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日,一段披露“八百壮士结局”的短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原来,当年“八百壮士”中的57人和其他1500名被关押在南京江苏省第一监狱的中国军人,被日军集结在上海吴淞码头登船。经过40多天的漂泊后,他们被“地狱航船”运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在当地服苦役,修建军事工程。回程时,“八百壮士”中的那57人只存活了36人。
这段短视频撷取自《亚太战争审判》,这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8月31日起在东方卫视首轮播出以来,“亚太战争审判”“八百壮士结局”等相关词条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观众写下留言:“谢谢你们拂去历史尘埃,告诉我们真相。”纪录片总导演陈亦楠说:“有关八百壮士的结局,是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挖掘的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之一。”
今天(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亚太战争审判》今晚正式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行程近9万公里,赴13个国家及地区拍摄
二战后,八个同盟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相继成立了50多个bc级战争犯罪法庭,包括中国、美国、英国、菲律宾、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它们和“东京审判”一起,完整地构成了同盟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犯审判图景,史称“亚太战争审判”。“相比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时间跨度更长,涉及的地理范围、人员更广,从某种程度上说,更能反映二战后对日审判全貌。但国际上对此的学术研究非常有限,史料极为匮乏。”《亚太战争审判》总导演陈亦楠回忆道。
在拍摄《亚太战争审判》之前,陈亦楠工作室已花费数年时间,先后拍了两季《东京审判》纪录片。“第二季快做完的时候,日本nhk出了4集《东京裁判》,得到消息后,我们拿出《东京审判》做正面交锋,在国际上发出我们的声音。”《东京审判》播映后,在国内外均获得观众认可,也曾去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映,还拿下不少纪录片领域的大奖。
沿着历史的脉络继续追溯,拂开掩盖在历史真相上的尘埃,是陈亦楠团队接续拍摄《亚太战争审判》的缘由。这支主要由“80后”女性组成的编导队伍坚信,二战的硝烟过去七十多年,但历史不应被后人遗忘。
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跨越了4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拍摄,行程近9万公里,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里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影音资料,其中,“日军父岛吃人事件”“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日本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地狱航船事件”等相关影音档案都是首次与世人见面。
陈亦楠说,纪录片的主基调是客观、理性、平和,“我们从所有参与者角度去还原历史,包括当事人、文献记载、国际上的研究专家等,也非常注意语言上措辞表达的准确性,力求用故事体现宏大叙事,如此才能走入人心。”
首次披露鲜为人知的影像资料
由于学术研究及史料的匮乏,追寻“亚太战争审判”的历史并将之影像化的过程,用陈亦楠的话来形容,“就像做侦探一样”。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纪录片完成了最终的后期制作。8月底播出后,《亚太战争审判》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有观众感动留言:“感谢你们重述了这段历史。”
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以及影像资料,在纪录片中首次披露,不少事件的亲历者或相关人士都是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这也是纪录片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中出现了“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奋战的珍贵历史画面。当时供职于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记录下了激烈的战争场景。1942年至1945年期间,大量船只被日军用来运送盟军战俘至日本本土及各个占领区,由于条件恶劣,史称“地狱航船”。纪录片采集了日本货轮乐洋丸的影像,这是现在唯一能看到的一段关于地狱航船的影像资料。
“英国人在海里看见船来了,双手使劲游,使劲游,游到船旁边来。渔民靠近,他们就被人拖上来,还有一些人攀住船沿,自己爬上来。”2019年8月,东极岛渔民林阿根老人向摄制组讲述了几十年前营救“里斯本丸沉船惨案”中的英军战俘时的情形。这艘“地狱航船”被鱼雷击中后,日本士兵将舱门钉死,切断了战俘们唯一的逃生之路,日本士兵还朝落水的英国战俘射击。东极岛上的渔民们共出动46艘渔船,65个船次,营救了384名英国战俘。片子即将播出时,老人去世了,享年96岁。
“事件的亲历者都已是耄耋老人,摄制组的拍摄、采访可以说是抢救性采访。”陈亦楠说,“希望借由亲历者的口述实录,带领观众走近那场残酷的世界大战。纪录片最终的目的是唤起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呼吁人类珍视和平。”
来源:作者: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