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进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国产电影,那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执导,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余男、陈晓、杜奕衡等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14年12月2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203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土匪座山雕斗智斗勇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47年冬,为了从土匪手中夺取控制东北九岭上万先遣军的分布图,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队长少剑波(林更新饰)委派侦查员杨子荣(张涵予饰)卧底潜入最大的土匪山头“威虎山”。杨子荣凭借自己的机智应变获得了匪首座山雕(梁家辉饰)和座下八大金刚的赏识,被封为威虎山“老九”。座山雕天生多疑,多次派人试探杨子荣,杨子荣一面与土匪多方周旋,一面涉险为山下战友传出情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203小分队生擒的土匪联络副官栾平(杜奕衡饰)趁乱逃脱,知道杨子荣卧底详情的他竟出现在威虎寨中与杨子荣当面对质,杨子荣腹背受敌陷入全面危机。
幕后花絮
- 演员夏雨因为早早答应了以特别嘉宾解说的身份参与2014年索契冬奥会,而遗憾地失去了参演该片的机会 。
- 该片中"八大金刚"的江湖名号多数取材自土匪黑话。
- 因为2013年一整年北京迟迟没有下雪,该片剧组不得不在京郊人工搭建雪景举行开机仪式。
- 为了保证器材能够在零下十度正常运作,徐克事先让管理器材和负责拍摄的团队去东北做测试。
- 余男在片中饰演的“青莲”是从原著中的“蝴蝶迷”发展而来,也是导演徐克特意为其量身定做的角色。
- 为了呈现传说中的“打虎上山”,该片片方从韩国请来了cg团队为这场重头戏“量身定做”了一只纯种野生东北虎。
- 梁家辉自己第一次看到座山雕造型时“被吓到”,他看到照片,还问旁边人照片里的是谁,因为完全看不出这个人就是他。
- 由于座山雕的特效化妆,林更新直到片方博纳影业曝光了“坏蛋全家福”的一张海报,他才知道片场那个秃头鹰钩鼻子,每天笑呵呵给演员讲戏的“怪大叔”就是梁家辉。而佟丽娅杀青后才知道梁家辉就是威虎山的“大boss”座山雕。
影片评价
徐克以武侠片的方式包装这个红色故事,并赋予了很多富有娱乐性的对话或动作场面。再加上徐克式的快速剪辑,步步惊心又让人看得痛快淋漓。徐克的改编明显是“戴着镣铐跳舞”,乍一看来,是绝不讨巧的尝试。徐克在基本架构上保持着样板戏的特点,尽管加入了韩庚扮演的当代青年这个角色,但依然所有人物中尤其突出杨子荣这个主要英雄人物,还好这种做法与之前他拍《黄飞鸿》等作品的角度并无二致,只是需要把江湖浪漫主义修改剪裁为革命浪漫主义即可。也由此使片中诸多人物塑造相对粗率,或忠或奸,或笨或憨,基本都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倒是该片的节奏相当快捷,特别是杨子荣独自进入威虎山之后,有如过山车般,动作和智斗场面层出不穷,令观众无暇顾及其他硬伤。徐克和元彬在该片中奉献了绝佳的动作设计,就像20世纪90年代让黄飞鸿飞来飞去一样,徐克在《智取威虎山》靠的仍然是打破常规的奇绝想象力。观众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以武侠片的办法,来处理枪战片的动作。徐克的动作从来都快,但他的独门秘籍是快而不乱,一个动作剪得飞快,但发力点、着力点和给出的反应,都是清清楚楚的。在《智取威虎山》里,拳脚变成了枪械,没有翻飞的侠客,而是敦实的土炮与坦克。“让子弹慢点飞”的镜头观众可能看了千百次,但这一次,子弹如武侠的拳脚一般,冲破了动作传统的束缚。
有了商业类型故事的曲款“暗通”,也不难明白徐克执导《智取威虎山》其实是顺势而为、用人之长,依托娴熟的商业片叙述技巧,自然能把一个解放军大胆卧底的剿匪故事讲述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而且影片对于“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的致敬也显而易见:不仅片中几次出现了京剧画面,在演员表演、台词设定、场景美术乃至角色化妆上(譬如杨子荣浓厚的“眼影”),该片也烙上了深刻的京剧戏曲美学印记。
甫一看去观众可能略有出戏,但随着剧情的推演,这些源自戏曲美学的艺术特点与影片的整体调性融为一体,从而使影片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电影美学”特色——当下中国电影(无论“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的美学特质其实基本上是由中国之外的电影奠定的,而《智取威虎山》无意间在挖掘本土电影特色的路径上给新世纪的中国电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部2014年的贺岁片,3d特效技术也给《智取威虎山》插上了视觉奇观的翅膀,譬如经典的“打虎上山”桥段就在电影中呈现为栩栩如生的杨子荣打老虎场景,看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杨子荣在座山雕帐下的应对、解放军小分队在夹皮沟的抗匪战,又让人想起《新龙门客栈》《七武士》等武侠剑戟片里的刀光剑影和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趣味,把《智取威虎山》锻造成了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电影 。(《新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