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有一部电影,是我去年就看了,但是一直没给大家推荐的。今天终于决定讲一讲。
2017年初,也就是一年前,我和好友在私人影咖里看完一部好莱坞大片以后有些昏昏欲睡,决定找部国产剧情片调剂一下,就当催眠了。
后来我们一时心动选了这部听说口碑非常好的电影之后打了脸,我们不但没睡着,而且看完之后在晚上十一点的私人影院里不睡觉,讨论了一个小时。
《驴得水》
《驴得水》,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
大家应该记得,开心麻花的第一部作品,是《夏洛特烦恼》。
《夏洛特烦恼》
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作品。
所以在我们多少听说了《驴得水》的口碑好,但是有点叫好不叫座时,习以为常的认为肯定又是纯喜剧,然而观众审美疲劳了所以没买账而已。
结果完全出乎我和好友的想象。
我先表明态度: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甚至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在国产电影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超越。
先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吧。
《驴得水》这部电影是改编自同名话剧的,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所偏远的山村学校里,几个老师将一头驴改名吕得水谎称是教师以冒领薪水,却在特派员到来检查之际慌了手脚担心事情暴露,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荒诞又可悲可笑的故事。
故事情节自然是引人入胜的,各种包袱也串的很好,人设也做的到位。虽然也有话剧风遗留痕迹略重的问题存在,但总体说来绝对是一部佳片。
但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我所看绝大部分影评都表达出被强烈吸引的,也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关键——女主角张一曼。
扮演者任素汐
张一曼,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写这部电影的最大的原因。甚至可以说,占了百分之九十。
我尽量言简意赅地说罢:我从来没有在国产片中,见过这种设定的女主角。
甚至别说国产片,放眼望去,国外电影里,都极少有张一曼这种设定的女主。
大家或许想不到,我看到张一曼这个角色时有多开心。我们国家的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中,终于出现了跳出直男编剧想象的,只会在岁月静好的傻白甜和活该没男人的女强人中二选一的女性主角。(我再强调一百次“直男”一词不是贬义词)
简单的来说。
张一曼,是个彻头彻尾的荡妇。
而且这个荡妇,荡的坦坦荡荡,大大方方。
我在看完《驴得水》的第一时间,就斩钉截铁地对好友说:“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或者最重要的核心团队里,绝对有最起码一个女性成员。”
为什么?因为男性编剧或者导演基本不可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丰满而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这不是歧视,主要原因后面我会讲。
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驴得水》导演之一刘露
我作为长期观察男性创造出的文艺作品的观众和读者,多少知道,男性对于“荡妇”这个词,心里的小调调是既唾弃,却又暗怀鬼胎想沾点腥的。简单来说就是嘴上骂着,但心里也荡漾着。
一般来说,男性创作的文艺作品里,除却那种小白花一样纯洁无辜,除了引起保护欲彰显男性角色气概之外毫无作用的和npc没区别的女性角色之外,其余的,但凡以成熟有风情,在男性间游刃有余,在私生活上把握主动权的形象出现的女性角色的下场,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见到男主后爱的要死要活,为君洗手作羹汤,男主功成名就之后“懂事”退场。代表人物:额……古代一帮子书生和各种妖精不都是这个套路的典型吗,不用举例了吧。
这种女角为什么还能落得个不算太坏的下场呢,因为一个是极其漂亮,一个是她们多半是以“虽然风情万种但其实私生活很纯洁,只是见到男主之后一见误终生”的设定出现的,没有违背男性创作者的“幻想”,就是风情万种是有的,但是肉体是纯洁的。所以呢,赏你一个好结局吧,乖乖隐退就好。
2.就是纯粹的“肉体不纯洁”的女性角色了。
不得不说,男性创作者们很统一的,在这点上……毫不留情啊。
这其中潘金莲当然是最有名的的了,最后被武松弄死……但是这可不是个例,纵观文艺作品史上,男性创作者的作品中的“荡妇”大多不得善终。
比较让人不太能接受的一点是,大多数作品,包括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小说中的男频文里,绝大部分男作者对于荡妇型女性角色的态度都是肉体很诚实然而穿上裤子就翻脸型……
尤其奇怪的是但凡男性作者的作品中,私生活不纯洁的女性必然人品也有问题,多半都是恶毒又善妒……这种偏见作为一个女生看来真是相当的狭隘了……
正因为这些荡妇们被设置成人品败坏水性杨花坏事做尽,所以最后给她们一个悲惨的下场,或死或疯,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啊!我可不是因为她不检点是荡妇才不给他一个好结局的,我是在为民除害!我拒绝了肉体的诱惑,我是多么伟大!
