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李慧灵教授发出警告:当前防控不能放松
李慧灵教授是钟南山先生的得意弟子,不仅妥妥的美女一枚,而且思路清晰、言语幽默,相信她的意见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 问: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新发病人的病症越来越轻,这是不是意味着病毒的“毒性”也越来越轻?最后会转成类似普通流感吗?
- 李慧灵:
这种说法其实挺害人的。目前轻症病人很多是因为医疗介入得越来越及时。
- 问:
现在救治的病例越来越多了,经验也一定越来越多,您觉得这次新冠肺炎最特殊的地方在哪儿?
- 李慧灵:简单的说有三个: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多靶点攻击。
- 问:
前两点比较好理解,多靶点攻击是什么意思呢?
- 李慧灵:以前我们认为新冠病毒只攻击呼吸系统,在最关键的时候只要做好支持治疗,实在不行了上ecmo,只要扛过了呼吸窘迫期这病人就能救过来,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新冠病毒的杀伤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强一些,它不仅攻击呼吸系统,那些预后不好的病人不光是合并了肺炎的问题,还合并有心脏肝肾脏等的损伤,甚至造血系统都受到了影响。
- 问:
现在有什么特效的办法了吗?
- 李慧灵:特效疗法还谈不上,不过确实发现了一些可能比较有效的途径,这些都还在研究中,大约一周后才能出结果。目前主要还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吸氧、无创呼吸机、ecmo等等,还有就是针对各种合并症的处理,但即便是这样,已经可以帮助多数患者度过难关了。
- 问:
现在有不少文章在写中药,说某某医院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没有一例死亡甚至没有一例重症等等,引得中西医之间又是一阵论战。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 李慧灵:
您这个问题太坑人了(笑)!我对中医了解不多,感觉上它应该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力来发挥作用的。只要是方子里没有毒性较大的药物,我觉得试试不妨。都这种时候了,只要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好办法,管他是谁出的主意呢?!另外,我比较赞成中西结合的做法,中药就算再神奇,恐怕病人有了呼吸困难也得吸氧、也得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但是真的没有必要把功劳分得那么清楚。如果中医的疗效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不了,那就先解决问题,别忙着一定要去解释,更不能说用现代理论解释不清的就不能用。再说了,中医兴旺发达了难道不是好事吗?长的还不是咱中国人的脸!
- 问:
从目前湖北以外的数据来看,死亡率并不高,死亡人数甚至比美国因流感死亡人数还要少,为什么我们还要那么紧张呢?
- 李慧灵: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等)都是“家养的”,当你免疫力低下时它会兴风作浪,只要你的免疫力上来了就能一切恢复正常;流感病毒虽然外来的,要厉害一些,但它毕竟是经常来“串门儿的”,主要威胁的目标是老弱病残,一般人就算是染上了,只要抵抗力好也问题不大,所以不会太紧张;新冠病毒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天外飞仙”,人类机体从来没有碰见过,只要染上了不管男女老少都得先把遗书准备好,你说吓人不吓人?
- 问:
从目前的局势上看,您觉得拐点真的出现了吗?
- 李慧灵:
拐点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而每一个阶段的确立常常是要等整个事件结束之后才能完全搞清楚,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现在无论前方后方大家都是战士,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作战消灭敌人,只有等到战疫完全结束大家才能松口气。所以拐点在到底在哪其实根本说不准,即便说准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 问:
老百姓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困在家里都快疯了,总想有个盼头。有没有比较简便的判别疫情好转的方法呢?
- 李慧灵:看电视!什么时候电视上医务人员的形象少了,“感动”、“泪目”、“加油”、“挺住”之类的词儿少了,疫情就差不多了。(笑)
- 问:
看不出您还是个愤青(笑),要按照这个标准,现在疫情还差得远呢,对吗?
- 李慧灵:
对啊!这是个大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就解决的。这里我想多说一句,疫情防控涉及到很复杂很专业的方方面面,有些地方确实是人为做得不够好,而有些地方则是因为大家知识和信息不对等引发的误会,总之建议大家对于看不懂或者不了解的东西不要随便信,更不要随便喷!安安心心地听号召抓落实,这就是做贡献的最佳方式。
- 问:
就用您刚才这个风格跟困在家里的朋友们说几句话吧,现在人都呆得有点皮了,哪怕骂几句,清醒一下也是好的。
- 李慧灵:
只要我们这身防护服没脱,你们就待在家里别出来,否则我们就白拼命了!
- 问:
谢谢!我代表所有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谢谢您!很期待您一周后的研究成果!你们辛苦了!
