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婶子
文/王志敬
“铁娘子”是村上人送给婶子的绰号。由于祥如叔在外地做买卖,很少回家。家里、地里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人肩上。
那些年,农忙时节,婶子总是早早起来,安排好孩子,就赶着车下地干活了。中午常不回家,有时啃啃捎去的干粮。夕阳西下,她又是最晚一个回家,衣服早被汗液浸透。婶子干活很麻利。人们都说她像被“鹰追着的兔子”。那时,虽然她家少男劳力,但地里、场里从没被人落下过。几千斤小麦,婶子自己全部扬净,这可是让男劳力都怵头的活啊!每当人们为她竖起大拇指时,她总是笑笑说:“有什么办法呢?”那时,最怕下雨。一次,婶子正在压场,夏日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很快,黑压压的天上来了,眼看场里就要“摊煎饼”。婶子忙着起场、堆粒,并叫孩子快回家。可老天哪给时间啊,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婶子浑身都湿透了,孩子哭成一团。回到家中,婶子病了。但场里、地里都是活,婶子哪里躺得住啊,病没好,就又下地了。
“铁娘子”其实心肠很软、很热。她总是主动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场邻落玉米,她会去搭把手;家邻来亲戚,她会去帮着炒个菜。她在自家院里种了一些青菜,吃不了就分给大家。所以大家对她口碑很好。婶子喜欢热闹,村上每有红白喜事,有唱歌、唱戏的她都会去看。有时她还会哼上一段。她常羡慕,那些台上的人们,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乐呵呵的一辈子,多好啊,也不用受这累!后来,她家里买了一台电视,婶子看到剧中情节动人处,也会跟着哭起来。最近,农村也流行起跳广场舞,婶子每晚必去,看着她那笨拙的“不到位”的动作,总让人忍俊不禁。
“铁娘子”的心很细,手也很巧。她七岁时就没了娘。那时她就自己做窝头,给地里干活的人们送饭,人们见了那小窝窝头,都夸她手巧。她会用拿过锄头的手为孩子们缝制衣服,她每天都要把家里、院里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至于来家里收粮食的,都不敢往炕上坐。婶子把各种邻里关系,以及最易发生矛盾的婆媳关系都处理的很好。从没跟人发生过口舌是非。
婶子最惬意的事情是,秋后穿着自己心爱的花衣服,骑着单车,哼着小曲,在乡间小路上逛一逛,看看自家庄稼的长势。所有的烦恼、劳累,似乎在这时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婶子的婚姻很不好。婶子年轻时候,虽长得不俊秀,却很有气质。大大的眼睛,长睫毛,透露出真诚,她快人快语,大家都很喜欢她。有一个媒婆,常去找她,说给她介绍个对象,声称这人是什么什么背景,待人怎么怎么好,只是这人童年时因车祸少了个胳膊。婶子很善良,信以为实,她很同情这个男人。婚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而且这个少胳膊的男人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什么恶习都有,尤其嗜赌成性,家里的东西都输光了。婶子很后悔当初的轻率决定,和他离了婚。第二个对象就是祥如叔,祥如叔虽然不赌,却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
好人不长命。就在婶子五十五岁那年得了癌症。丈夫的出轨更让她的病情雪上加霜。想想从前,祥如叔可能心中有鬼,他把婶子接到了自己在城里购买的楼上。就在去的那天,婶子在楼上瞥见了一个女人的红色皮包,正欲打开,被祥如叔一把抢了过去。过了几天,祥如叔叫了一个年轻的“保姆”来,看着“保姆”妖艳的样子,婶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将“保姆”做得饭扔掉了楼下。当天,自己踉踉跄跄地回到了老家。就在那天晚上,婶离开了……永远离开了……离开了她那帮要好的姐妹们,离开了心爱的土地,离开了让她爱过又恨过的丈夫……
婶子,一路走好!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简介:王志敬,教师。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诗选刊》《齐鲁文学》《散文选刊》《星星》《燕赵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文章逾百篇。被评为“黄骅好人”“黄骅好教师”“优秀教师”“书香园丁”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