同出资各50%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营汽车底盘模块,底盘零部件的设计、测试、开发、制造、生产和销售,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本特勒建安开业典礼
2019年智博会上,作为中国汽车智能化建设代表企业的长安汽车,成功举办了2019长安汽车“北斗天枢”战略成果发布会,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腾讯,019联合展示具备微信车载版功能的tinnove os汽车智能系统前瞻版、智慧门店等智能化成果。
智博会长安汽车“北斗天枢”战略成果发布会
2019年9月5日,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长安a+级suv明日座驾cs75plus正式上市。
a+级suv明日座驾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