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央视cctv-9《餐桌上的节日》,将于七夕节当天(今日)17:24首播,23:09重播震泽古镇七夕传统美食巧果制作。没有赶上观看的朋友,可以在次日12:45收看重播。
/01/
七夕到 巧果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节是保守含蓄的中国人最浪漫的节日,女性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而七夕巧果,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表达心灵手巧、以及心上人之间表达爱意方式,所以,七夕巧果也逐渐成为爱情的象征。
在震泽古镇,仍然传承着七夕节要亲手制作巧果、互赠巧果的传统,并且,在继承和发扬中色、香、味、形上都有了新的表现,惹得央视纪录频道cctv-9的热播栏目《餐桌上的节日》,不远千里来到震泽,发掘和表现震泽古镇上“七夕巧果”的独特魅力。
央视《餐桌上的节日》摄制组在震泽古镇取景拍摄七夕巧果制作。
/02/
震泽七夕巧果,小小“剧透”一下
这七夕巧果制作可是颇有讲究。
将面粉、糖、豆腐、盐、黑芝麻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静置片刻使面团松驰,再将面团等分若干块,开始用擀面杖手工擀制。
面粉和水的比例十分讲究,才能将面团擀制成皮。
手工擀制的技巧也是巧果制作的要诀之一。
擀制到几毫米厚之后,横向整齐折叠,切成长方形。
用刀在坯中斩些小印,筛去表面浮粉,均匀抖开。
待油温升高,陆续投入锅内,此时一片油花将巧果淹没。
等坯冒上油面,速用笊篱拨动并不断翻身,呈金黄色时,立即捞起。
/03/
七夕示爱 巧果乞巧
两个人在一起,当然要爱在每一天,但是有些特殊的纪念日还是要给爱人一个不一样的浪漫惊喜,比如彼此的生日,比如结婚纪念日,比如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七夕”,此时送上一盒精美的震泽七夕巧果,既传统、又时尚、更表达了浓浓的爱意。
震泽古镇祝大家七夕节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载自:震泽古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