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海媛
她看上去像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女子,长直发,红色毛衣配磨旧感的喇叭牛仔裤,闲庭信步地握着一次性纸杯,在明媚却寒冷的天气里,瑟瑟的啜饮。遇到问路的外国人,海媛用手扶起额头上的头发,露出思考的表情,却还是一拍大腿,表示不知道在哪,脸上是歉意的微笑。过了几秒钟才回神的想起,west village就是西村的意思,追上去,却意外发现是某明星的母亲,并因此热情的交流了一番——开场,一个美丽、年轻、活泼而又有些呆萌海媛。
电影最初的几分钟里,这个漂亮的文艺妹子,几乎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全部原因。谁能拒绝看一个肤白、苗条、独身、五官清秀、眼角含笑的女子呢?尤其是,导演给了远景、中景、侧面,就是没有一帧正面的脸部特写——美丽得如此遥远的女子,就更让人难掩好奇,甚至偷窥心理了。
就像她的外表一样,海媛是个温婉大方的人,但这背后似乎还有着更加模糊的一面。尽管日记里透露出对母亲离自己而去的不舍和潜台词下的怨念,但依旧暖心的送出礼物;离别时分情到深处,哭着说“只要妈妈健康就好”“我会对妈妈负责的”这样真诚又似乎违心的话;对于妈妈随便一指说长得不错(而实际上充满杀马特气质)的男人,不动声色的点头赞同。导演的镜头对海媛的一举一动不吝赏识和赞美,又间或流露出一丝戏谑和玩弄的倾向,尽管这种倾向是因人而异的,而且都是可爱而幽默的。
(途中左侧的黑衣男子即是母亲认为“长得好看”的男人)
海媛的梦
第一个梦是问路戏,也是最容易辨识的一个梦。
偶遇某外国明星的母亲,并留下了联系方式,被那位母亲赞美长得像自己的女儿,海媛冒失的说出“如果我能变成你女儿那样的人,甚至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这样莞尔的话,两人惊喜激动拥抱,如此情节,的确让人感到不解。而后镜头切换,趴在桌子上的惠媛起身,叹了口气,从一场空欢喜中清醒。门外,惠媛即将出国的母亲正缓缓走来——正是完美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本。现实中欲求不满的母爱,在梦境中得到了美妙的实现和满足。
这一开场,作为女儿的海媛,与题目呼应的母女戏份,实际上占全片时长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这十几分钟里展现出的母女关系,客套、友善、看起来甜蜜而彼此依赖,却怎样看都不像一对分别五年后再见,又即将再分别的母女。而海媛的父亲和家庭关系,只字未提。不惜出卖灵魂也想变成自己崇拜的明星的海媛,就这样凭空出世,被孤独着。也许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不是任何人的海媛》更合适。
第二个梦非常短。海媛把自己和教授兼恋人的关系告诉了男同学,这个男同学正是海媛和教授分手后的暂时交往的人。梦里不受理智支配的海媛,傻气的告知对方自己的秘密,这和之前的酒馆中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暧昧背道而驰。梦,总是与现实相反的。秘密之所以为秘密,就是因为人心总有散布真相的欲望。
第三个梦冗长,与现实难分真假。海媛第二次爬长城,陪同的姐姐和姐夫,也正像海媛一样,经历着不伦之恋。而现实中的姐夫,是否是有妇之夫,观众无从知晓。在这个漫长的梦里,海媛先是偶遇了韩裔美国教授,相谈甚欢,并在姐姐的询问下,透露可能会结婚并定居美国。姐姐与姐夫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健谈、和蔼,相依相亲,却貌合神离。这种微妙而尴尬的关系,在海媛的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充满真实感。海媛与教授再次相约长城,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海媛吃到了第一次羡慕他人吃的泡面,也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老师你不是什么都不想放弃嘛,我也只求好好过日子。而两人再一次不欢而散后,分别遇到的同一个神一般的大叔,以及同样听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哭泣背影的教授,重复着又不同于之前的剧情。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次爬长城,是现实,第二次爬长城,是梦境。海媛先行离开,是如何得知,第一次不欢而散后,教授曾播放贝多芬交响曲嚎哭,并遇到了大叔的呢?如果海媛并不知情,那么第二次分手后,换做海媛遇到大叔,而教授再一次同样画面下嚎哭(不同的是,背景中少了落日),梦境与现实如镜中倒影,又是怎样神一般的情况?
(第一次爬长城,现实中听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哭泣的男人)
(第二次爬长城,海媛梦中听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哭泣的男人)
第三个梦中,唯一不让人困惑的,就是美国教授的意念打车了——这是最像梦的一段。
海媛的恋情
当男主角,也就是教授,兼导演,兼老师,兼恋人,首次出现时,哆哆嗦嗦,有点结巴,不住口的夸海媛漂亮,强行来一个突然而猛烈的吻,种种形象之猥琐跃然荧幕。而酒馆前偶遇同班同学,二人商量着如何撒谎,教授的负罪表情和欲盖弥彰的虚伪,让这段师生婚外恋(教授有家室、孩子)显得更加不堪入目。
长城上的男人假惺惺拿出一封辞职信,又半开玩笑的说,只是随便写写的。听说海媛在分手期间和其他同学睡过,当即撕破脸面,破口大骂。全当女人的身体是自己私有,而又不肯负责。在家庭和外遇中,贪心的想兼得。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海媛的梦中,他都一如既往的虚伪、自私、懦弱、可怜又可恨。而海媛对这一切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容忍和体谅。她一再心软,尽管内心期待着一个勇敢的决定。当然,结局总是无奈、无果,梦境与现实殊途同归。
(第一次爬长城时,男人拿出泡妞利器——随身听,播放了贝多芬的交响曲)
可以说这是一部女性视角的作品。男人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化身,在现实与欲望中无力又无赖的挣扎,形象愈发丰满,也愈发渺小;而女人们尽管选择了悖于社会舆论的路,却得体、优雅,活的自我,无愧内心。
洪尚秀
韩国著名的独立导演之一,低成本、不炫技、高产、对话电影、配乐少、推拉镜头,男女关系主题——这些都是洪尚秀电影中的元素。关于这个导演的作品和风格,三两句概括之语言不尽意,日后可展开分析。就个人而言,他的片子一点开跳跃式浏览的时候,就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无聊感,因此,尽管存片不少,但我真正看过的也就只有两部。但神奇之处就在于,一旦流畅的看过几分钟,就似乎停不下来。那种对日常生活气息和男女情态的展现,敏锐而逼真,对琐碎细节的捕捉,近乎传神。这些充满才情的创作,在中国电影圈中,是罕见甚至绝迹的,也许,毋宁说,会出现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
———————————————
这是一个关于电影的公众号:阿q的电影春秋
欢迎关注微信号:ziq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