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大卫·芬奇的作品里,《心理游戏》是那么不起眼。
论思想高度,它超越不了《搏击俱乐部》;
论传播广度,它比不过《七宗罪》和《战栗空间》;
论风格化,它又没有《龙纹身的女孩》那样独树一帜,甚至带动了一场审美革命。
在豆瓣,这部《心理游戏》是大卫·芬奇评分最低的作品,并且直至今日,影迷们有关大卫·芬奇在该作品中缺乏生活常识、没有正常逻辑、当观众白痴的指责依然不绝于耳。但这部分影评却没能说服我,电影鲨觉得,就算大卫·芬奇这部作品里的确存在硬伤,也丝毫不影响《心理游戏》能成为一部能让广大观众记忆深刻的电影。
老规矩,先简单介绍下剧情。男主尼克(迈克尔·道格拉斯饰)48岁生日那天,收到弟弟康拉德(肖恩·潘饰)的一份神秘礼物。让他去一个叫crs(消费者娱乐服务公司)的地方玩一个据说能扩展眼界、改变命运的“心理游戏”。伴随游戏进行,尼克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游戏”,与自己想象中简单的“青少年恶作剧”大相径庭,它也的的确确以系列惊吓的方式改变了尼克的人生。
既然是逻辑硬伤刺痛了观众的敏感神经,我们不妨先将这部分捋一下:
铺垫很完美,让观众对这个强大到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恐怖的crs游戏公司充满好奇:
弟弟给尼克一张游戏公司的卡片作为生日礼物,并要求他一定要打电话,尼克表示自己不喜欢意外的惊喜,但自从他坐在餐厅拿到卡片的那一刻,“意外的惊喜”已经开始运作起来;
尼克第一次正式和crs联系,前台女员工正视着他说:“请不要有负面的感觉。”这就算是为他后来一系列的遭遇埋下伏笔;
尼克在换衣间,身后就有两位crs会员谈论这个游戏是多么的吸引人,从各个方面引起他的注意和好奇;
尼克回家后安装了完备的监视系统,为他做解说的讲解人竟然是cfn新闻栏目的主播;
尼克在餐厅用餐,被crs雇佣的女主克莉丝汀故意弄脏了衬衫......
之后的情节发展也都切合前面的铺垫:
明明自己已经帮忙叫计程车送回家的克莉丝汀怎么会和自己进了酒店客房并一起吸食毒品还发生了关系;
私人宅邸被人入侵, 墙壁被画满涂鸦,电力系统也不受控制;
弟弟一副精神错乱大受刺激的样子来找他,告诉他了这个游戏公司的恐怖,最后还误解他和crs是一伙的;
与弟弟争吵后拦住的一辆出租车居然也受crs管辖,想要谋杀尼克,并把车开进河里;
尼克试图弄清真相,他得到线索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克莉丝汀,可在找到克莉丝汀的同时,俩人却遭到黑衣人的追杀;
尼克选择信任克莉丝汀,结果又令自己身陷险境,钱财全失;
尼克历经艰险,境外的坟墓中爬出来回来美国,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尼克决定复仇,一点点揪出线索,找到了crs分部,并且成功劫持了那个曾经骗了自己的女人......
最后的反转虽说有些落俗,但称得上是次成功的反转,反正在我预料之外的:
尼克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听克莉丝汀的解释,说这一切真的只是游戏,而她身后就是尼克的生日派对现场;
尼克朝进门的人群开枪,射中弟弟;
认为自己真的杀死了弟弟,尼克带着悲剧的宿命感跳楼自杀;
尼克被救生气垫接住,看见弟弟没死、钱财没丢、朋友们都在。尼克恍然大悟,这一切原来真只是个游戏;
尼克终于告别旧的自己,走向更自由广阔的人生。
整部剧情捋完,电影鲨觉察到的比较大的漏洞是:弟弟假死的时候,胸口中弹,醒过来以后居然白西服的背后也染有血迹,这是想说明子弹穿透了弟弟的胸膛吗?可既然是假死,子弹为什么会穿破胸膛呢?这个特效造型实在有些多此一举,不仅多余还乱人思绪。其他的所谓“硬伤”都可以自圆其说,不值得过份苛责。
接下来说说《心理游戏》的立意,电影鲨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对它的立意非常之赞同,而这个立意也就是这篇头条文的标题:
不曾凤凰涅槃怎样浴火重生
大卫·芬奇似乎对打破规则、寻求自由之道一直存有迷之执着。
《搏击俱乐部》是破坏金融体系,以零财务实现自由;
《龙纹身的女孩》是摆脱变态监护人,自食其力挣钱来实现自由;
《消失的爱人》是无法战胜超强控制欲的妻子,所以无法实现自由;
《社交网络》和《本杰明·巴顿奇事》是分别受制于人事、时间里的主人公如何争取精神自由......
大卫·芬奇自己曾说过:“我的这部《心理游戏》,主题是关于失控。是某些聚集了大量财富和能量的成功者如果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和待遇,产生出的强烈惶恐感。”
通过《心理游戏》、通过尼克这样的富人角色,大卫·芬奇向世人展现出金钱与权力的虚无缥缈。富人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是被孤立的。他们远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生活在象牙塔中,当被剥夺了所有财富和保护伞,深陷汪洋中的他们也会不知何去何从。
当然,除了钱财富裕的人受到财富的限制、婚姻美满的人会同时被家庭琐事管束、拥有名望的人也容易在名望带来的关注度中迷失......
对这一系列体现在大卫·芬奇电影中的矛盾,导演给出的解决之道是:
不把你的所有的衣物和安全防护全部除掉,你不会知道当落水时,你是会沉下去,还是会游泳自救;
不冒险失去财务保障、失去社会地位、被亲朋好友背叛抛弃、被传统礼教不耻排挤,你成为不了一个拥有真正自由的人。
不曾凤凰涅槃,你无法浴火重生。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一天正在晒太阳,威震欧亚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走到他的身边,怀着崇敬的心情俯下身去,诚恳地问道: “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被打断了思路的哲学家很不高兴地回答:“请别挡住我的阳光。”
这种因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的状态,正如《心理游戏》结尾处弟弟送给尼克的t恤上印的字:
“我被下药,几乎昏死在墨西哥,身无分文,只剩下这件t恤。“
这大概就是大卫·芬奇所追求的真正自由之境吧。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