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苏联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薇罗尼卡和鲍里斯这对恋人......。鲍里斯从军后过了几个月,鲍里斯的表弟马克是位钢琴家,为了逃避征兵而作弊,很殷勤地追求薇罗尼卡,某天趁着空袭强暴了她。羞耻感、迷惘,加上鲍里斯音信全无,薇罗尼卡嫁给了犯罪者。更糟的是,所有人视之为一种背叛,薇罗尼卡因此深陷悲伤之中,并企图自尽,尤其马克开始在外拈花惹草。在遥远的战场上,鲍里斯在援救同伴时不幸中弹。战争终于结束,最后一批士兵要回来了.....
匆忙包好要送给薇罗尼卡的松鼠布偶之后,鲍里斯看着心上人的照片。在他面前有一小尊列宁的头像(所有电影爱好者都知道,据传列宁曾说过,“电影是所有艺术里,对我们最重要的一门艺术。”)如果薇罗尼卡已经过了玩布偶的年龄,那么它其实是一个警告象征:没有好好储备物品的话,冬天会变得很漫长难挨。事实上薇罗尼卡还没有为今年的冬天做好象征性的储备(她还不知道这个冬天将持续她整个一生),甚至连告别都不顺利——当鲍里斯启程动身时,她还在电车里。信息匮乏、预料之外的塞车、大动员的混乱,这是电影里第二个技巧精湛的镜头,也是电影史上遥控式摄影机出现之前,最复杂的镜头之一。
烦躁的薇罗尼卡不断地从车窗探头出去,架在肩上的摄影机紧随她的动作移动。她利用一个停顿的空挡急匆匆跑到外面,她迟疑着转身时,让摄影师有时间放下摄影机,它悬挂在绞盘车上的电力磁铁上,所以当薇罗尼卡为了穿越马路从人群中挤出一条出路时,摄影师能够用相当流畅的侧边推拉镜头跟拍她(扛在肩上拍摄会比起前进推拉镜头更难完成这项任务,当然,若没有绞盘车,这个巧妙方法也不可能被精准地执行)。
当她为了寻找一条出路向右转时,为了拍摄薇罗尼卡从两辆战车间通过(一条非常危险的捷径),摄影师用前进推拉镜头往前推进,然后——让当时的影迷们大为惊愕——从马路上方腾飞起来。有可能当时摄影师是坐在摄影升降机上,也有可能是把摄影机挂在上面——关于这点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总之,摄影机出人意料的移动方式是不争的事实。奇怪的是,令人赞叹的胆识和陈旧的拍摄手法在这部电影里同时并存,尽管我们把这一点归因于苏联导演不容易看到“另一阵营”的电影创作,譬如故事进行到三分之二时,用低速摄影结束薇罗尼卡自杀企图的手法。
除了鲍里斯的父亲和祖母,全家人一起搭乘电车送他一程。父亲出门是为了要完成监督的任务(又是一个工作转移),留下祖母单独在家。当薇罗尼卡终于到达时,祖母递给她松鼠布偶,“里面有张纸条。”老太太说。但是薇罗尼卡没有找到纸条,她转身就走,然后遇到马克——几个月之后会与之发生丑闻的人。马克没有送鲍里斯到最后,甚至离别时也没有与他吻别,他向薇罗尼卡指出兹瓦尼果洛路上的新兵集合处,当她飞奔离去时,马克回过头看着她离去的身影。这是典型预告效果,预告个可耻的劣行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