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
所谓故土,自然难舍难分,可何时故土变得陌生,成为飘摇浮沉的海上孤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什么时候零丁洋变成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身份何在?故土何在?
本片《悲情城市》讲述的就是台湾基隆的一户姓林的人家在台湾光复后逐渐支离破碎的故事。以一个家庭的视角,配以白描般的视听投射出时代的无限悲凉主题,凝结成无法遗忘的永久伤怀。
多少悲惨命运的发生,都是时代的残酷产物,而这也正是这部号称台湾史诗级电影的深沉主题。本片姓林的这户人家,老大经营着小上海酒家后帮忙收拾老三的烂摊子被黑道杀死;老二被征作军医却生死未卜;老三从上海当翻译归来被通缉追杀逼成疯子一个;甚至是个聋哑人的老四最终也被逮捕杀害,留下宽美带着孩子孤苦伶仃的生活。
一家人的命运并没有因为片头孩子的新生与昏黄灯光的点亮而走向正轨,反而在时代的摧残下以老四儿子的新生将悲剧延续下去,多么妙不可言却又残酷至极的设置啊。但在那个时代,这只是这个时代的投影罢了,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同病相怜。
迷茫的夹杂在台湾话、上海话和日本话中间,世事变迁,却仍在血雨腥风中挣扎求活。导演通过电影向世人表达了人性,展现了家庭,追寻了祖国,陈述了历史。以将近160分钟的片长,淋漓尽致的体现那种大气,这种恢弘巨制的掌控力相当考验导演能力,可侯孝贤交给观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然导演在人物塑造上也力求动人,尤其是无声控诉的哑巴老四和坚守美好的观察者宽美的形象,凝结了浓浓的悲剧色彩。老四林文清简单经营着照相馆。如果在和平年代,即使是聋哑的摄像师,找个好伴侣倒也平淡一生足矣。可身处浮沉的土地上,哪里会太平下去。
在局势动荡,同宗互残时,他甚至在火车上被逼迫用语言表达自我。当他生硬的挤出“台湾人”时,曾经对历史失语的哑巴,竟被逼的如此下场,不免让人扼腕叹息。而老四哑巴的设置,更有些“无声胜有声”的悲怆感,在历史的年轮下,一切都会让人喑哑无言,更昭示本片浓郁的时代悲剧感。
而宽美的出现尽管逃脱不了悲剧命运,可却充满着坚强的微茫希望。她与老四的相识,用文字交流,再以默片般的字幕呈现,洋溢出恬淡的诗意,更有短暂化解国仇家恨的压迫感之作用。当收到兄长宽荣死讯,她以平淡或者说略显克制的喂孩子吃完饭,然后开始失声痛哭。可其实看到消息时内心就定然是波澜不定的了,但是这样的沉默与克制,更加渲染了宽美的伤心,也体现了其坚忍的本质。不得不说,导演在本片的人物塑造上早已超脱了表演的技巧,而是真正穿梭时空,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分子,带给观众异常真实的可怜通感。
同时,侯孝贤导演还在本片中运用了其独特的极致视听语言来带领人们穿梭于这段飘摇的历史中。长镜头作为侯孝贤导演电影中的标配,这部自然也不能落下,值得一提的是难得的运动长镜头。当老四到外村寻找宽荣时,一个摇的长镜头就将台湾山野透彻的展现。秀丽的山野却身处动荡的时代里,曾经的知识分子也隐居于此,那段残酷历史的迫害其实也不言而喻。
另外对于环境展现的长镜头,创造了浓郁的原始台湾的韵味与真实感。漫山遍野的树,一望无边的海,波涛汹涌的浪,毫不留情的雨。导演看似沉静淡然的景物里实则掩藏着翻滚不停的暗涌,如此的不动声色,看上去是如此的冷静疏离。与日本同样以长镜头、空镜头著称的小津安二郎相比,侯孝贤不仅有舒缓平和的隽永感,更具有绵延至时代深处的深邃之风,这也正是侯孝贤导演独树一帜的风格之一。
而侯孝贤的精益求精远不止于此,其中更在本片的色彩色调上得以体现。从片头小灯的点亮开始,昏黄的灯泡照亮着一家人等待孩子诞生的焦灼,加之外头的风雨大作,更将那盏灯显得如此的微茫,也奠定了本片不安定不光明的沉重主题基调。这样的微茫在片中也主要以偏暗的色调延续。在故事尾声,老四一家三口站在火车站旁,望向灰蒙蒙的远方,心里有着无限的迷茫。究竟何处才是真正的家,哪里才没有动荡?着实发人深思。
侯孝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没有过多的宣泄,却在恰到好处的泼墨与留白之中描绘出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不仅具有个人主义色彩极强的形式风格,更有直达内容本身和直戳人心力量。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什么时候只剩下严冬的凋零。枯枝叶败,化作苍茫大海的一叶扁舟,无所适从。本片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导演本身的导演风格呈现出台湾光复后异常动荡的局势和历史的残酷暴力主题。
什么时候,那座孤岛能够洗尽浮尘,不再漂泊?相信问题的答案会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冲破阴霾,笃定万分!
想和龙叔直接互动,请按住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添加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或手动搜索微信号lbdhdy
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想让你的影评&影视相关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请将作品+姓名+联系方式(qq&电话)发送至3095935919@qq.com
点击“阅读原文”,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