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玩具总动员3》以王者归来般的姿态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谢幕。终极的宿命降临至玩具们头上---随着安迪年龄的增长,玩具的价值实现顷刻无从依附,他们即将何去何从成为长久萦绕而无从答复的疑问。我想皮克斯的主创们在当年的故事构思之初早就设想到这天的到来,只不过是在一次次的预演和短别离之后将无从回避的终章延迟到今天,尔后狠下心来让厚积已久的情绪顷刻喷发。当别离以必然的姿态烙印进一部影片的时候,那就迫使人不得不在闹腾之下搜索忧伤显而易见的痕迹,随后摆好迎接催泪的架势,最后畅畅快快地老泪纵横一回。再加上影片最后来了个返朴归真,情意绵绵的讲述,哀而不伤的格调以及薪火相传的收场,影片的催泪力度已经被各方面的反响大幅度验证,“最后20分钟”的激情与忧愁业已被多方传颂。影片的这个句点划得很完美,既有三部电影辛辛苦苦的积累沉淀,也有情到浓时到位真挚的表达,当然“软着陆”的情感拿捏也是必然之举。
爱出风头,智勇双全的胡迪。他既是警长,又是牛仔。在安第虚幻的故事里,他每次都是拯救人们于危难的超级大英雄。他是天生的领导家,当有大事发生的时候,不论多么紧急,他总能强有力地稳定大家不安的心。未知的新玩具来了,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取代,叽叽喳喳乱作一团。作为安第最宠爱的玩具,表面上毫无顾虑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也惴惴不安。然而他始终将大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也起码是忧天下人之忧。沉着冷静地派出小兵人去侦察,让大家有个最早的心理准备。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地位唯一被撼动的却只有他自己。巴斯光年的到来,对胡迪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失去了安第的宠信,失去了伙伴们的追捧,先前的自信感顿时一落千丈。
到影片一些值得思考的人性和心理命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先前提到的那个玩具与人的关系上。 如果玩具有生命的话,他对主人一定会有忠诚与背叛两种行为,同样主人随着年龄和爱好的改变,也会对玩具产生亲昵与疏离两种感情。和主人比起来,玩具是那样的被动;他们无法左右主人的喜好,更无法左右主人的成长;他们总有一天会过时,总有一天会被丢弃或者封印。应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主人不再喜欢一个玩具,那么玩具抛弃他的主人是否在道义上正确?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随着人的成长而自然带来的、与单纯美好的童年渐行渐远的悲壮?这些问题或许从未引起过我们的注意;但当《玩具总动员》向我们提示出这样一个玩具的视角,并通过玩具的感受把这些问题抛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它们是如此沉重。 我个人觉得,就像我在文章标题处所写的那样,“新的归宿与心的归宿”是《玩具总动员3》对这些问题带有理想主义的回答。
到影片一些值得思考的人性和心理命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先前提到的那个玩具与人的关系上。 如果玩具有生命的话,他对主人一定会有忠诚与背叛两种行为,同样主人随着年龄和爱好的改变,也会对玩具产生亲昵与疏离两种感情。和主人比起来,玩具是那样的被动;他们无法左右主人的喜好,更无法左右主人的成长;他们总有一天会过时,总有一天会被丢弃或者封印。应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主人不再喜欢一个玩具,那么玩具抛弃他的主人是否在道义上正确?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随着人的成长而自然带来的、与单纯美好的童年渐行渐远的悲壮?这些问题或许从未引起过我们的注意;但当《玩具总动员》向我们提示出这样一个玩具的视角,并通过玩具的感受把这些问题抛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它们是如此沉重。 我个人觉得,就像我在文章标题处所写的那样,“新的归宿与心的归宿”是《玩具总动员3》对这些问题带有理想主义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