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导语
曾看到一段对婚外情的心理解读。
1,得不到理解关注 2,在婚姻中感到不堪重负 3,追求新鲜感和自我实现 4,恋母或恋父情结 5,中年危机 6,稀里糊涂进入婚姻 7,男人就该妻妾成群
众所周知,婚外情对于婚姻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极具杀伤力的,那么,造成婚外情的根源是什么?男人和女人,又是如何对待婚外情的?
《纪念》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敏感,又极具现实性的话题——婚外情。
小说以女主人公曼倩红杏出墙,出轨了丈夫的表弟天健为主要线索,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深入,精湛细腻的描述了,曼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尤其当她和天健之间的关系,在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后,原先对爱的渴望和期盼,却反倒消失殆尽的心理变化,非常令人深思。
由此可见曼倩的这段婚外情,至始至终都无法和才叔平淡的感情,来得踏实可靠。
钱钟书先生的《纪念》,收录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中,其艺术感染力,甚至超过了经典作品《围城》。
文中对女性心理精湛细腻的描述,堪称深刻独到,被认为是艺术价值最高的短篇小说。
从曼倩感情的萌芽被激活,到内心的情感愈发强烈,再到萌芽的欲望被冷水浇灭,之后不顾伦理道德,任由情感爆发,一直到发生实质性关系,最终,那个曾经渴望被爱的念头,却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钱钟书先生将主人公曼倩,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矛盾冲突,可谓剖析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一部指导女性,如何正确面对爱情婚姻的极好教材。
|01.爱情中,该如何认清自己
主人公曼倩,是个高傲矜持的大家闺秀,爱好艺术的她在同学眼里,有着不可名言的高雅。
曼倩读书期间,有过好几个追求她的人,但因同学之间相处久了,反倒唤不起她新鲜的反应了。
毕业那年,曼倩认识了父亲老朋友的儿子才叔。
书中描写才叔,他不同于城里的男人,既有天真的鲁莽,又有朴野的斯文,还有实心眼儿的伶俐,都使他可笑的可爱。
曼倩渐渐忘掉了自己惯常的矜持,感到和才叔在一起非常自在,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日久生情,但才叔家境贫穷,曼倩的父母极力反对这段感情。
可事情往往很奇怪,但凡不被看好的恋情,反倒会使男女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这恐怕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加上又正值战争时期,时局非常混乱,反倒给予了曼倩和才叔结婚的机会。
婚后,才叔不善钻营安于本分,使曼倩的心隐隐感到缺乏依靠,一切情感和物质上的期盼,都没有如她所愿,主妇生活过得既枯燥又烦闷,因此便渐渐喜欢上了,才叔当飞行员的表弟天健。
天健高大英俊善于交际,尤其能说会道,很会察言观色,对女人颇有吸引力,不久曼倩的内心,就不知不觉间起了微妙的变化,感觉自己活着似乎有些劲儿了。
诚然,人的一生要面临各种诱惑和挑战,但如何保持应有的笃定和安宁,归根结底,取决于内心的成熟与否,以及对情感和物质的准确认知。
恋爱时,女孩子心目中都期盼着,自己未来的另一半,既多金又有才,最好还要有超高的颜值,并且永远只爱我一个。
殊不知,带着本身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往很容易盲目的走入婚姻,从而陷入失望。
而曼倩的婚姻,便是在那样一种特殊环境下,看似自然的形成了。
虽然她和才叔日久生情,相互间产生了好感,但父母的坚决反对,以及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才使曼倩最后选择了和才叔结婚。
因此,曼倩的感情是受周遭事物的推进,而匆匆进入婚姻的,这就是文中开始提到的,第6种婚外情的心理解读。
但凡婚外情的发生,其实婚前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对自己内心需求茫然不了解,就轻易的走进婚姻,一定是充满着不安定感。
所以曼倩总觉得,对才叔的感情就像清茶,结婚之后,更是泡一次,就淡一次,结婚才两年多,陈腐熟烂得宛似跟才叔同居了一世,正因为如此,天健的到来,才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一池春水。
当得知,天健和房东的女儿关系好时,曼倩的内心,竟感到异常的落寞和难受,她明知这种难过是没有道理的,然而谁能跟心讲理呢?
