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笔者曾于前几天的世界无烟日,推荐了一部名为《告别有情天》的香港老电影,并冠以最值得推荐的控烟教育影视作品之名,但又注明这仅是创作者的无心插柳之举而已。
详见:今天看一部任达华演的限制级电影应应景
虽然明知道并没有小伙伴会真得去看这部电影,但是并不妨碍本人在此对这部影片进行剧透剖析。感兴趣的同道可以通过阅读文字来判断一下,是否认同笔者的观点。
一
一部“盗版”的良心制作
《告别有情天》的导演叫陈汗,注意!不是陈汉典。
没听说过有这号导演吧?仔细一查:陈汗,原名陈锦昌,在影视圈还是大大有名的,只不过他的专长是编剧。
近年来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和周润发主演的《孔子》都出自他的手笔。
那么既然是编剧出身,这个剧本肯定不差咯?一开始笔者也这么认为。这部戏的故事框架就是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的喜剧开场,后面又不幸变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情结局。先喜后悲是悲剧的主流结构。
后来经过电影达人指点才知道,这个故事主线完全是来自“盗版”,与美国1970年出品的影片《爱情故事love story》的情节如出一辙,该剧因获得了第二年的多项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与奖项,而较为有名。
现如今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段,既不叫“盗版”,也不叫“抄袭”,而被称为“致敬”。
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年产三四百部还算看得过去的正规电影,因此出现剧本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让梁朝伟拿到生平第一个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人民英雄people’s hero》,又名《银行风云》(国内引进版的片名,你懂的),该片由尔冬升编剧和执导,主演还有狄龙和梁家辉,于1987年出品。
当时,影评人就指出该剧“致敬”的是去年(1986年)法国出品的《逃犯les fugitifs》,国内引进版的片名为《难兄难弟》,由著名的法国演员“大鼻子情圣”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
尔冬升立马出来否认,声称无论是法国的《逃犯》,还是香港的《人民英雄》,都是在“致敬”美国1975年出品的《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该片主角是由“教父”的主演阿尔·帕西诺担当的。
那这部戏有没有“致敬”的成分呢?应该没有了,因为其获得了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提名,最后奥斯卡得的只有第48届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往前倒是到头了,可后面还有“致敬”者。
1989年美国又加以改编,增加人物和情节,以《三个亡命徒three fugitives》的全新面貌出现了。
香港也不甘示弱,看到《三个亡命徒》用这么老的ip还能卖座,又翻拍了一部叫《老虎出监》的录像带电影,还让《人民英雄》的主演狄龙继续担任主演。
举这么复杂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告别有情天》的剧本是青出于蓝的,又经过了香港的本土化和陈汗对情节逻辑的合理化,就胜于蓝了。
这也是陈汗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作为一名新导演的处女作,获得的评价应该还算不错,所以后来在1998年又导过一部片子。结果作为一名不新的导演,后面这部二货作品的口碑就悲剧了。因此陈汗的近20年就只乖乖的做编剧写小说了。
但是这第二部叫《阳性反应》的编导作品,竟然是以输血获得性艾滋病为主线内容的,可见陈汗对医疗题材的热衷或者说是熟悉,有点像国内的作家毕淑敏。
按照目前的欣赏水平,《告别有情天》在拍摄技法上确有很多不足,但幸好,片中的演员都是实力担当。
男主角戴振华由刚到四十不惑的任达华出演,华哥当年主要演的都是那种类型的片子,这部影片的悲情形象真叫做一股清流乍涌出。但是仔细观摩后可以发现,还是遮不住那浓重的三流气息。
女主角李淑芬由刘雅丽出演,这位演员并不为内地观众所熟悉,因其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本土的舞台剧上,参演的影视作品是少之又少。
《倩女幽魂》中的“姥姥”刘兆铭出演男主角的父亲,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潘志文出演大律师。
值得一提的是,梅艳芳的姐姐梅爱芳也出演了此剧,扮演女主角的情敌,与男主角青梅竹马的小“姑姑”。梅爱芳也是名歌手和演员,只是星途黯淡,较早的放弃了演艺事业,回家相夫教子。但不幸的是,她早于梅艳芳查出罹患宫颈癌,而且早3年离世,真是令世人唏嘘不已。赵宝刚执导的《梅艳芳菲》(即《梅艳芳传》)中的方妍萍一角,予以了真实的再现。
二
控烟相关情节
也许就是为了使《爱情故事》这个大ip能在香港版中能更本土化和逻辑化,陈汗在编剧上增加了一些情节,促成了其控烟教育功能。
首先,女主角所患的绝症,被设定为肺癌,而不是韩剧喜欢用的白血病呢?
1997年之前,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整体上已经比较西化,发病癌谱也不例外。70年代香港女性发病第一位的癌症已经是乳腺癌了,其次是宫颈癌、肺癌和大肠癌,其他在内地多发的胃癌和肝癌是在之后的第二梯队。男性的癌谱顺位是肺癌、咽癌、肝癌和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等在第二梯队。
肺癌因其男女发病率都高、致死性也高而成为最适宜设定的癌症。
那么为什么不让女主角生其它癌呢?因为有其他的剧情设定,会解释不通:
比方说,如果是改生居第一位的乳腺癌?可女主角连续生了4个孩子,家里又穷,肯定是坚持自己喂奶,那么乳腺癌的风险就降到极低了,而且乳腺癌的致死性在当时的香港已经不高了。
改生居第二位的宫颈癌?宫颈癌的致死性是高的,偏偏女主角信奉天主教,还拉男主角入了伙。虽然当时还不知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致病因素,但是在洁身自好的教徒中宫颈癌发生率低,在当时已经是共识了。
改生居第四位的大肠癌?大肠癌可是公认的富贵病,而女主角从头至尾一直没能脱贫,而且大肠癌的致死性也不高。
另一方面,剧情给了男女主角都生肺癌的合理性:
当男主角赶到医院,看到妻子已经奄奄一息时。医生就告诉他,女主角得的是肺癌。
男主角激动地说:肺癌?怎么可能,她从不吸烟的……
医生直接告诉他,可能是因为吸了太多来自男主角的二手烟而导致的。
这说明,当时主动吸烟导致肺癌的知识已经普及,而二手烟的危害,尤其对女性的危害,还并不为人所知。
如果闪回下前面男主角的出场形象,影片中在多处刻意地表现了他的吸烟行为和烟瘾之大,以及女主角被动吸烟的场景。现在想来是表现得有点夸张了,编导为了作此伏笔,有点用力过度了。
也由于本片吸烟镜头太多,在当时还不要紧,但按照如今的香港电影分级制度要求,是不能被评为普适级的,这就是笔者为什么要说这部影片属于限制级的原因。
笔者认为,相比其他影视作品,《告别有情天》仅凭这一点就够得上控烟教育的典范了。
当然,此片可不止露一点,另外露的三点,这里空间不足装不下了。
本文是春晓医生参与肿瘤患者生存健康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心得体会,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用于分享交流。
欢迎参与和关注本项目的同行留言,您的想法和建议,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