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在过去的201x年代,精神产品的增长是很容易就能够发现的变化,36kr特此编译medium上3篇对201x年代精神产品消费的观察文章,以展示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本篇文章中,作者alex pappademas通过对马丁·斯科塞斯和漫威粉丝之间争论的探讨,谈论了超级英雄文化和粉丝文化兴起给文化景观带来的影响。原文标题the decade comic book nerds became our cultural overlords。
制图:brennon leman
这十年最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就是超级英雄文化的兴起。没有什么比这更深刻地改变了日常流行文化。十年前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看来不仅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在这种情况下,把超级英雄归为“书呆子文化”的一部分都会让人感觉怪怪的,就像称facebook为“电脑文化”一样奇怪。
但需要说明的是,以往在14岁之后还看超级英雄漫画是要付出代价的——它说明着你是一个不成熟、不严肃的人。那会儿,人们改编漫画书制作出来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通常都很糟糕,它糟糕在以一种玩世不恭、“为什么要努力呢”的方式来叙述:不仅情节可能乏善可陈,而且基本上对挖掘内涵丰富的主题不感兴趣。即使是“还可以”的改编也不能满足粉丝们的口味,他们早已对角色有了深厚感情。你能期待的最好结果要么是一部还不错的动作片,要么是一部说得过去的动画片。你要是让任何此类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者们想象他们的作品有一天会构成一个巨大的、情节相互连接的宇宙,足以与《星球大战》星系相匹敌,不仅他们,包括观众都会觉得自己疯了。
不管怎样,那是在那时,就漫画改编的电影制作而言,你可以认为“现在”始于20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这部电影由christian bale主演,christopher nolan执导,是三部自诩严肃、制作精良的电影中的第一部。2008年,jon favreau执导的《钢铁侠》上映,首周末票房近1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案例表明,非大众消费的书呆子文化趋于流行,始于叙事的转变:从peter jackson执导的《指环王》系列,到《暮光之城》系列,再到《哈利·波特》和robert rodriguez执导的《罪恶之城》系列,这些系列电影的每一部都完成一个故事,但又与前后电影环环相扣。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2012年。当年,《复仇者联盟》电影上映,斩获2.07亿美元的票房,确立并开始打造漫威宇宙的概念,即模仿超级英雄漫画中冗长的故事情节和跨界联动,创造出人们真正感兴趣的电影。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新形式。
漫威在1996年宣布破产,并在21世纪初将蜘蛛侠和x战警等资产出售给索尼、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影视公司,换取来一些收入。2005年,漫威已经有了随后被称为“漫威宇宙”的新想法,即把10个潜在最有价值的角色——包括美国队长、奇异博士、黑豹以及现在的复仇者们——作为抵押,以换取美林证券5.25亿美元的贷款。kevin feige现在是漫威影业总裁,在第一部《钢铁侠》上映之前,他就喜欢去找那些完成债券发行的公司和外国版权买家,做着独立制片人的工作——当他开始谈论《美国队长》的时候,他们的眼睛会逐渐呆滞。他们才不会拒绝呢。漫威宇宙成功了,因为feige意识到互联性之重要(不管是谁提出的,但得到传奇地位的是feige)。漫威宇宙的魅力并不在于它与珀尔修斯或吉尔伽美什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更多地在于它从肥皂剧中汲取了一些因素。我还是试着向这些成长过程中没经历过“书呆子文化”的人解释一下。漫威宇宙是虚构的巨大、美好、荒谬,由艺术家和作家们花费几十年的笔触赋予了生命,从那以后,他们就成为史上最赚钱的知识产权农场的制造者,他们的创作形成了故事的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witwatersrand basin,世界著名金矿),他们制造了一群充满欲望的观众:观众们渴望着看到这些故事,渴望着在大屏幕上看到同样的演员,渴望着在片尾核对演员表上他们的名字。
《复仇者联盟》上映8年后,“书呆子文化”则完全统治了流行文化: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是战争的时候,书呆子们就已经打赢了。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前所未有的单一流行文化的统治会对电影制作、电影观看以及地球上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但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新的数据:关于书呆子文化支配地位对书呆子群体的影响,以及作为流行文化霸主,它们“治理”的初步结果并不好。
马丁·斯科塞斯和漫威粉丝的争论
上个月(指2019年11月),在《帝国》杂志的一次采访中,martin scorsese被问及漫威电影宇宙,他说他试着看过几部漫威电影。“但那不是电影院式的电影,”他说。“说实话,我能想到的最接近的一种比喻是主题公园,尽管它们制作精良,演员们在这种情况下也尽了最大努力……它不是试图传达情感和心理体验的电影。”随后,在他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一篇热情洋溢的专栏文章中,scorsese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言论。“(超级英雄电影中)没有的是启示、神秘或真正的情感危机,”他写道。“没什么是真正处于危险中的。这些电影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制作的,它们被设计成有限主题的变体。”
