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于漫漫长路之中,见大千世界,获得内心的成长。
景色固然美好,更重要的是由人赋予的意义。本期所选的作品意在与读者分享人生路上的所见所思,以自身注解一方天地。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
“无用人”是一个磨坊主的儿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不愿与粗鄙之人有什么牵连,整天耽于梦幻,喜欢唱歌拉小提琴。因此,他被父亲斥为“无用人”,里加漫游。他带着自己的小提琴徒步漫游,闹出了许多笑话,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纯真和艺术,最终幸运地找到了那个心爱的人。本书是德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中有大量的风景描写和优美的诗歌。“无用人”乃是不愿附和现实生活秩序的流浪者,争取的是自然之美与人的尊严。法国《理想藏书》推荐书目,德国读者票选“最喜爱的德语文学作品”榜上有名。在畅销小说《朗读者》中,这是主角们朗读的第二本书,暗示了两人之间和谐的情感。j.f.封.艾兴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1788.3.10-1857.11.26),德国浪漫派诗人、小说家,被视为德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诗歌积极明快,朗朗上口,至今都广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中篇小说《一个无用的人的生涯》是他的代表作。诗人通过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田园风光,讽刺了一个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现实。这部小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艾兴多夫的艺术追求:明快的坦诚,对大自然深切的依恋和质朴的人道主义信仰。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仍有生命的奇迹。鲸鱼、海豹、北风……构成了爱斯基摩人的幻想天地。本书收录了数十个原汁原味的爱斯基摩神话传说,并配有当地艺术家的手绘插图。这些或许有些残酷的故事展现了自然的严峻与美丽。knud johan victor rasmussen (1879.6.7 – 1933.12.21) 丹麦极地探险家,人类学家。他被誉为“爱斯基摩学之父”,也是第一个乘坐狗拉雪橇穿越西北航道的欧洲人。他自己就有爱斯基摩血统,从小在北极圈内长大,与格陵兰、丹麦、加拿大的原住民友好相处。
航向大角星a voyage to arcturus
“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读了voyage to arcturus……没有人能把它仅当作一部惊险小说,并且在对宗教哲学和道德不感兴趣的情况下阅读它。”——j.r.r.托尔金。《航向大角星》是一部难以定义的作品,它将奇幻、哲学、科幻熔于一炉,藉此来探索善恶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书中记叙了一次前往大角星的星际旅行,人们历经的风景象征着某种哲学体系或意识状态。它被评论家、哲学家colin wilson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深深地影响了c. s. lewis的空间三部曲。大卫·林赛(david lindsay,1876.3.3 – 1945.7.16),苏格兰作家。《航向大角星》是他的代表作,包含了神话色彩以及对心理的分析,体现了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精神。
在所有人之中,诗人对世界的爱或许最为炽烈。这是一本游记,又不单单是游记。20世纪30年代,兰斯顿·休斯走过古巴、海地,走过苏联,走过内战中的西班牙,在旅行的过程中磨砺自己的艺术与思想。他甚至还去过上海,写下了《怒吼吧,中国》这样的诗篇。他遭遇过歧视,也曾经沮丧,但仍然对世界怀抱善意与惊奇,造就了这本生动有趣、温暖智慧的作品。兰斯顿·休斯(james mercer langston hughes,1902.2.1 – 1967.5.22),美国诗人、小说家,哈林姆文艺复兴的领军人物,被誉为黑人的桂冠诗人。他开创了爵士诗歌,将爵士音乐引入诗歌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民族的认同与骄傲。
如果你对以上图书选题有兴趣,欢迎报名:
添一本你喜欢的书到译言古登堡:选题有奖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