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看完该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迪亚洛夫事件》这部电影,两部作品从对地下军事基地的探奇,以及结尾的时空穿越都有诸多相似性,故事内容都是通过探索二战旧军事工事,发现时空隧道。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的穿越性质,后者是无休无止的穿越死循环,而前者仅仅是有限次数的穿越,喜欢《大漠苍狼》这部作品的朋友也一定会喜欢《迪亚洛夫事件》。这本书从悬疑设置,情节描述,以及整体的故事结构来看都是相当不错的作品,通俗的说就是“坑少”。
书中的大部分疑团都有了合理的解答,从这个角度看,比《盗墓笔记》好了一百条街。其实书中的疑点在尾声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二战时日本人在开矿的时候发现了神秘的深渊,他们派出的飞机会进行时空穿越,于是他们建立了大型的军事工事,目的是为了研究深渊,但是之后日本战败,研究无法持续进行,所以日本人进行了撤离,这个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大部队撤离,小部分留在深渊底部研究,另一种是基地遇到不明生物袭击,基地被封锁,少量人进入深渊底部避难。
原书中并未确切交代原因,也没有解释深渊底部的灯光。后来七二三工程开始,“深山”轰炸机被发现。国家先后派出两只勘探队,第一支在一九六二年夏,成员主要有苏振华、袁喜乐、老猫等人,他们碰到了穿越的吴用等人,苏振华是敌特,吴用和袁喜乐二人成功躲避了苏振华第一次的追杀,并且谋划部署了袁喜乐装疯营救第二支部队的行动。第二支在六二年秋,成员有老猫,吴用,王四川,裴青等人,他们被袁喜乐和穿越的吴用暗中相助,但大部分仍然遇难,吴用和袁喜乐躲过带防毒面具的苏振华第二次追杀,之后被大部队营救。
幸存的人和伊万等人组成了七人小组不得不乘坐“深山”飞向深渊进行一次作死之旅,穿越回一年前,四死三伤,他们在深林中遇到第一支探险队,吴用又一次“下斗”。后来吴用隐姓埋名,直到碰到了穿越年仅二十八岁的毛五月,可见老猫也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刻字的人就是老猫。以上就是故事的大体流程,我们也不难推断出日本人是想利用深渊的时空穿梭做一些事情的,但是“必然导致必然”,日本战败的事实不可能改变。
避开清宫穿越剧不谈,但凡带有科幻性质的穿越都会有一些物理学依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相对论,以及平行宇宙空间理论。相对论是穿越的理论依据,可用于说明时空旅行并不是夸夸其谈。而平行宇宙空间理论而是用于说明穿越后你的所作所为是否对“你”有影响,不至于形成各种悖论。而这本书的理论关键就在于书中提到的穿越是否支持平行宇宙空间,也就是说主人公穿越后的世界还是他所在的世界么?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平行宇宙空间。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也就是说也许在这个宇宙这个时刻你在盯着屏幕,在别的宇宙你可能在喝着小酒撸着小串呢,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来,主人公到了哪?是否还是原来的宇宙呢?答案是肯定的。平行空间在这本书中说的通,那么本书最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必然导致必然”就完全说不通了。所谓“必然导致必然”就是该发生的就得发生,必然的事情无法改变。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对爱情的描述,可以说是男人或者男孩的浪漫,不矫揉造作,没有你侬我侬,只有年轻人对于初恋的懵懂与害羞。作者将初恋热恋中男性心理活动描写的极为真实。结尾两人医院的相遇虽简短,但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给了故事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而其中的情色片段也给被恐怖气氛虐的不轻的男性读者们增添了一丝温暖。
由于大漠苍狼上下两部发表时间间隔较长,所以两部作品略有区别,上部以地下探奇为主,主要是“挖坑”,下部以揭秘和穿越为主,主要是“填坑”。两部作品各自营造了不同的阅读感受,相信对于看过《盗墓笔记》的读者而言,对于下部兴趣更多。本评论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相对于南派三叔的其他作品,这也许是唯一一部带有科幻题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