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三味新知 第 117 期
本期导读:
共赴三闾大学,上演人在囧途
方鸿渐遇未来苦主
李梅亭显小人本色
—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
01 巨星云集创经典 电视剧《围城》
继续讲钱锺书和他的《围城》。
书接上回,两个情场失意的人——方鸿渐和赵辛楣决定携手共赴内地,去湖南的国立三闾大学教书。同行的还有三个老师:一个是要去三闾大学当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李梅亭,李梅亭是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的故交,在电视剧当中是葛优演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物,一会我们会详细讲;另外一个是吕丽萍演的孙柔嘉孙小姐,孙小姐是赵辛楣原来在报社的老前辈的女儿,所以她管赵辛楣叫赵叔叔;还有一个人是历史系的副教授顾尔谦,他不太重要,你可以把他当成是一个路人甲。
《围城》剧照:方鸿渐一行5人
其实这儿咱们又提到了90年版的电视剧《围城》,那是当时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甚至更多人是先看了电视剧,对这个故事发生了兴趣,又回过头来再去读小说、读原著的。而且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这部电视剧是巨星云集,阵容太强大了。
陈道明演了方鸿渐,英达演的赵辛楣,包括唐小姐是由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史兰芽演的——史兰芽是著名的男影星李幼斌的太太。尤其是葛优和吕丽萍,其实大家更多的了解他们俩是通过《编辑部的故事》,但是《围城》这电视剧拍摄时间更早一些,在其中李丽萍和葛优的表演是非常出色的。
《围城》剧照:李梅亭
回到这个故事本身,这五个人从上海出发前往湖南的国立三闾大学,是一路辗转。因为当时他们要先坐船,从上海到宁波到浙江,然后转陆路通过江西再走到湖南。而且当时这个时代背景是1938年,华东已经陷落了,政府内迁到了重庆,所以大量难民正在流离失所往内地跑。
这一路上遭遇大量的难民,也是非常的狼狈,所以整个从上海出发前往三闾大学的路途,有点像“人在囧途”。这里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但是要我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故事线,一条就是李梅亭,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小故事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另一条就是方鸿渐和孙小姐的感情线。咱们一个一个来讲。
《围城》剧照:孙柔嘉
02 自私好色又贪财 李梅亭其人
先说李梅亭,这应该是《围城》当中钱老讽刺的最狠的一个人物没有之一。他是集当时知识分子所有你可以想象到的臭毛病于一身,通过一系列小故事,钱老把他形象塑造得相当生动,当然电视剧当中葛优也演活了。
比如他第一个臭毛病就是非常的小气,很算计,自私自利。因为这五人出发,他们的路费盘缠是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提前汇过来的,他们是带着钱上路的。从上海出发坐船去浙江的时候,李梅亭首先自告奋勇说我认识人,我有关系可以买船票,买五张头等舱。
等到上了船,大家才发现他其实买了三张头等舱,给方鸿渐、赵辛楣和孙小姐,自己和顾尔谦是坐在底舱。这时候李梅亭就说:你看买不到那么多头等舱的船票,我和顾老我们俩就受点辛苦吧?高风亮节。你们年轻人坐头等舱,我们坐底舱没问题,一晚上就到了。实际上完全不是买不到票,而是李梅亭和顾尔谦想省钱。当然这个还不是太过分,毕竟他们俩自己愿意省钱,自己坐底舱。
《围城》剧照:李梅亭
但是后来大家把旅费汇集在一起,就发现其实李梅亭和顾尔谦没把高松年汇给他们的所有旅费都带上,自己先截留了一部分,留了小金库,留在了上海家里边。包括后来大家还发现李梅亭自己身上还带了一部分,没有把路费全交出来。所以这个是他贪财、自私自利的一面。
李梅亭第二个臭毛病就是好色,看见女人走不动道。旅途当中发生了两个小故事。一个就是在小城上,他们偶遇了一个娼妓叫王美玉,李梅亭跟人打得火热。当然差点给这个团队谋了点小福利——当时买不着长途汽车票,李梅亭通过王美玉的相好是一个国军的军官,当时差点给大家安排坐军车走。但是由于这个团队当中有孙小姐,有一个女性,军官最后没答应,这是一件事。
《围城》剧照:王美玉
第二件事更有意思,就是他们在途中在长途汽车上偶遇了一个苏州寡妇,苏州寡妇长得颇有姿色,李梅亭迅速就博得了苏州寡妇的好感,苏州寡妇给他的第一个评价就是“你是好人”。但是后来在途中,李梅亭发现苏州寡妇是带着一个男佣人出行,而且和这个男佣人还不清不楚——他们俩开同一间房间住。后来李梅亭很生气,说主仆不分、男女有别。这事弄得最后苏州寡妇跟李梅亭以及赵辛楣、方鸿渐这一伙人还差点动起手来。这途中两个故事充分证明李梅亭在女色方面是经不起考验的。
《围城》剧照:苏州寡妇、李梅亭
李梅亭的第三个臭毛病就和他全程都携带着一个大铁箱子有关系。这铁箱子极其巨大,一人多高。你想这伙人从上海出发,一路辗转坐船、坐车、坐人力车、马车等等前往内地,这大箱子李梅亭一直带着,而且把它当宝贝一样看管。
后来有一个意外的机会,李梅亭打开这个箱子,结果大家发现箱子里头分上下两层。上层整齐的码放着一些小卡片,这小卡片上写的是关于中国历代文学的一些著作重要的概括和简介,相当于小抄。
下半箱子精彩了,瓶瓶罐罐全是玻璃瓶,里头装的是各种各样的西药,应有尽有。起先大家以为李梅亭是把这些西药从上海不远万里带到内地的三闾大学,给高松年校长,给全校师生用的。最后大家才明白过来,其实他这个药是带在身上,从上海带到内地稀缺这些药品的地方,去低买高卖,去做倒爷的,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
所以这大铁皮箱子非常有意思,上下两层讽刺李梅亭两个方面——上半层展示他学问做得不扎实,浮皮潦草,要靠小抄来讲课;下半层倒卖的西药展现他不仅是贪财,更是没有底线,这个时候发战争财、发国难财,完全趁火打劫。
