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标签:扯线木偶
我说:好噱头是怎样被错用的。
我已经看过不少动画电影了,各种类型各种画风,粘土(澳洲的《玛丽和马克思》《9.99美元》,阿曼达的《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小鸡快跑》)、木偶(《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玻璃画的(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春之声》)(还有个法国的《惊恐小镇》不知道该怎么归类)。画风怪异的《蓝调之歌》《美丽三重奏》,细腻唯美的《凯尔经的秘密》,像黑白铜版画的《捷克列车员》《我在伊朗长大》,像铅笔画的《地下理想国》《傻瓜与天使》,油画风格的《画之国》,画面飘忽的《盲区行者》《半梦半醒的人生》。
可是用扯线木偶的我真的是第一次看,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肯定是唯一的一部。用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肢体语言极不丰富的扯线木偶拍一部莎剧,导演得是得有多大的勇气,决心和喷泉一样的灵感?何况其中还有战争场面!许多导演不敢碰战争题材就是因为场面调度的复杂(当然更重要的是资金问题),(前几年就有人批评张艺谋拍的《金陵十三钗》里的巷战很花哨但太不专业)导演你竟然用一大把绳子和木偶就上了,勇气可嘉!!!而且题材是这么严肃的王子复仇,人物冲突一点都不含糊。场面处理也不错。
好话就说到这。
我只能说导演你的长处恰恰也是你的软肋。当一群隐约看得出人形的物体在画面里一本正经地背诵着莎剧里才会有的台词时,我竭尽全力逼迫自己融入剧情,可是不好意思,毫无代入感有木有。当开始的几分钟惊叹的声波在空气中散了之后,绵绵不绝的瞌睡感随之而来。说实在的中间我真的没怎么注意情节。而且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最后王子回到王宫报了仇,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甚至我能猜到他途中会遇到一个貌美的女子,然后他心爱的王妃必死无疑。不管怎么说这么俗套它也算剧情完整,冲突激烈吧,后来的以及中间那些无力的打斗场面是在干什么,是为了显示傀儡师的高超技术?那好吧。最后居然有场战争?!导演你是不是想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大家请想象着,这是个高大威猛的战士,这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战争十分激烈,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总之导演,你的理念错了。你意识到了扯线木偶动画是个独特的题材,可是你并没有真正发掘出它的独特性,除了被逼出来的世界观设定,与结尾那个不知所云的象征,我没看出来整部片子哪一段真的有用木偶的必要性,既然你选择了木偶,为什么要竭力想把他们当成真人呢?仔细想想,动画片存在的必要性在哪,我觉得就是在于它的绝对胜于真人电影的表现力(正因为如此,许多动画往往不会用人当主角)。波顿的木偶动画在于怪异的造型和灰暗的色调,这与主人公性格以及荒诞的情节相合。艾略特的粘土造型也是怪异的,这是主人公非于常人的心理写照,同时简约写意,对应着情节的简单。当然并不是所有动画都能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但至少应该使表达清晰,情节发展顺畅。
如果载体不能更好地阐释主题反而成了主题传达的牵绊,那载体存在的意义何在?
话说国内什么时候能有好题材加好情节的动画。仅仅是题材的尝试也行呀。皮影,剪纸,兵马俑,这都是多好的题材!
p.s.海报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