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我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工作压力越大、白天越忙碌的时候,晚上,就会用看电视剧或大部头小说来缓解压力,释放积郁在心里的那些东西。这种越忙越找时间看电视或小说的习惯,被一些朋友视为不可理喻。
但在我这里,这样的解压方式,却真的帮了我很多忙。事实也是如此,哪一段时间我晚上很主动地找电视或小说看的时候,我白天工作的效率就越明显。人也较平时不看电视不读小说时有活力和更为积极。
这段时间特别忙。因此也破天荒地在2018年观看第三部电视剧。上一部是《唐诗三百案》。而这几个夜晚,我赶的是《战地枪王》。
不客气地说,这部电视剧我是看着片名而选择它的。剧里也多次展现我抗日联军神枪手陆英豪与日本狙击手松本之间的多次精彩对决,可以说这样的场面绝对震憾。从弹幕里可以看得出来,许多网友跟我一样,是被片名吸引来看的。
而这片确实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对白家的浓墨重彩的刻划,国难当头,白老太太与其儿子不同的主张和言行,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对土匪头佟老虎、其女佟小凤、二当家薛一刀等一众虎头山人物也完全不惜笔墨。但到了后来,将近结尾的时候,这部开头和中间曾被网友频频点赞的电视剧,却仍然落了俗套。引得网友们纷纷吐槽。归纳起来,被网友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三:
一是片子开场没多久,观众们就开始在弹幕里猜测:一般我国的电视剧,只要剧里出现三角恋或者两个女主角的,一般都会安排一个在战争还没有胜利的时候就牺牲了。这是观众网友们才看了几集,当发现女主李如雪和女二佟小凤都喜欢男主陆英豪的时候,网友们就想到了后边的剧情。
二是每每接近胜利的时候,男女主角中总有一人会提前牺牲,让原本在网友观众心里觉得主角们应该苦尽甘来的时候,却安排女主李如雪牺牲了。而且这牺牲,从剧情来看,原本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李如雪伏在那里不动,隐蔽好自己,凭陆英豪的本事,只要松本有所动作,他完全可以干掉松本。但剧本却安排李如雪如此这般。
而她其实完全可以不必牺牲自己来引出日本狙击手松本,借此让陆英豪有机会击杀对方。而且剧本还安排了李如雪在这样做之前,特地回顾了一番她与陆英豪搭档做副射手时的情景,这不扯淡吗?
在那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对峙情境里,李如雪这样主动站起来牺牲,试问价值几何?如若是认为以己命换松本命不亏,则太不负责任了。凭良心说,抗联把李如雪这样一位女生,从战士培养成可以独挡一面的干部,是不是很费了许多心血?这样一位有胆识、有谋略、有抱负,彼时还有爱情的女英雄,却在这样的关头选择这样愚蠢的做法,是不是太欺负观众的智商了?
提到松本,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当他被陆英豪和佟小凤抓到虎头山上的柴房里的时候,当虎头山的人发现他们时,这个时候,陆英豪或佟小凤完全可以先把松本解决了——日本人不是杀了陆英豪的父母么?日本人不是杀害了很多中国人么?以陆英豪彼时的脾气和个性,他直接把松本杀了都完全符合人物发展的趋向。但剧本却偏偏不,偏偏让松本又安然脱险。试问,难道陆英豪不知道留着这个同为神枪手的对方的狙击手,无论对所有的中国百姓来说还是抗联队伍本身,都是个祸害吗?
如此种种,都足见这部原本开头和中间倍受好评的电视剧,不合理之处颇多。而且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上级明明很早就决定了派一个营来帮助抗联小分队粉碎敌人的细菌弹阴谋。可这支生猛的正规军却迟迟不来,非要等到抗联的人全部打残了差不多全牺牲了才跑进城来喊胜利。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几乎在看这部电视剧的网友都觉得被愚弄了——难道所有的抗战故事都要安排正规军姗姗来迟才符合“公式”?!
真心希望编剧们和导演们,在安排剧情的时候,真的要走走心。不要想着套着一些别人拍过的模式来安排结局或人物的命运,糊弄观众。比如,主人公们是不是都必须要在大结局时出现悲剧你才觉得你的电视剧令人“意犹未尽”?你真的觉得这样安排,观众就喜欢你的故事,觉得你这才是“遗憾之美”?
也不知这样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完全不留的放出来,是不是也可以让自己轻松些?毕竟,我是几个晚上就把四十集全部看完的。但说实话,看到最后一集,真的失望得很。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人也看了这部剧,是不是也有一些同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