关于黑铁皮箱子,书里头有赵辛楣的一段评价是最出彩的,他说:
有了上半箱的卡片,中国书都烧完了,李先生一个人可以教中国文学;有了下半箱的药,中国人全病死了,李先生还可以活着。
所以这就是李梅亭,钱锺书先生把当时知识分子最不堪的那些特质集于一身,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书里头也是极尽贬损。
《围城》剧照:李梅亭
03 丫头扮猪吃老虎 方鸿渐上套
这孙小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从硬性条件来说,各方面都不算特别出挑。长得也并非特别好看,学历也并不是特别高——在国内读的大学,没有出海留过洋。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扮猪吃老虎。看起来特别天真无邪,实际上心里边一本帐门儿清。
而在这段旅途当中,方鸿渐对孙小姐的感情在不断的加深,从起先非常冷漠当做路人,后来渐渐的有了好感,慢慢的在升温。实际上就是这一段旅途当中另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方鸿渐和孙小姐的感情线,这个是为后边来埋伏笔的。
《围城》剧照:孙柔嘉
这个小团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了三闾大学。完成这段旅程的时候,有一段赵辛楣和方鸿渐的对话,方鸿渐问赵辛楣,“我问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厌不讨厌?”赵辛楣回答他,“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可以说是整部作品当中对方鸿渐最精准的一个描述,各位可以去细品,通过赵辛楣的嘴给他说出来了。
《围城》剧照:赵辛楣、方鸿渐
04 知识分子搞政治 流氓会武术
到了三闾大学之后故事就进入下一阶段了,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办公室政治,就是知识分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在三闾大学这个场景里头,各种顶着知识分子头衔的“妖魔鬼怪”层出不穷。
上期讲钱锺书的时候咱们讲过,他自己曾经在国立蓝田师范学院教过书,这所学校就是《围城》当中三闾大学的原型。所以我相信钱先生也是见过很多知识分子身上真正负面的东西,所以把它集于一身,放进了《围城》这个作品当中的三闾大学。这儿每个人物都有故事,都特别精彩。
今天咱们先说第一个,就是校长高松年。这高松年是个老科学家,二十多年前是研究昆虫的,是个生物学家。但是现在他是一个办公室政治的高手,是个老江湖,为人老道世故,极为精明。《围城》里头在介绍他的时候就是一番讽刺
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外国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
《围城》剧照:高松年
这儿钱先生就是讽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不好好做学问,一心想当官、想从政。其实说白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中国古代讲“士农工商”,“士”是什么?就是当官,是放在第一位的。那科举制度干什么?就是让你能够通过考科举博功名,能够让你当官。所以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价值观、社会结构都是如此。但是钱先生对这事应该是比较看不上,他一门心思做学问,所以在这儿他顺带着借高松年这个事讽刺了中国这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但是说实话这高松年当校长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政治手腕相当老辣。就说他办的两件事。
《围城》剧照:高松年
首先方鸿渐让他有点犯难,因为他给方鸿渐拍去的电报是邀请他来当教授,但是后来一看方鸿渐自己开来的简历当中没有任何的学位——方鸿渐因为自己也心虚,所以他给高松年的资料当中没有写自己“克莱登大学”的假学位。一看这就是个游学的混子,高松年就后悔了,觉得不能给他教授做,那怎么办?
这儿他有一段精彩的“杯酒释兵权”。
他跟方鸿渐就说:我给你写了一封信,你收到没有?其实根本就没有写。
方鸿渐说:没有收到这封信。高松年说:你看这个时候,战乱时期通信确实不太好。那封信当中我是想跟你说一件事儿的,但是既然你已经来了,那我就不能让你走了,我在这儿跟你说清楚。你看我当时拍电报邀请您做……
这儿他不说话了,方鸿渐自己就急了,还是比较嫩,方鸿渐没有什么社会经验,脱口而出:邀请我来做教授。
高松年说:你看,现在由于您的简历当中没有学位,所以如果把你按照教授报上去,报到教育部去,肯定是要被驳回的。按理来说你这个资历只能当讲师,但是既然你来了,我破格让你当副教授,明年把你提成教授怎么样?
这一段明明高松年的目的是要给方鸿渐降职,解决烫手的山芋,但是最后话说得让方鸿渐自己觉得好像这个副教授是受了高松年很大的恩惠才得到的。高松年这个办公室政治的老手,方鸿渐跟他一比嫩得不行,就是一愣头青。所以这也给他后边在三闾大学不顺利埋下了一个伏笔。
另一件事就是高松年对待李梅亭。李梅亭是他的老朋友,最初高松年是请他来当中国文学系的主任的。但是后来又来了一个人叫汪处厚,汪处厚有一层关系,他的侄子是部里的次长——次长相当于副部长,所以家里边有政府关系。高松年就果断让汪处厚当了中国文学系的主任,而把李梅亭冷落了。这就说明高松年不是一个尊重学术,而是一个讲人情关系、巴结权贵的人。
《围城》剧照:汪处厚、李梅亭
所以在三闾大学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妖魔鬼怪”层出不穷的地方,校长高松年作为“大boss”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咱们今天先把他说了,后面接着讲三闾大学还有哪些奇葩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