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探索与创造,这也注定了艺术的诞生。不论是诗词写作上的想象与拟写,还是美术相关的工作,或者是音乐的作词作曲,都离不开“创造”二字,这也是世界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一层的原因,加上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运气与天赋,而借鉴和搬运这一股歪风邪气开始蔓延,关键是它还慢慢的扩展到好几个领域,渐渐的,游戏领域也未能幸免。
刚好在此前,育碧就对国内手游《area f2》抄袭《彩虹六号:围攻行动》提出诉讼,育碧先后对苹果、谷歌侵害《彩虹六号》权利的中国游戏提起诉讼。
不过《area f2》也是胆大,在服务器的公告中绝口不提抄袭的事。不仅如此,该游戏在国外的一些商店甚至还坐上了前三的宝座,可见它的火热程度。
可是,《area f2》的火热,来源于游戏模式,界面、结算方式和人物干员都有抄袭的嫌疑。如果玩过《彩虹六号》的玩家,一眼就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似程度有多高。
因此,连法院还没上,似乎《area f2》就已经先认输,主动在脸书粉丝页宣布关闭服务器停止运营。
育碧举报《area f2》抄袭事件告一段落,也标志着育碧维权成功。而像《area f2》这样的游戏,实际是不在少数。他们抄袭的背后,更带着一丝“山寨”的味道。
回顾到2018年,那个时候出了一款国产仙侠单机游戏,震惊了不少玩家,也是直到那时,才有国内玩家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自己的国产游戏也能做到这个程度!”
这款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剑奇谭3》,从画面、剧情、人物动作以及细节来看,是当时最好的国内单机仙侠游戏,且没有之一。
如此优秀的国产单机,让许多玩家都为之兴奋,从精神、物质上支持它以及背后的开发商。哪怕就是只是看了看视频却没有时间玩的人,也来了个一键入库,只为支持国产。
《古剑奇谭3》的出现,意味着国产单机游戏走向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向。
只要它站在那,那就是国内单机的业界标杆,只要你想做此类游戏,那么玩家自然而然的会用来对比,这毋庸置疑。
从某种角度来说,当《古剑奇谭3》成为了玩家们心目中的对比物,也变相的证明了它足够优秀,才有资格在玩家们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如果有人问起:“《古剑3》出续作你买不买?”相信大多数玩家都只会有一个声音:“买买买!”
那么,再告诉你,你喜欢的游戏又出现了,不过是一款页游呢?这个时候玩家们则该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了吧。这件看似离奇却又莫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之前好长一段时间,如果你打开steam,再进行搜索关键词《古剑奇谭》,就会发现有一款没带英文(拼音)字母的《古剑奇谭2》赫然位列其中,十分显眼。
好奇的玩家们自然会点开游戏一探究竟,映入眼帘的瞬间就是一股浓浓的页游风,让人眼花缭乱。
确实是有内味儿了,你不用怀疑,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网页游戏。
按理来说,这样的网页游戏,不说抄袭,那山寨和盗用ip的嫌疑还是有的,官方不会坐视不管吧。
眼尖的玩家会发现,在该游戏的开发商一栏,明确写着网元圣堂,也就是开发《古剑奇谭》的公司。
在事情发酵的当晚网元圣堂官方就发布了声明:自家公司并未开发过这款页游,要求steam对该游戏进行下架。
事实证明,这也不是网元圣堂作死的蹭热度炒作,而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啊。既然如此,那这就算是侵权事件吗?
其实不然。只要你去搜“古剑奇谭页游”就能找到已推出并有很多链接的《古剑奇谭2》页游,有很多网站联合运营,虽然steam上面的那款已经下架了,但从截图就不难发现,两者是同一款游戏。
这款网页游戏的整体质量暂且不谈,毕竟网页游戏,好不好玩大家心里应该有数,氪金活动更是满天飞。进入《古剑奇谭2》网页游戏的加载界面,你会在游戏下方再次看到网元圣堂这四个大字。
这就表明,这款神秘出现的网页游戏,还真就是网元圣堂官方授权的。
不过,它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开发商和发行商填上了网元圣堂公司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单纯的蹭热度。
而《古剑奇谭2》网页版在steam下架也是必然的,现在已经搜不到它了。从它带上网元圣堂公司名字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会是怎样的结局。
这样蹭热度的情况在当今的网络大环境中已经屡见不鲜,steam上就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游戏、网页游戏蹭热度,《古剑奇谭2》和他们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类游戏的蹭热度行为,只能用疯狂和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
就有那么一段时间,一款叫做《王者英雄》的游戏好像频繁的出现在很多玩家的视线当中,不论你去搜索什么游戏,好像哪里都有它的影子。
忍不住好奇心点进去看的人,会被四个显眼的大字“特别差评”直接劝退。然后默默退出再去搜其他游戏的你,就会发现,《王者英雄》又出现了,仿佛着了魔一般,陷入了死循环。
要知道,steam平台的评论体系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一款游戏有人爱有人讨厌是很正常的现象,可要做到“特别差评”这样的一致,还真的有点难度。
那么,《王者英雄》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引起如此众怒呢?实际上,这款多人moba在线竞技游戏,不论是从地图的设计、人物插画和模型上,都能称得上极为差劲,它的画质甚至不如一些用了心的网页游戏。
只要这个游戏有人看了游戏截图就基本不会去玩,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特别差评。真正让它跌落谷底的,是商店页面里写了满满几千字的“友情链接”,让人一阵头皮发麻。
这些“友情链接”上包括了几乎所有的你能叫出名字的游戏,例如最近游戏、ping、刺杀、巫师3等等,都包含其中。
这也怪不得玩家们恼怒,这也近似疯狂的蹭热度,不论玩家搜什么都出现它,总是会有人因此不爽的。
更加离谱的是,就这样的一款游戏,居然售价33元,小编是绞尽脑汁也不明白,它究竟是哪里值这33元了。
《王者英雄》背后的运营者可能也低估了玩家们的决心和愤怒,纷纷购入游戏,只为在体验那么“生不如死”的几分钟后,来个差评举报一条龙。当然,买完游戏之后的退款也必然是常规操作。
在游戏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山寨或抄袭确实已经成为了偶然中的必然。多少真正抱着“做好游戏”理念的开发者最后以失望告终。
游戏制作不易,宣传更为不易,这很正常。但,一样作品火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从自身的制作、策划和漫长的试验中找到答案。
玩家虽不是上帝,也不是傻子,更不是能容忍某些游戏无脑宣传和过度推销的工具人。
真正愿意与玩家打成一片,真正的敞开心灵,让玩家感受到游戏的态度与真诚时,哪怕它做的不算完美,也是值得鼓励的好作品。
开发商与玩家之间,学会赚钱的前提,是首先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