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莫氏大宗祠,也是 会同 村村史馆。现任的 会同 村村长也是莫氏家族的后人。
莫氏家族是从莫仕扬开始的。莫仕扬 (1820-1879年),名维俊,号彦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生, 广东 香山(今 珠海 市金鼎镇 会同 村)人。莫仕扬出身望族,祖辈经商。其父莫裕嘉殷实富有,多次捐资纳官。
莫仕扬为其 长子 ,是近代早期的商人和买办,也是莫氏买办家族的开创者。
莫氏大宗祠内部,莫氏大宗祠规模在三座祠堂里是最大的,三进 三出 ,两天井带南北对称两走廊。
栖霞 仙馆建于1918~1922年间,是 香港 太古洋行总买办莫仁扬之孙、 会同 村富商莫咏虞出资建造的,主人莫咏虞也同 中国 电影颇有渊源,他也正是 中国 第一个将发电机和电影设备引进国内的人。
栖霞 仙馆是 珠海 三大园林之一,尤其 栖霞 仙馆有很多传说,也是曾经著名的鬼屋,貌似2014年恐怖片《碟仙诡谭》在这里取景来着。
我也没看过这个电影。
栖霞 仙馆的建造原因是有两个版本的。
一个是莫咏虞为早逝的原配妻子郑玉霞,小名阿霞,建造了这所园林式纪念堂。“阿霞”长相俊俏,小时候在 日本 生活并受教育,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不料天妒红颜,阿霞30岁就仙逝了。
莫咏虞斥巨资,专门在家乡 会同 村仿照西洋别墅,建造了一座拥有果园、喷水池、车库、发电房、自来水等现代设施的 栖霞 仙馆。由于莫咏虞定时请人到 栖霞 仙馆来给阿霞打斋做佛事,所以,乡人就把栖霞 仙馆称作“佛堂”。
另外一个版本是莫咏虞是为自己所爱的婢女阿霞建造的。据说当年的莫咏虞卷入了一椿男女感情漩涡的悲剧,他因备受婢女阿霞的照顾而想娶她为妾,此事却遭到婢女的婉拒,借口终生不嫁。不料自婢女阿霞无故惨死之后, 栖霞 仙馆就开始频频发生恐怖事件,家族中人接连暴毙, 栖霞 仙馆从此令当地人闻之色变,成为远近闻名的鬼宅。
不过具体的原因不可考了,但是当做一个故事传说来听也是很有趣的。 栖霞 仙馆建成后不久,大约在1922年的下半年,莫咏虞托人从 英国 买回了一台发电机运到 香港 ,准备运回老家 会同 村,让 栖霞仙馆的尼姑们也用上电。1966年 珠海 市区家庭才有有线广播听,直到1968年 珠海 市民家庭才有电用。 会同 村在1923年家家户户就用上电灯,比 珠海 市全民用电早了整整45年。
所以说当年的 会同 村还是很辉煌的。现在的 会同 村渐渐沉寂,但是依然美丽宁静,从2014年吧应该旁边建起了大学校区(就是我们学校,嗯)。最近 会同 的路也重修好了,交通方便了很多很多。
喜欢这个景,更喜欢窗下那几盆松柏,象征着百年来的沧桑。
厅堂走廊宽敞明亮,豪华气派,典型的欧式建筑痕迹,又有闽南建筑流派。
1922年,年轻的阿霞和其他女尼在这里修行,莫咏虞托人从 英国 买回了一台发电机运到 香港 ,并历经周折运回老家 会同 村,让 栖霞 仙馆内的尼姑们用上了电,于是这里成为了香山县第一个用上电的地方。
可见这盏灯的历史了。
看着就舒服……
呆着就不想走……
最享时光,一杯咖啡陪你!
遇见,总有一些是美好的,即使不再是原来的那个 会同 古村。
再往里面走,有一股墨水味,你可以在这里大挥几笔,留个印记。
想写几个字,又不敢写,肚子里没墨水呀!
传说晚上这里像一座鬼屋,哪里像了。
像遗世独立的一座古院,周围花草树木葱郁得很。
据说 栖霞 会馆的园林里还有 珠海 最大的仁树, 珠海 最大的鸡蛋花树,这些斑驳的老树代表着这里的历史,曾经的“小 澳门 ”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好有味道的墙门,两边应该是守护神,骑在 狮子 上,好威风。
荡秋千,这玩意真的太久没接触过了,我觉得那是童年时代的玩物啊。
我们走进一家复古的书店让人嗅到阵阵的书香!
一块青砖、一片灰瓦、一段百年历史;一杯咖啡、一本好书、一首轻柔音乐。
那一抹的蓝那一抹的绿心旷神怡!有一种冲动,想躺在大草坪上,望着蔚蓝白色的天空,放开你的思绪与烦恼,只有喜悦和享受伴随着你。
我想爬上 栖霞 会馆门楼的最高处,俯瞰 会同 村,满眼葱翠,历史建筑全部被绿树掩盖,犹如 会同 村的历史,渐渐被人淡忘
说心里话,我不希望 会同 村被重视,被开发,我希望同村保持原样,不为人所知,默默地沉睡在繁华经济特区的这个偏僻角落里,以不变应万变,悠然自得地保存着一份田园心态。
会同 村在 珠海 僻静的角落里,但是它美丽沉静自在安然。
如果有一天,你来 珠海 ,来 会同 村看一看,慢下来,放松一下呼吸,大概会感觉幸福一点吧。
车出 会同 村,发现了默默绽放的花,还有那高原 上高 贵美丽的格桑花在这里成了这个样子!
离开 会同 村,车行不久竟然看到了大海了……
竟然忘了问朋友那是什么海湾?……
廊桥已经被封了,桥上栏杆没了一截,而且短短的桥面都是裂痕,小建筑在台风面前不堪一击。
到机场,感谢朋友的陪伴,没有你,肯定不会去 会同 ,或许今生也与 会同 无缘了,我会记住的,谢了,朋友!
本篇游记共含2078个文字,23张图片。帮助了14名珠海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