【来源于有关微信群,仅供参考。】
谢谢你,生命摆渡人
作者:谷 音
我趴在窗台上
看树枝丫吐出新芽
看戴着口罩的小女孩嘻笑走远
看我们的城市,一天比一天充满生机
我贪婪地看着,眼眶微湿
能享有这一切的宁静与美好
是你们,生命摆渡人
用生命守护生命
78岁的乡村医生每天上门随访
60岁的社区工作者服务着每家每户
46岁的退伍军人传递着病毒样本
25岁的快递小哥无怨无悔地接送着医护
干苦活累活的总是人民子弟兵
医护人员没日没夜地与死神较劲
志愿者从来是默默奉献不声不响
公交司机说,我有责任坚守到底
我第一次听这个词,生命摆渡人
是你们,在黑暗里举起火把
照亮前路
是你们,在最苦最难的地方
与病魔赛跑
是你们,让我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里
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
春天已渐渐来临
而此时,我只想真挚地说一句
谢谢你,生命摆渡人
2020/02/28
圣洁的化身(外一首)
作者:黄 清
是你在团圆之日奔赴战场
是你在空旷的天际飞翔
穿着白大衣的战士哦
你手里的针筒好比一支抢
是你放弃了年节的假日
忙碌在疫情的第一线
不畏艰难不惧恐慌
救病人于危难时刻
是你无日无夜的守卫
守卫着生命的健康
是你为一个个病人忙碌
忙碌得忘记了回归的家
无私奉献的天使啊
你是纯洁的化身
你的身上沾不住尘埃
病毒会离你而去
就让天上飘洒的雪花
化作无数的仙露
洒在天使的手指上
润化着人类生灵的康健
医生的眼泪
他说医生要看淡生死
要有铁石心肠
然而这一次的病人
他感觉得到大家的痛
说着说着就流泪了
那厚厚的防护衣
笨重得让你行动不便
不敢喝水不敢吃东西
工作的强度力度太难了
用自己的生命守候另一个生命
用自己的身体去照亮另一个身体
那是不畏艰难的大爱精神
立春过了将是雨水
那不是雨水季节
那是医生的泪水
洒遍的武汉城区
2020/02/24
方舱医院护士弱水吟
挑战师兄 大获全胜
作者:石锡铭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陇西锡铭非常庆幸,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让自己的爱好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那时候,全国有诗社2000多家,诗歌流派88个。每一位诗人都想举旗抓纲、开宗立派。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如潮水蔓延,趋于白热化。陇西锡铭也是时代的一份子,也用无畏和激情创办自己的文学社——张掖卫校春雷文学社,也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文学社(张掖卫校是上世纪50年代彭德怀西征时,为西北野战军培养医护人员的培训班,以后发展为河西走廊、内蒙古靠近甘肃的一些旗培养专业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学校)。
龙巧玲在陇西锡铭《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
共同的目标,一致的爱好,文学社里有你才华横溢的文笔,生活中有你开朗热情的笑语,若数活得潇洒,当数你为首,如此才是最好的人生。 不过,别忘了,你曾经有我这一个挑战者,小心!
——龙巧玲
陇西锡铭今天闲着无事,整理一下书架,居然翻出一本泛黄的《毕业纪念册》,里面都是1991年毕业、离开母校前,关系比较好的90护士班、91护士班、92鼠防等文学社的一些师弟妹的留言。这才发现——91护士班的师妹龙巧玲下有“挑战书”:——有我这一个挑战者,小心!我们都是1991年毕业。但从1990年下半年陇西锡铭返回陇西实习、师妹龙巧玲返回山丹县实习算起,我们整整30年没有再联系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直接统考上了中专。却也赶上“兴奋和骚动的十年。”的列车,尽情翱翔在自己的天空。自诩喜欢文学的我们,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尽管文字稚嫩,但我们走在一起,谈的是莎士比亚、普希金、雪莱、泰戈尔,读的是《红与黑》、《基督山伯爵》 、《麦田里的守望者》 等世界名著。每月出版我们的《春雷》月刊,都是晚上刻板、油印。这个月刊,其实就是我们当时的文学阵地,任凭青春年少的我们冲杀陷阵,乐在其中。