feige称scorsese所言是“不幸的”,迪士尼总裁bob iger称这些评价“令人费解”,james gunn(《银河护卫队》系列导演)和mark ruffalo(《绿巨人》主演)等漫威电影宇宙相关人员也进行了委婉的反驳,导演adam mckay表示,如果《出租车司机》和《愤怒的公牛》的导演只去看《雷神3:诸神黄昏》,他可能会改变对此类电影的看法。(说句公道话,这部电影比很多同类型电影都要好。)我无法确定这一点,但是我认为像mark ruffalo这样的聪明人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才会接受布鲁斯·班纳和浩克的角色,并且清楚地知道他要拍什么样的电影,以及他不会拍什么样的电影。我也认为当漫威的《复仇者联盟4:终极之战》被迪士尼放入奥斯卡“供您选择”(for your consideration”)名单中时,这就意味着它需要被认真对待,而不是字面意思。总的来说,所有反对scorsese言论的漫威宇宙成员实际上都是在反对scorsese把它大声地说出来而已。
对我来说,代表整个争论的回答是推特上的一名用户做出的,作为反驳,他发布了一系列漫威电影的截图,还@martinscorsese,而scorsese并不使用推特。在截图里,电影角色们看上去悲伤、生气、开心、即将接吻、即将死去或是将要对刺激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反应。这些截图是对scorsese指责漫威电影没有试图传达人物情感的反击。
从那以后事情变得更可笑了。2019年,社会正义的语言武器最终对准了scorsese,漫威粉丝们指责他是老白男,以充满偏见的视角评价多元的漫威电影宇宙。在专注拍摄白人男性chris(《美国队长》主演)之后,2018、2019两年,漫威分别推出了它第一部非白人领袖的独立电影《黑豹》、女性领袖独立电影《神奇队长》,漫威正在与21世纪其他流行娱乐一样变得多元化。他们认为漫威电影太过电影院化,确实包含了scorsese说它们没有包含的东西。显然,这是愤怒的粉丝们的行为,但它也让人感觉到,流行文化的支持者们谈论它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关电影
总有一些人会告诉你,艺术的东西是愚蠢的,喜欢它们是自命不凡的,喜欢艺术的东西而不喜欢大众娱乐,是精英主义的一个症状。漫威电影宇宙关于scorsese言论的推特产生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认为应当反对给予某类艺术作品特权的人们,并没有拒绝电影应该力求满足观众对深度的需求这一观念。他们只是认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指望超级英雄电影来提供这种支持。
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使用一次宝石或任何其他方式——从1985年起,让一个有相当反庸俗倾向的人来读scorsese的专栏,他们无疑会认为scorsese是个书呆子,他的品味无可救药地颓废,与人们真正喜欢的东西脱节。他们会反对scorsese的主张,即“美学、情感和精神启示”应该是电影的目标。我们假想中20世纪80年代反庸俗倾向的人可能不会试图争辩的是,我们可以在《第一滴血2》或《杀戮视角》中找到足够多的美学、情感和精神启示。
很难在1985年和2019年的电影之间做一个比较。1985年票房收入排名第五和第七的电影是《面具》和《杀戮战场》,这两部电影在今天可能会直接成为netflix名声之下的输家。除非你确实自认精英或是一个完全的庸人,否则你肯定会想体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影。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标志是有能力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东西,依据一部电影的类型和它具体的愿望来衡量其成就。反对scorsese的观点认为,曾经主导过历史的《第一滴血》等大片也应该成为关于艺术讨论的一部分:应当有一些奖项来评判此类电影,它们应该被奖项认真对待。某些大众流行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于”某种东西的,而不是为了推进宏大的元叙事。在《雷神》和《美国队长》面前卑躬屈膝,这就是自命不凡的精英阶层的失败,是他们堕落的证明。
电影文化依然有关于什么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的规范,但是,这种需要已不再能维持一套抽象的审美偏见和定性标准,而应当保护所有其他类型的电影制作免受漫威宇宙这种文化核弹的威胁。现在更是如此。评论家们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出的top 10电影,以及颁奖季的存在,都让这些较为弱势的电影有了被讨论的空间,它们的演员、导演也能在几个月里被讨论。对于这些类型的好电影来说,奖项的存在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这让它们不会被漫威、《星球大战》、蝙蝠侠等大片的续集排除在公众讨论之外。这无关什么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而是关于那些通过“垄断”市场业已主导了文化景观的公司是否也应该被允许设定艺术。这不是关于超级英雄电影是否有能力让我们感知到某些情感,而是关于电影需要向我们展示比布鲁斯·韦恩的童年创伤或浣熊对树说话更为复杂的人类感觉维度。
即使你对超级英雄电影没有任何投资,你也应该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上述粉丝对scorsese的回应是一种安守现状、服从于公司权力的民粹主义风潮。超级英雄电影不太可能将剧情电影、外语电影和独立电影完全赶出影院,但很难想象会出现相反的情况。scorsese对超级英雄电影的评论绝不会危及超级英雄电影的存在,而这些电影在市场上无所不在,却能通过无数种方式制造障碍,阻止下一个scorsese拍出她的《穷街陋巷》。
大多数时候,公司不得不花钱雇人为粉丝们铺设这种场地。这就是现在的“书呆子”:一支由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的自由公关们组成的志愿者大军,他们对任何拒绝接受“黑寡妇等于女权主义”或“小格鲁特特别棒”的人大喊大叫。对于这些可怜的人们,我建议你们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一看《爱尔兰人》这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一个家伙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一个根本不关心他的机构,当他意识到自己对此完全无能为力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是霸凌的受害者,不管被指控的霸凌者和表面上被霸凌的团体之间的相对权力关系如何。我们就处于这样的历史当中。超级英雄电影曾经是被鄙夷的文化,如今却已经成为市场上巨大的力量,没有人能反对它们。粉丝们不能容忍任何异议,只要一条反对微博一发出,他们就会冲向对方。
译者: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