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面对爱,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同形式的付出,
但结局未必都是快乐与圆满。
彻骨的伤痛,如果只在幽闭的心底滋长,
便会发酵成幻想世界中的魔障。
8月26日下午,心灵柯南心理电影沙龙——《妄想症》在杨浦顺利举行,参与活动的粉丝一半是我们的老粉丝了。十几人的小场,让讨论更加的酣畅。
以下小编将沙龙中的精彩要点进行整理,以飨大家。
名词解释
【妄想】是一种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坚信的错误信念。它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即使把事实或已经被完全论证的理论摆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难动摇他的信念,妄想大多出现在精神病状态下,如精神分裂症。
【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
本片讲述的三个故事看上去像是三个悬疑片,2/3的时间充斥着困惑与异常行为,直到跟随主人公的情绪爆发才显露出事情的原样。情感的伤痛一旦落进心灵的谷底,在郁闷的情绪中发酵,终将酿成一杯苦酒。
以下让我们看看这三个为了忘却悲伤而引发的悲伤故事。
故事一 story 1
一对恋人在家中甜蜜地吃着饭,长相姣好的女孩看着男孩狼吞虎咽地咀嚼着她亲手做的饭菜,非常开心。时不时地问上一句:“好吃吗?”男孩腼腆地一笑让女孩很满足。
接着女孩主动为男孩去厨房添饭,然而突然间,女孩儿的脸色一僵,转身看着空荡荡地餐桌咆哮道:“王八蛋,吃了就走!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这样!”
这个并不寻常的场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女孩已经爱情受伤多次了。
接下去是一通和闺蜜的电话,从她们的通话中,我们感受到女孩儿奇怪的态度和话语。
闺蜜往往是可以讲述知心话的最亲密的朋友,然后女孩儿对她的闺蜜却是特别的刻薄,字里句中充满了嫉妒。嫉妒闺蜜在外企的好工作,更嫉妒她身边一堆优秀的男人,这种嫉妒甚至有了点恨的意味。
接下来的故事看起来是女孩有意去找了一个她曾经认识的男朋友孙伟,并引诱他来她的家里吃她煮的饭。
好像过去的场景重现一样,女孩儿依然时不时地问着“好吃吗?”在饭店当经理的孙伟随意答了句“还不错”。没想到这句话又刺激到了女孩,她一边把剩菜丢进垃圾筒,一边嘟囔着:”我花这么多心思做的饭,结果只换来一句‘还不错’。”
此时,孙伟工作电话响起,孙伟起身要走。女孩儿马上冲了出去,让孙等一下。她换了一身性感的服装走出房间,希望用性留住孙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孙的老板电话持续打来,而女孩坚持不让孙接电话,直到最后发生冲突,孙用力把女孩儿推到在地,扬长而去。而女孩儿亦再次歇斯底里地哭叫起来。
心理观察
女孩似乎对男性极度缺乏安全感,而且情绪非常不稳定。只要男友要离开她家(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原因),她就开始怀疑这个男人外面有人了,要抛弃她了,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挽留男人。而男人一旦真的走了,她又马上爆发出歇斯底里的情绪。或者愤怒,或者悲伤。
对她来说,她一心想要搞明白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才能掌握男人的心?”
其次,女孩在爱情的认知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她的逻辑里,她觉得留住男人的法则只有两个:一,抓住男人的胃,就会留住男人的心。二,满足男人的性欲。如果女人做到这两条,男人还要离开的话就一定是这个男人的花心造成的。所以当她发现自己在做完前两条后,孙伟仍然要走,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全部归在了孙伟的身上,自己的情绪也由失望转化成了愤怒。
我们常说,婚恋关系得以长久,除了外在的一些条件外,还有内在的三观一致,以及有效地情感沟通和互动提升,完全将爱情寄托在美食和性欲上,是非常可怕的。
果然,女孩儿在受到此次打击之后采取了一个更加疯狂地举动,一次吃饭时,由于孙伟的冷漠她暴怒之中将其“杀害”,封在自家的墙壁之中。
若干天后,当女孩儿情绪慢慢稳定之后,她拨打了110,向警察自首。
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出人意料的,警察敲开了女孩儿对面一幢楼的一个房间,开门的正是已被“杀死”的孙伟和他的女友,原来女孩儿真正杀害的其实是一个“稻草人”。
【心理解读】:
前男友的劈腿,让女孩儿内心受到重创,长期积压在心底的怨恨、嫉妒使她的意识和行为出现了偏差。加上人际关系疏离,导致其产生妄想症状,企图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获得内心的满足。生活中的妄想症患者,表面上我们只会觉得他们有些孤僻,其工作生活并不会有特别的影响,只有当特殊事件发生时,才会被发现。
故事二 story 2
深夜里一个短发的年轻女孩百无聊赖地玩着手电筒和皮影人偶,突然对面楼宇也有人发来了一道手电筒光束,好像对她有了回应,女孩儿非常高兴,每晚就这样与对面的光束交流着,并且想像中她爱上了对面的小伙子。
【心理观察】