陇西锡铭记得,那时候,琼瑶的小说已经在学校疯狂流窜;汪国真是护士班的青春少女的最爱之一。但师妹龙巧玲最喜欢的还是世界名著,国内的知名小说《围城》等。陇西锡铭至今依稀记得师妹龙巧玲,那时候对自己文学之路,非常清晰。尤其谈起自己对小说天地的憧憬,总是不许别人有一丝质疑的眼神——眼睛睁得好大。但师妹留言下挑战书的事,陇西锡铭大意,竟然给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今天偶尔翻出《毕业纪念册》,才突然发现,三十年后的师妹龙巧玲,已经用行动,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曾获第二届冯梦龙新三言短篇小说奖;第四届、第六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甘肃省金张掖文艺奖。多次获全国文学征文奖。
方舱医院的师妹——龙巧玲
尤其是师妹龙巧玲以方舱医院护士名义的诗,挑战师兄陇西锡铭,大获全胜,祝贺。祝贺师妹,把对文字的爱好和执着,坚持了30年,终于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来源于网络自媒体】
弱水吟作品五首
弱水吟,原名龙巧玲,女,甘肃山丹人,山丹县人民医院护士,甘肃省作协会员,甘肃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出版著作三部。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甘肃日报》等各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曾获第二届冯梦龙新三言短篇小说奖;第四届、第六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甘肃省金张掖文艺奖。多次获全国文学征文奖。2020年2月4日随甘肃省医疗救援队赴武汉参加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援,现在武汉某方舱医院抗疫。
武汉日记
2020年2月4日接到出发命令,急行军。2月5日凌晨两点半,乘坐的东方航空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等待,再一番奔波,到驻地房间已是六点。累,饿,冷,睡不着,抱着身体望着窗外发呆。天亮了,布满阴霾。我把桌上的瓶花移到窗台,才发现花是真的,也是干枯的。米黄、紫色的小花,细碎的叶片,以标本的形式报送春天。一朵花掉了,我小心放回它的身体。一滴泪掉在花冠。武汉,我来了。此前,网上那么多求救的花朵,我还能来及把掉落的你,还给你吗?你听见了吗?
虽然枯了
它们依然是春天的颜色
给武汉阴霾的天空以希望和引领
等春暖,等时间
等南来的风
带来天使和鸽子
这些枯萎的花瓣
它们会在无毒的大地上
重生,发芽,吐叶,伸枝,开花
窗外的城市
寂静清冷
而我始终相信,
我们不会在寂静里消亡
只会在寂静里孕育重生
破茧成蝶
方舱里的《萨日朗》
武汉方舱
穿白色防护服的你
像一颗子弹
击中了一位美术家的心脏
他以最快的速度
描摹出你的舞姿
像是飞天带来菩萨的救赎
他说距离两千里
也能看见武汉
在雾霾重重的黑夜
从密布冠状病毒的阴云里
透出了一束光
你领轻症病人跳舞的小视频
十四亿人民都看着,说
是天使挥动翅膀
一点一点撕破阴霾
在死神和病毒拧绞的生命之门前
翩翩的舞姿让死神和病毒畏惧
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
让光明和慈悲进驻人间
他问你是谁,我说
她是甘肃飞来的战士
掬了一捧黄河加入武汉
她是河西走出的女儿
扛起一座祁连山矗立方舱
她是张掖市二院的孙梦婕
摇动木塔寺的风铃
把西夏国寺的藏经诵给众生
给吴家山一小二四班的孩子
从到武汉那天起
那瓶干花就在窗台等我
像女儿托着腮帮等回家的妈妈
每天给房间喷消毒液时
都给它敷上纸巾
氯化剂
它是花冠,不是毒
你不可以伤害它
二月十四日早晨
被一阵阵鸟叫声唤醒:
“叔叔,阿姨,我是吴家山一小
二四班的张崧麟,长大了
我也要当医生,像你们那样治病救人”
“我是蔡宇轩,我给你们唱支歌”
“我是陈灏宇,吕诗琪,孟萱怡……”
微信里全是春天的消息
一双双小手捧着画作
在视频里像大树上抽枝的嫩芽
快乐地飘来荡去
51颗小小的心
装着一个大大的国
用压岁钱买了苹果、橘子
老师赠送到我们驻地
“学校和宾馆隔一条街
如果不是病毒,你们能
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
苹,苹果的苹
橘,橘子的橘
苹,也是平安的平
橘,也是句号的句
孩子们,我读对了吗?
孩子啊,请放心
我穿着防护服,我也是武器
像奥特曼那样战胜怪兽病毒
还要把你们包裹在我的骨头里
绝不让病毒沾到任何一个你
等瘟疫退了,樱花开了
我放你们出来,和百灵比一比
你们和它,谁的歌声更清丽
站在窗前发消息
忽然觉得
窗台的瓶花动了动
花丛挤出一只小飞虫
守 夜
每次夜班都遇见宾馆值夜的大哥
窝在大厅沙发,缩成一只茧
几次想问,我和他到底谁的岁数大
真是的!现在了还问啥?
病毒已疯了,不管是谁都侵噬
他手机反复播唱韩红的《天路》
一定是想让武汉
和西藏一样是一片净土
每次叫起他锁门,他总是道歉:
武汉对不起你们!连累了你们!
