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片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编,技术一流,但剧情糟糕。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本片了解士郎正宗笔下的科幻世界。
【军武次位面】作者:鑫鑫奥兰多
纯cg电影《苹果核战记:阿尔法》2014年7月22日美国上映,由荒牧伸志指导,吴宇森监制,还有美日两国的技术支持。改编自士郎正宗的同名科幻漫画。
影片以第5次世界大战后的地球废墟为背景,讲述了特种部队“eswat”的战后幸存者杜楠与搭档布里艾诺斯为了守护好他们的新盟友,与敌人进行殊死对抗。
▲主角杜楠和她的男友义体人布里艾诺斯
在士郎正宗的两部成名作品《攻壳机动队》和《苹果核战记》中未来的世界出现了大量的高度义体人(cyborg)和生化人造人。
▲生化人“艾瑞丝”她并不是真正的艾瑞丝,只是艾瑞丝的复制体
义体人又称赛博格,是用机械替换人体的一部分,并通过特制的控制系统连接大脑与机械部分,是融合了有机体与无机体的存在。曾被认为是属于科幻世界的高级赛博格,如今,正在成为现实,现在的赛博格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机械与人体大脑的连接还不完善。赛博格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包括假肢,义齿,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等等,这项技术有望使残疾人和癌症患者重获新生。
本片中的义体人是一种超越现实科技的高度义体化。影片的男主角布里艾诺斯曾经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到致命的打击,通过赛博格技术处理成为了一名重型义体人。
他能轻松举起轻装甲车,奔跑速度,跳跃力远超普通人被称为行走的武器。赛博格技术使重伤士兵重返战场,获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的感觉。
义体人技术存在巨大争议,究竟是给人带来光明的技术,还是不可容忍的人体改造?21世纪,我们所生活的,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人类与义体人能否和平相处?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在《攻壳机动队》中当电子脑增强了精神感觉的“内向爆破”的同时,通过机械部件来替代身体体位的假肢技术,也被称做“义体技术”,促使了手工技术直接的“激增”。
发源于战争期间的医疗研究,义体技术在战后迅速发展,并将其领域从医学界扩展到了军事界,它能够让人产生比一般的身体更强大的力量。然而,漫画中明确提出义体技术的缺陷。
在义体创造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非机械人的正常人类与义体人之间的鸿沟。这条鸿沟本身当然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只要追溯一下人类的历史,就能够在种族、信仰和民族之间找到这条鸿沟的存在。生控体技术将一个过去的鸿沟在一个新的地点创建了,导致了偶尔的混乱、歧视和憎恨。作为对策,人们也做出了类似于禁止使用“生控体”这类名词的建议,但是虽然一定词汇不再使用了,但是“相异性”的感觉仍然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
按照以上的描述,即便只是生活当中最基础的科技应用,人类早已不是纯天然的而是“改造人”。人类严重依赖的现代通讯设备就是对人类能力的强化和延伸。互联网技术更是使人类获得了第二大脑。更不用说通过微处理器协助机械关节动作的智能假肢安装者和人造器官使用者这些直观的“义体人”。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人类已经迈入赛博格社会,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人都已程度不等的赛博格化。
赛博格不止是指装有假肢、假齿或携带心脏起搏器的人,还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那是一种控制有机体,一个机器与生物体的结合体,一个社会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体。”是理论化的和实际拼接而成的。我们就是赛博格,赛博格是我们的本体。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整个网络架构就不再与现实世界隔离,因为网络本身就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成为全世界的大脑,虚幻与现实相结合,传统型态的社会正在改变(典型例子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
回到电影本身,本片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编,技术一流,但剧情糟糕。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本片了解士郎正宗笔下的科幻世界。cg技术的运用上除了个别地方人物动作略微僵硬外整体上还是非常成熟的,破败的战后城市,女主角的发丝和飞扬的尘土,还有机械的金属质感都非常的自然,对于cg爱好者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士郎正宗标志性的多足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