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闲暇时光中抽出了一点时间去了一趟久违的大学图书馆,看了好久不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是为了考取证书去看各种的资料书、试卷,转了一会之 后抽出了一本《抉择》,选择它不是因为我对它的渴望,而是它刚好在这个时间对我的触动。
今天,我在欣赏完了之后决定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什么,只想让它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段里证明我是阅读过的。翻开书的第一页,我突然觉得好像很熟悉的感觉,当我读完第一篇后才明白,真的和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很像,但又不完全是。介绍一篇小说 之前应该也必须介绍作者,本书的作者名为张平1954年生于西安,山西新绛人,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抉择》,《天网》等,中篇小说集《姐姐》等,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抉择》这篇小说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主要讲的是以中阳纺织集团的工人闹事为起点,引出了一系列的关于经济改革和腐败贪污的问题。故事以市长李高成在午夜接到的一通电话开始,中纺集团积蓄已久的问题在这一刻溃流,工人最终还是开始闹事了,市长在思虑了很久后先后与工人代表和集团领导见面,交流了相关问题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办公室,与市委书记通电话后接到了来自妻子的电话,这时候李高成才发现妻子似乎与当初不一样了,后来又听到了来自市委书记的一些信息,李高成决定自己去看看,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活的最傻的哪个,与市委书记开展的对中纺的清查工作又在自己的老领导而且又是一手提拔自己的省委副书记严正手中变了目地。去查了中纺集团开设的相关产业,才发现自己的小舅子已经是一个总经理了,而自己莫名的当了几个董事,去问了中纺的总经理郭中姚后明白原来自己这么多年只是因为人家的需要而推出来的一个清官。故事的最后,李高成决定放弃一切为中纺的工人讨一个公道,即使让自己身败名裂也不姑息。结局很完美,但也有一丝的伤悲。读完后感触很深,好早之前就听过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当时只道是寻常,今日读完方知当如此。书中对市长李高成的描写十分详细,读书的时候就像自己身临其境,这种情况从开头就开始了,对于李高成在中纺集团问题以及自己榜样严副书记、对于是否查贪污问题上的纠结和难以下定决心描述的相当的生动形象,例如以下段落“说实话,平时他并不是耳根子软的人,也绝不是优柔寡断,有谋无决的领导干部。这一点在市政府里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人所共知,但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涉及到中纺的问题,他就觉得有一股扯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就好像豆腐掉在灰堆里,拍不得、提不得、丢不得、舍不得”,“是因为我下不了决心,还是因为我觉得内心深处只想着如何保住这些人过关,或者说仅仅因为我的存在中纺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就是想解决也解决不好,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杨诚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服自己中纺的问题必须由你来亲自挂帅?必须还得由你亲自去解决,否则,任何人也处理不了中纺的问题,是不是这样想的?真会是这样他不敢相信”“当他发现输液管在不断剧烈的摇晃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手在抖,而且抖得那么厉害,以至于连整个病床都止不住的颤抖,他再一次感到头昏脑胀,呼吸短促,以至于久久地陷在一种精疲力竭,几乎崩溃的精神状态之中”……对于市委书记杨诚和省委副书记严正以及其他的人物描写较少,我认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严副书记的描写,写的过于着急,没有完全展现出一位高官的自信和稳重,只有所谓的“反面人物”的不理智,这一点就没有《人民的名义》中高玉良描写的形象。
文章的最后,附上一篇我以为最美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到达省委书记办公室时,已经12点半了 。让李高成没有想到的是,万书记的办公室里竟还有好几个人。省长魏振国,纪检委书记柏卫华,常务副省长王育民,还有一个虽然他已经知道了,但还是让他感到忐忑不安的人也在场,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 人们的脸上都非常严肃,所以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就显得格外紧张。 他和杨诚进去后,同每个人都象征性地握了握手。同严阵握手时,他发现严阵的表情很温和,很随意,甚至还微微地同他笑了一笑。 正是这样的一笑,却让他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羞辱感,他分明地感到那是一种胜利的笑,一种蔑视的笑,一种实实在在的嘲笑! 这种羞辱感也在他心底里激起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愤怒,一看到这个阵势,他就明白了,今天深夜他被通知到这儿来,肯定同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有关!而且绝不会是一般的事情!严阵既然已经摆出了一副胜利的姿态,那事到如今,今天晚上就当着万书记他们的面,同他决一死战! 严阵,我同你不共戴天! 想到这儿,他的心情反倒平静了下来,他默默地想着即将到来的会是什么事情,而他将给万书记他们说些什么。 等他同杨诚坐好了,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办公室里便静了下来。 万书记显得非常疲累,两只眼里都布满了血丝。但他的声音还是相当有力,表情仍是那样的果决。他说这么晚了还把大家叫来,是因为有很重要的事情要通知大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