很显然,这种心态是极不正常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而这种对自我的压抑和不甘心,正是曼倩最终发生婚外情的主要根源。
|02.婚姻中,面对诱惑该如何守住初心
书中这样写道,之后的日子里,曼倩宛如害过一场重病,精神上衰老了十年,一切恋爱所带有的附带情感,她这次加料尝遍了,而这一系列的复杂心绪,才叔却一无所知。
一直到天健在消失八天之后,又来找曼倩聊天,她竟失控的哭了起来,情不自禁的暴露了自己的心思。
此时的天健大喜,因为之前,他并不知道曼倩对自己,居然有这份情感,而男人的虚荣心,使天健下定决心,要彻底征服曼倩。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从一开始曼倩就是处于被动状态的,不论是情感还是行为,始终都在不知不觉的,被天健牵着鼻子走。
现实生活中,不是常有这样的男人吗?对女人永远都保持着,暧昧不清的态度,不管不顾的把痴情的女人,推入情感纠结的深渊。
可想而知,曼倩无可避免的沦陷了,虽然事后,她的心经冰水洗过一般清楚,知道自己并不爱天健,完全是一种虚荣心而已。
此时可以看出,曼倩归于现实的思考,已经慢慢回到了理性,即便仍旧和天健保持情人关系,但却没有了先前欲望的冲动。
同时她还在担心,万一秘密有了事实上的结果,该怎么办?但很快又自欺欺人的,推翻了这种想法。
故事的结局很出人意外。
身为飞行员的天健,在一次空袭中意外丧身,原以为他和曼倩的经历,随着这场事故,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而曼倩也领略到了一种被释放的舒适感。
谁知,曼倩却怀上了天健的孩子,之前的担心,终究还是变成了事实。
书中形容,两人间的秘密,忽然变成了一个值得保存的私人纪念,像一片枫叶,一瓣荷花,夹在书里,让时间慢慢的减退他的颜色,但是没打开书,总看得见。
她不由自主的寒栗,似乎身上沾染着一部分死亡,又忽然一部分身体给天健带走了,一同死去。
曼倩提起天健曾经的女友时说:“……让她去生儿子纪念天健去吧,我不愿意!并且,我告诉你,我不会爱这个孩子,我没有要过他。”
的确,在日子过的无聊寂寞时,曼倩也曾渴望有个孩子,来增加点新鲜和快乐,但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怀上孩子,而且怀的还是天健的孩子。
对此,曼倩的内心是矛盾的,本不愿去回想和天健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但却因突然而来的孩子,使她的心情格外复杂。
因为这个孩子对曼倩来说,是无形当中,对自己不堪行为的一种纪念。
针对如此揪心难忍的秘密,她不仅要担惊受怕的保留一辈子,并且永远为之煎熬下去。
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担忧,假如孩子生下来后,长相酷似父亲天健,才叔是否会有所怀疑,他和曼倩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下去?
这里,钱钟书先生明白的告诉我们,婚外情虽然已经过去,但留下的心灵恐惧,却依然存在。
结语
通过钱钟书先生在《纪念》中,对曼倩心理深刻细腻的刻画,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般,体会到女主人公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从而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虽然文中的曼倩,在情人天健过世后,重新回归了家庭,但倘若天健没死,两人的婚外情,早晚有一天会暴露,她和才叔的婚姻也将彻底毁灭。
也许,曼倩将来面对天健的孩子,无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心灵上的煎熬和烦闷,毕竟她从这场婚外情中,品尝到了无法言喻的苦果。
这也是钱钟书先生在描写才叔,对待孩子和曼倩截然不同的态度时,留给我们的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婚姻的本质,在于夫妻双方相互保持忠诚,需要两人去共同努力经营,因此不论男女,千万不要去追求,婚姻之外的情感刺激。
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才能做到内心沉稳笃定,在面对外来诱惑时不为所动,也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