手电与皮影戏都是在黑暗处才有功能的物品,女孩儿长期宅在自己的房间内,不与外界发生联系。以上种种表现都寓意着女孩儿处于人际退缩的状态。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出现这样的状态呢?片中后面呈现的两个细节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一日,女孩儿听到了敲门声,但不敢开门。等敲门声消失,她在门口发现了一顶红帽子,她认为是对面的男孩送给她的,希望与之见面约会。于是她开开心心地化了妆,并戴上了红帽子。然而这一天晚上,对面的手电筒并没亮起。
早上,女孩儿隐约看到对面一对恋人吵架(她好像曾经好几次看见过他们吵架),而那个女孩儿也戴着一顶红帽子。于是她气冲冲地走下楼,意外地她看到了这对吵架的恋人,而越来越多的恐惧袭上她的心头,猛然间,她看到男生要分手的那个女孩儿竟然与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只不过那个女生是长发。
惶惑不安的她迅速跑回家中,猛然间她发现自己的窗外早已被封住,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
【心理解读】
爱情在年轻女性的情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而失恋往往会让她们内心遭受巨大的伤痛。有的女性可以在其他的心理支持系统中获取能量,比如成就感,比如友情或亲情的支持。但是片中的女孩儿好像在这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她自己的内心防御机制让其选择了失忆来逃避这段情伤。但逃避是暂时的,当内心平静下来后,原来失去的记忆还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也许是梦境,也许是幻觉。片中女孩儿幻想中所看到的场景其实都是自己过去的记忆,包括那顶红帽子也是自己与男友爱情的见证。这些记忆碎片引导着女孩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正视伤痛,回到现实。
故事三 story 3
理货员刘一豪,孤儿,长期失眠,患有电梯恐惧症。平时没什么朋友,只是喜欢画画小丑。
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个中年女子,转身对他说着什么,但一豪并没听清。晚上一豪惊讶地发现这个女子出现在对面大楼的房间里,她拍打着窗户,好像在呼叫着什么。后来,为了查明真相,刘一豪专门买了望远镜,终于他看清对面房子里住着一对夫妻,而从口形他辨认出这名女子是在呼救。
于是他赶紧报了警,然而当他和警察走进这间房间时,发现这是一间空置的房间,刘一豪完全搞懵了。
当晚上他再次走进这间房间时,房间里摆设着八九十年代的家具,而在屋角他看到了墙上的画的关于小丑的儿童画。其中的一幅画让他隐约想起了什么。
此时电梯里传出救命声,他有些犹豫,但为了救人,他还是走进了电梯。
而在电梯里,刘一豪小时侯的记忆完全恢复。他一岁时,父母带他一起乘电梯,电梯突然发生故障,父母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把他救了下来。此时刘一豪的泪水夺眶而出,失去亲人的伤痛瞬间爆发。
当电梯门被打开后,人们发现刘一豪蜷缩成婴儿的样子,正在酣睡......
【心理解读】
刘一豪的之所以喜欢画小丑,背后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他一直不快乐,他希望变成小丑可以带给自己开心的感觉。第二是因为小丑是种伪装,他希望隐藏在面具下,不想成为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不想成为真实的自己呢?因为一豪从小亲眼目睹了失去双亲的过程,由于太过幼小,他的内在防护机制把这段记忆放进了他的潜意识中,而潜意识也促使他尽量回避与此伤痛有关的场景。
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地忘记。他从小就用画小丑的方式记录着他的心声,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的失眠和害怕乘电梯也与这次重大伤痛有关。在他的潜意识里,他觉得父母因自己而离开人世,他愧对父母,所以他害怕睡觉,怕在梦中见到父母,他也怕乘电梯,怕电梯里的场景引发他的悲伤记忆。
但对于重大伤痛,逃避是无法最终解决问题的。所以,成年后刘一豪开始出现了片断化的闪回,他的潜意识引导他必须要再次面对这次伤痛,释放他埋藏在心底的情绪和压力。当他看到父母在生命最终时刻一直托举着自己的时候,他明白了,父母希望他好好活下去。自己的原罪感逐渐消除,而释放压力后的他也终于安心地入睡了。
这个故事更像是个ptsd自我疗愈的故事,抚平重大创伤的最好方式,不是压抑与逃避,而是释放与面对。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
【电影笔记】《万箭穿心》的痛与爱
【电影笔记】<猫鼠游戏>里的孤独小孩
【电影笔记】强迫症女孩的美丽蜕变——解读影片<贝拉的奇幻花园>
【电影笔记】《不能说的夏天》,逃避不了的人生
【电影笔记】看到鬼并不可怕,重要的为什么能看到他们?《开心家族》深情解读失忆之谜
【心理测评】你真的了解你真实的人格吗?
【心理测评】测测你的朋友圈质量如何?
【心理测评】你的原生家庭模式是怎样的?
心灵柯南心理电影沙龙,每月数次线下线上沙龙体验,邀请台湾心理专家全程专业解析。同时线上影片推荐与心理学美文分享,请扫码关注公众微信号:xinlingkenan。
如果您有情。
查看心理测试,请点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