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些年,无论是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先生,还是他那众多的弟子,确实是没少在各大综艺节目当中露脸,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固定或临时嘉宾的身份参与的,甭管自己表现的如何,节目总会有成熟的模式,有经验丰富的综艺咖帮衬。
但是《德云斗笑社》不一样,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部由德云社自己的班子成员出演的喜剧真人秀节目,无论是相声迷,还是德云社的粉丝,都对这款节目寄予了厚望。俗话说好事多磨,第一次知道这个综艺,应该还是2019年的事情了,后来经过疫情、延期等多次磨难,终于在2020年的8月底,迎来了第一期节目,对于苦等节目的观众来说,可真算是望穿秋水。
是期待,更是忧心
对节目有所期待,这个不难理解,但为什么还有担忧呢?而且还是“更担忧”?这听我慢慢跟您说说。
会不会少了相声的元素?
尽管烧饼在相声里总说,德云社是亚洲第一男子天团,但实际上德云社的本质还是个相声团体,继承、发展和弘扬相声的魅力,是他们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得以立足的根基。《德云斗笑社》是真人秀综艺不假,但如果光注重“斗”的竞技,注重了“笑”的成分,而把“相声”彻底变成了边角料,不小心搞成了《极限挑战》或《跑男》这样的节目,那真能算是失败的作品了。
这么说吧,如果把《德云斗笑社》的嘉宾,换成类似“大张伟、杨迪、郑恺、李晨”这样的明星来演,一样能行,那这个节目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好在,在郭德纲先生的把控下,节目里的“相声”元素,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能看到开头“选大褂作队友”的新形式:
能看到对于“梁子”和“水牌”等相声专业内容的科普:
看到演员们的真实表演:
能看到最后用“饭碗”来作为奖品的良苦用心,简直和《鹿鼎记》里韦爵爷捧的金饭碗是如出一辙啊。
还有开头和结尾,说书人壮壮的承上启下:
会不会不搞笑?
有人说你这个担忧纯粹是瞎操心,这么厉害的一帮相声演员凑一起,还能不搞笑?您别说,这还真不一定。很多喜剧演员台上活蹦乱跳,下了台就沉默不语。而且就算是生活中也依然风趣幽默,但是面对综艺制作的长流程,整个节目中的走位、接抛梗、话题转移、创造笑点,还有对突发事件的应对,都不是喜剧演员所擅长的。
比如我们看到节目中,在各大综艺千锤百炼的小岳岳,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游戏,但是却制造了n多的笑点,堪称节目中的笑点发动机。而有的演员全程几乎没有什么话,有时也过于认真,明显还是综艺经验偏少。
还有各种“梗”的使用。比如孟鹤堂的“盘他”,周九良的“下班”,秦霄贤的“傻”,德云社的粉丝们自然是如数家珍,但是屏幕前的新观众,很多人都会莫名其妙。所以用“梗”是一把双刃剑,非常考量制作团队的水平。
另外还有一个和其他综艺很不一样的点:节目全是老爷们,而且颜值差异颇大。很多综艺节目的爆点和笑点,往往都在男女嘉宾的互动上,清一色的男性,而且还都不是可以炒cp的那种,怎么做这个节目,难度不算小。
好在,节目请来了全中国最会把老爷们攒一起做节目的严敏导演。凭借《极限挑战》(1-4季)的高质量,节目还没开播,我们就已经能吃下一颗定心丸。果然第一期节目全程高能,几乎是随时有笑料,处处有惊喜。
观众和粉丝的平衡,能做好吗?
每个综艺节目都有自己的受众,不过德云社这边却始终有两种泾渭分明的“客户”,一类是纯粹的相声观众,一类是某个演员的粉丝,所以德云社400多号人里,既有高峰栾云平这样,直眉瞪眼往老艺术家方向奔去的演员,也有张云雷秦霄贤这样,能把演出现场变成大型粉丝见面会的偶像。所以,德云社自己的综艺,请谁来,谁有多少话,多少镜头,有没有可能的“黑点”,都要万分慎重,弄不好演员自己还没事,粉丝早就开撕了。
好在第一期的节目,整体上平衡的还不错,秦霄贤拿了观众投票第一,总队长喜提金饭碗,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会不会报喜不报忧?
参加《德云斗笑社》的这9位演员,早就是百万粉丝以上的“角”了。老实说,其实非常担心他们参加节目,就是为了赚一波流量,刷一波存在感,节目里师父表扬一下,演员互相吹捧一下,观众再叫个好,其乐融融看上去很好,但是对演员本身并没有好处。
这些演员,或多或少还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果节目把不好的地方减掉,只保留最好的一面,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评价上恐怕会减分不少。
好在,郭老板依然还是那个严格的师父,从一开始让大家认领自己的“差评”:
后来还把观众藏起来,自己坐下面看徒弟表演,只要有失误和不足就扣分:
再到最后,看到秦霄贤观众投票第一,说了句网友都不敢说的狠话: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自己在老秦这个位置,当着师兄弟的面,还有屏幕前的亿万观众,除了苦笑之外,也着实有些难堪。
整个第一期节目,郭老板一直在狠狠的敲打着自己的徒弟们,尽管他们已经成名成腕,但玉不琢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郭老板这个师父,当得十分辛苦,却又着实明白。
金饭碗还能捧多久?
德云社无疑是当今中国风头最盛,实力最强的相声团体,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同体量的竞争对手。但即便如此,也因为疫情的缘故,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开箱演出。
没有演出,自然收入锐减。对于节目里这几位角还好,但是据说德云社很多不知名的师弟,虽然有保底的工资,但也开始做起了其他的工作来挣钱。现在的演出市场也逐渐恢复,但想回到原来的火爆,还需一些时日。
另外,即便回到当初的市场,竞争也会愈发的激烈。其他相声团队也在不断进步,郭德纲也开始了“龙”字科的学员招聘,只能说分这碗饭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而现在这些成名的德云社演员,也不过30多岁,未来的路还特别长,所以如何能捧好自己的饭碗,才是他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德云社是金字招牌,但不是免死金牌,不学习不进步,早晚会退出观众的视线。毕竟,相声拼到最后,拼的还是文化(和寿命)。万幸的是,在郭老板的带领下,目前这个金饭碗,只要自己上心,还是能牢牢的捧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