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桂花
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导演谭镇邦拍了一部短片《夫妻不是同林鸟》,入围了今年first的电影节。谭镇邦说,父母亲离婚18年了,自从离婚那天起,他们就未见过一面,未说过一句话,他拍摄这部短片的初衷,也是想让他们了解彼此的生活。
谭镇邦的父母都已步入二次婚姻,他跟拍自己的父亲母亲们,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流程、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访谈。
谭镇邦说:
“我想表达的是离婚并不可怕,二次婚姻也可以拥有幸福。”
在谭镇邦的儿时记忆里,爸爸妈妈在婚姻之初生活美满,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妈妈是活脱脱一美女,贤良淑德。爸爸在当地小有名气,兴趣广泛,热爱跳舞、拳击,喜欢拍短片。
从90年代的家庭影像可以看出,年轻时的爸爸妈妈是多么般配。爸爸喜欢史泰龙,留着中长发,满身肌肉,光着膀子在街头与人打拳击,周围观看的老乡围成一圈;妈妈喜欢港星,总是一头披肩大波浪,翘着二郎腿,满脸宠溺地看着父子两人。
在谭镇邦的记忆里,每天晚上一家三口都会去健身房玩耍。
如此幸福的三口之家,如此合拍的夫妻两人,谁会料想到也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爸爸出去闯荡后,发现世界大不同,人生还应该有另外一番天地,他“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天性迫使他不满足于现状,他变了,一切都变了。他说:“最后,这个婚姻崩溃了。”
谭镇邦的妈妈说:“我当时年纪小,遇到有人喜欢我,写点儿情书,来点儿浪漫,就被表面的东西给迷惑了。”
总之,他们夫妻两人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谭镇邦12岁那年,他们的父母选择了离婚,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要选择跟谁一起生活,那一刻他是崩溃的。他被判给了父亲,他无法想象母亲的痛苦,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在生活在恨中。
不过还好,每个人都有长大的时候,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经历,对同样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长大后的谭镇邦释怀了,他理解了父母,看到父母都有了幸福的家庭,他很欣慰,很替父母高兴。
现在的他没有恨,没有不解,只有祝福。
爸爸和妈妈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都过得很幸福。二次婚姻和初婚不一样,两人都有了婚姻经历,都经验丰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经历过婚姻的人,明明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却总是不遗余力、乐此不彼地从一个围城跳进另一个围城。
大多数婚姻,在之初都是甜美的、美好的、美满的,但过着过着,感情淡了,曾经的风花雪月,只剩下茶米油盐;曾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到后来两看生厌,浪漫爱情童话终究落幕。
情感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
“坠入情网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幻觉,让我们误以为爱情是永恒的,正是这种幻觉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步入了婚姻的陷阱,推动了家庭或婚姻的运转。”
每一段恋情都因坠入情网开始,这一时期,对方都是彼此的理想型伴侣,越看越欢喜,越看越认定对方就是命中注定,若非如此,又有谁会轻易步入婚姻,从这一点上来看,婚姻似乎是个骗局。
在陆小曼还是王庚的妻子时,徐志摩对她爱恋超越了师兄情谊,甚至不惜践踏伦理道德,即使与世人为敌,也要与爱人长相厮守。
热恋中的陆小曼和徐志摩是彼此的影子,任何阻碍都无法将他们分割。
但好景不长,婚姻后不久,他们不得不面临生活的茶米油盐,曾经高高在上、不染世俗的大文豪,不惜为了生计两地奔波。曾经的生活似蜜里调油,谁又能够想到,婚后不久便是无休止的争吵。
斯科特派克还说:
“浪漫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数不清的人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氛围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奴隶,到头来才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
那些认为爱情是完美的,爱情的对象是命中注定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消极的恋爱观,认为爱情是不需要经营的,当幻觉破灭,很容易不知所措,悲观地以为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最终面临劳燕分飞的结局。
好的爱情都离不开精心经营。
曾经有个疑问困扰我良久:“为什么爷爷和奶奶在结婚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们却可以过得如此幸福,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在的我们,在结婚前就已恋爱好多年,为何婚后却还是不尽人意?”
《失恋33天》中的老人给出了答案:“我们老一辈人东西坏了,会修一修;现在的年轻人,东西坏了,会换个新的。”
确实如此,现在的我们很浮躁,没有耐心去经营了,总以为换一换就会好的。殊不知,若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结局也只会是换来换去,毫无结果。
若非当真再也修不好了,再去找个适合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爱情或者婚姻同样是有生命期的,懵懵懂懂的初始期,轰轰烈烈的热恋期,平淡如水的稳定期。
我们抱着美好的愿景步入婚姻,也要记得这爱并非一劳永逸,不要忘记经营。
爱情如花,需要时时浇灌,才能绿叶长青,花期不间断。
夫妻原不是同林鸟,要在同一片林子里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end
关于夫妻不是同林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我是桂花,热爱读书,热爱文字,坚信文字可以温暖人心。喜欢请关注@桂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