周围的人也会拍手叫好,荡妇就该死,手刃了荡妇的男人是真英雄。
说实话以女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现状实在让人很不能接受。恶意太大了。
所以,张一曼这个角色实在让我太惊喜了,也正因为如此,我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到主创人员中必然包含女性。
因为这样一个设定的女性角色基本不可能出自男性创作者之手。
首先,张一曼是荡妇,然而她这种荡妇,绝对不是男性脑海中一边唾弃一边想入非非的荡妇。
第一,她不是倾国倾城风情万种的大美人。
我这里面的不少剧照和截图其实把演员截丑了,演员动态比这漂亮的多(我更倾向于是演技的优秀让人实在的感受到了灵动所以感情上提高了颜值分),但是虽然如此,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演员的颜值在娱乐圈里只能说很一般。
第二,她是彻彻底底的,没有野心和情感需求的。
男人们的幻想中,荡妇要够浪,但是人品一定要有缺陷,要不然自己怎么能在占了便宜之后大义灭亲呢。所以最好是那种靠着身体上位,野心勃勃尽做坏事的女人。
但张一曼还真不是。她就是特单纯的享受性爱,啥野心也没有,甚至人品没的说,学校遇上危难了鼎力出来抗,把一帮男人们比的什么也不是。
看吧,没有正气凛然的借口了不是?
再说情感需求。男性们幻想中的荡妇最好最后还是通过肉体直达心灵,对自己动了真情,这样才有成就感。
但张一曼更不是。
前面说了,她就是单纯的享受,这些情情爱爱的,她真一点儿都不需要。
这样一个彻底颠覆男性幻想的女性角色,怎么可能出自纯男性的创作团队?
如果到这里还只是我的牵强附会,那么电影的走向和结局就更彻底说明这一点了。
张一曼的结局,如同在她之前的那些荡妇们一样不得善终。然而,重点是,整个过程让人极其同情和惋惜。
即,整部电影里,张一曼是彻底的被放在了无辜的受害者的位置。
这就非常少见了。之前的荡妇们,可都是活该不得善终的。
而且整部电影越到后面,越是让“荡妇”张一曼在品性和勇气上远远的压过了周围的男人们,用一个“荡妇”,让电影里所有的男性角色变成了软弱的胆小鬼和自私狭隘得不到就毁掉的偏执狂。
裴魁山,得不到张一曼怀恨在心,一手毁了她
铜匠,与张一曼春宵一度后被张一曼辱骂(其实是为了不牵连他),回来复仇,用各种办法侮辱张一曼,最后张一曼被剪掉的头发成为她崩溃的导火索
周铁男,最开始看上去最有骨气,被一枪吓得彻底跪了下来成为奴才
除此之外,还有懦弱不顶事的校长啦,一肚子阴谋诡计的特派员啦等等。可以说电影中的所有男性角色,都在张一曼的衬托下显得自私自利又软弱无能,最后正是这样一群人,把张一曼逼上了绝路。
被强行剪了头发当众侮辱的张一曼彻底崩溃,走上绝路
这种设定就太少见啦。
将“荡妇”摆在备受欺凌的道德制高点,将男人们放在胆小懦弱的暴行者的位置,这种设定我敢说你放眼望去都找不到几部。
电影为了和一曼形成对比,也设置了另一个女性角色,校长的女儿。不谙世事,勇敢无畏,向往公正,嫉恶如仇。最后她也是唯一一个逃离了这个鬼地方的人。
所以这部电影实质上是用两个个性完全不同,在男性眼中地位形象天差地别,但都一样坚强的姑娘的勇敢,反衬和讽刺了一堆看似勇敢实则懦弱遇到事情只会让女人牺牲的胆小鬼。
太少见了。
所以电影看下来我去网上一搜,总体来看女性影评人对于《驴得水》的评价更高,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了。
到这里我想说:我一直认为,我们国产的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实在是太固化了。我们的影视市场需要更多的女性从业人员,创造更丰满的女性角色形象。
如果影视从业人员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的后果就会是女性的形象来来回回除了母亲和妻子这种大部分情况下对实际剧情没什么作用的鸡肋角色之外,几乎都浮于表面,没有灵魂。男性创作者臆想出来的一些女性角色,很多时候,真的让女性观众有些不适。
我这样说,或许很多男性粉丝要觉得我偏向严重,心中不爽。其实女性创作者创造男性角色的时候未必就没有盲点,甚至可能更严重。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证实这个问题。
因为和男性创作者的作品数量相比,女性创作的文艺作品能被大家看见的数量少到我们压根就无法从中论证女性在描写男性时是否也一样有很片面的地方。
因为女性导演和编剧,能出头的太少了。
而这绝对不是因为她们能力不足。
总而言之,要想做到女性角色的百花齐放,我们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但愿今后,我们的电影市场里,能出现更多的“张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