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其实本来这部电影,我打算是做图解的,但是,因为电影中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逻辑矛盾,而且一旦解释了那些逻辑矛盾,这个电影,总觉得从悬疑上来说,会大打折扣。
所以,干脆就直接做一些电影中关于绘画艺术的知识解释。
至于电影的逻辑结局,不如就像电影中所说的一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拥有不同的真相。
你选择,站在何种角度?
斯坦的角度
艺术家的角度
1.针孔暗盒
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开始利用照相暗盒技术来画出更写实的图像了。
如果把一个房间遮得严严实实不透光,然后在一堵墙上钻个孔,外面的景物就会上下颠倒地投射在对面墙上。
如果用来投射的墙上有底片,那其实整个房间就变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因是霍克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隐秘的知识》,霍克尼在书中认为,在大约1420年,也就是文艺复兴早期,在比利时的布鲁日,由于一种类似今天的照相投影的光学仪器装置的引进,
使得西方传统的绘画技法(肖像素描和描摹写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经过将从1300年~1870年期间的几百幅绘画对比分析,霍克尼认定,由于一种光学仪器装置(投影器)的出现,那些古老的久负盛名的绘画技法发生了神奇而深刻的变化,掌握了这种“隐秘的知识”的画师,成为了当时绘画界的巨擘。
画师们就按照这个反向逆转的图像进行素描和描摹,于是一个具有极强光影效果和强烈焦点透视的三维写实的绘画诞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神秘的绘画大师如丢勒、小霍尔班、凡·戴克、拉斐尔、卡拉瓦乔、哈尔斯、达芬奇、契朗达约、委拉兹贵支、洛伦佐·洛托等等,
可能都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透镜来帮助自己绘画。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