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我喜欢说他们拥有“特殊能力”,而不是超能力。重点是他们是孩子,而不是超级英雄。”
——蒂姆波顿谈新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而蒂姆波顿的这句话,也非常好的诠释了《午夜逃亡》中,关于这个小男孩的一切。
早在2011年的《存身》中,导演杰夫丹尼尔斯就已经展现出剑走偏锋的个性,在他最新的《午夜逃亡》中,依旧延续了这种基调。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虽然涉及了目前在好莱坞很火热的“超能力”题材,但影片并没有在“秀技能”上下功夫,而是将之作为一种被迫的反抗或应激反应,“超能力”只是推动事件发展的诱因,这种落差感或许是目前本片在评论中两级分化严重的原因。
和《存身》一样,两部电影都是事先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然后在大量的悬疑和紧张感的笼罩下不断接近和印证这个终极目标。前者通过心理恐惧来构建预言式的故事,而这部《午夜逃亡》则在类型上借鉴了公路电影的元素,以追击/逃亡驱动故事发展,但最终以“爱”来诠释这次亡命之旅,以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力量。
以影片的开场为例:短短5分钟时间,导演就为我们编制了一张布满悬疑的蛛网。
1、 背景音:夜间新闻插播突发新闻报道,德州一八岁小孩被绑架(引出危机)
2、 随即2个“绑匪”出场,一个小心翼翼充满警觉,一个心思重重,面目凝重(不像传统的绑匪)
3、 旅馆的房间的窗户被纸板贴满,被绑架的小孩戴着护目镜,身上盖着床单(不能见光的小孩,神秘感)
4、3人在暮色中出发,此时节奏感强烈的背景音乐出现,而他们的行动被旅店前台发现,在关于绑架的新闻声中,她拿起了电话…..(3人被发现,预示新的危机)
5、高速路上飞驰,大人们忧心忡忡,而此时的孩子在后座平静地看着超人漫画(情绪反差强烈,缉拿广播和沉重的背景音营造紧张的氛围)
6、同伴戴上夜市仪,汽车熄灭大灯,3人开始在午夜的高速路上狂奔(与片名所展现的画面重合)
至此,片名出现,影片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传统悬疑片来说,这样的开场也是相当精彩的,让影片从一开始就保持住了紧张感和未知感。导演一直试图隐藏小男孩的特殊能力,让它在逃亡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呈现出来,始终让他保持着神秘。这和传统超能力题材的影片不同,主角并不是一个上天入地,展示自己奇异能力的英雄,他处在一个被保护的状态,并且极其不稳定。这个设置和外星人et有些类似,超能力并不是一种震慑,而是成为了麻烦的源头。
关于小孩的超能力。他所拥有的能力并不像其他漫威电影中的英雄或反派一样,是较为单一的特殊技能。
本片中小男孩首先能够“窥探到各种信息”。在加油站事件里,他便是窃听到了通过卫星传输的安全部门的通话信号,从而感觉到危险。而且他还能在不经意间获取个人的情报,在被审讯时,他便清楚地知道在现场的每一位人的信息。
其次,小男孩还能通过自己身体部位发出光亮,从而开启联通另外一个文明的窗口。在影片中,小男孩曾经被强迫“开窗”,那个房主希望再次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样子。但每次开窗,都会消耗小男孩的能量。并且他无法在阳光下活动,他体内的能量会因为阳光或者自身的情绪波动而爆发。
在面对这种超能力前,国家安全部门和牧场的教会组织都成为了自私的反派。他们是主角一行人通过目的地的阻碍。而这种矛盾冲突也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外在动力。但另外一群人却选择相信信仰,并追随这种能力。小男孩父亲的朋友,一位州警便是这样的人。他能够从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信仰的力量。这是人类在面对神迹时的震撼,但这种震撼并没有转化为带着邪念的贪欲。
可能很多观众会无法忍受影片大部分时间里的平淡。毕竟它只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却讲着亲情牵绊的温情故事。但最后二十分钟,积攒的所有乏味都会极具创想型的世界所吹散。小男孩在回归他自己的世界时,所产生出的巨大能量场,让与我们人类世界并行的另外一个世界显现出来。
"在于我们共生的世界里,或许真的还有另外一种未知的文明,在窥探着我们的一切
充满创造力的建筑,透明缥缈的未知文明体。更为惊讶的是他们就潜伏在我们这个世界之中。存在于另外一层空间里。这或许就是我们会在某些时候,莫名地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的原因。导演让亲情在最后的华美画面里得到升华。父亲视死如归的护送,去义无反顾地迎接自己孩子的离去。展现了人类所蕴含的伟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