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霍金就像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上帝怕他获得真相所以惩罚了他,但这并没有限制了霍金,因为在霍金的世界中时空不是相续的,正如片尾那样,霍金和简又回到了最初的美好。现实中霍金和简仍是朋友,甚至简担任了本片的编剧,他们的爱情成为了跨越维度的情感。万物周而复始,恒星的灭亡诞生出了新的恒星、行星,霍金和简看着长大成人的孩子,他感慨着,看看我们创造的这一切。影片把万物理论的概念消融在生活中寻常的细微和幻灭中,宏大和琐碎的主题互为映射,霍金和简找到了他们的生活理论的相处之道,霍金也在宇宙的理论继续寻找着那条“中道”。
看片伊始,我总以为故事讲述的是霍金的一生,可看罢后才发现,真正能够撑起影片内蕴的理应是他的妻子jane:若没有她充满牺牲的真情,感动就无从谈起,若没有她隐忍难耐的痛苦,爱情也就成了乌托邦式的杜撰。电影与其说讲述了霍金艰辛走向成功的大半生,不如说是jane的爱情逐渐走向疲惫的青春史。然而,这份不堪没有夹杂丝毫的追悔莫及,jane对于这份爱依然全情投入,只是她那弱小而坚强的身心竭尽了全力,从她日渐暗淡的倦容中,我看到的是她难掩的疲惫和满满的歉意。可以说,她对霍金的爱没有一刻是虚假的,纵使辛苦也不甘放弃,以致终于筋疲力尽。于我而言,这份真诚的动人之处并不在于她一味的坚持,更在于她坦诚的放弃。正因为放弃,他们的爱情才拥有了平易近人的魅力,而非总是让爱情在浪漫的叙事中毫无理由地战胜理智。
《万物理论》是斯蒂芬·霍金的个人传记电影,也可以看成是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简之间的爱情婚姻故事。那些有笑有泪的生活片段如同一首隽永的诗,在时间的扉页上刻下一行清晰的字:关于时间的故事。年轻的霍金才华横溢,青春飞扬。高材生们都做不出的物理难题,他信手拈来的涂鸦就能答对90%,出类拔萃的他立即被教授指定为学术助手。在教授为他开启的实验室里,他专注地看着那些貌似不起眼的设备仪器,和那块擦不干净的黑板,仿佛能触摸到伟大的前辈们滞留在上面的灵感,他希望在它们的身上终有一日,也镂刻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他的神情与一个对着佛祖顶礼膜拜的信徒一般,既有一种在真理面前臣服的虔诚,又饱含贴近真相的喜悦,那是他的圣殿,是他毕生的信仰所在。
ihave loved you and i did my best.我曾经爱过你,用尽我的全力。” 在电影《the theory ofeverything》(万物理论)接近尾声的地方,听到了如此动人的语句。轮椅上的霍金最终用一种含蓄的,看似残忍却渗透万般温柔的方式,向给过他爱情,婚姻,儿女,陪伴他渡过艰难岁月的妻子简jane提出了离婚。jane有一点惊愕,伤痛,只短短的一刹那,伴侣间的理解让她松弛下来,象卸除了一付重担,她缓缓俯下身来,依偎在丈夫膝前……霍金无法言语,于是她代替二人说出了上述那句。这段爱所包含的艰辛和原谅,化作夫妻眼中泪光,也化作一道暖流,在众人心底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