武汉大哥
迫在眉睫的不是计较对错
捆在一起,我们吃一锅饭
呼吸同样的空气,面临一样的生死
天气预报说,武汉要降温了
雷电,大风,冰雹,大雪
你在军大衣里缩紧身体
缩进内心的风暴,假装
听不见这个坏消息
半夜,我送去了一点食物
沙发里的身体发出鼾声
让我久久止步。是的
不要惊动一个人睡觉
让他回到中年人的日常
让他在梦里享受子孙满堂
公交司机
戴勇 一左一右
胸前写着你的名字
红红的戴勇,像是
左心、右心,淌出的热和奔腾
情人节那晚
你给下夜班的护士送了玫瑰花冠
姑娘们戴着
像春天破门而入
寒夜突然间桃李盛开
那晚,我追出门
黑暗里一片黑暗
寂静中还是寂静
你如一片混迹在叶片中的叶片
让我心里存了好久遗憾
这个黄昏,终于遇见
虽然口罩蒙住了你的脸
眼神和白色防护服的身影
在公交车上就是黎明前的一盏灯
戴勇,快下来
我要给车厢喷洒消毒
含氯消毒剂会损伤呼吸道粘膜
你要保护好自己
今天,我们收到很多物资
还有兰州拉面
请你尝尝
能不能比上武汉热干面
李霞组稿感言
这是拿命换来的诗!疫不容辞!国难当头,诗人何为?护士诗人弱水吟,现在她已是战士诗人,用她的行动和文字给了回答。正如诗人于坚所言:“如果不写,才是灾难,这意味着忘记。”沈浩波说:“当诗歌遇到现实,怎么办?——毫不犹豫,扑上去,把一切都写出来!写出明显的部分,更写出隐秘的部分。新世纪以来的当代诗歌,越来越显示出其最大的特点:永不缺席。”有人认为,这些诗应该不是抗疫诗,不是灾难诗,不是赞颂诗,是真正的诗。也有人说,一流作家沉默,二流作家呐喊,三流作家跟风,四流作家消遣。我还想说,此时写什么与怎么写不再分主次,因为它们同等重要。为啥我也赞同于坚、沈浩波的话,因为以住的灾难诗,太多无病呻吟,太多矫情,太多浅薄,太多无聊,太多站着说话不腰疼,太多叫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原因有许多,最要命的就是没有真情实感,或者不敢真情实感。
从到武汉那天起那瓶干花就在窗台等我像女儿托着腮帮等回家的妈妈每天给房间喷消毒液时都给它敷上纸巾氯化剂它是花冠,不是毒你不可以伤害它 她肯定是想女儿了,她把窗台的花儿当成了女儿。她把呵护给了花儿,虽然离开了家离开了女儿,来到了一个一不小心就会要命的陌生之地,还要与死神搏斗,但她没有忘记一个母亲的责任,尤其是一位女性的柔肠温情。干花也是花,对干花如此,要是面对鲜花会怎样。其实我们已发现,在病毒恶魔面前,诗意与美好,才是春天,才是神药,才是活下去的原因,这也是人们会拿命换命的原因。情人节那晚你给下夜班的护士送了玫瑰花冠姑娘们戴着像春天破门而入寒夜突然间桃李盛开
美,送美的人,接收美的人,都成了美的化身,尤其是美上添美,尤其是春天遇见鲜花。对美的呵护与营造,不会直接减轻减少痛苦恐惧,但它散发的诗性光芒尤其是人性光芒,才是人们坚信一切会好起来的隐秘。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诗少了一些尖锐疼感,缺了一些反思启示,但如果你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你的使命是什么,当然是斗志昂扬保护自己战胜病魔,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沉浸在悲伤和忧愤之中,绝对不是一位战士的心理素质。感谢诗人、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给我们约来了弱水吟写自战疫一线的诗。当然我们更要感谢弱水吟,感谢弱水吟的花与诗,说她这诗是用命换来的一点也不过分,我在想怎么给她说一句问好或祝福的话,没想到,高凯说过了,不,不是说过了,是说得最好。
2020/2/25于郑州
【转载自“拉萨的春天”公众号】
酒精安全使用提示
防疫期间,许多家庭使用酒精进行消毒,但稍不注意就易引发火灾;因喷酒精消毒进厨房烧菜,引发酒精爆燃受伤的事故时有发生
宝安区网格办提醒您:消毒酒精一定安全使用!
酒精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可购买小瓶装的酒精,以够用为宜,不要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4、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
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防止跌落破损。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5、存放时避免儿童拿到
有幼儿的家庭,酒精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酒精着火怎么办?
酒精着火受伤如何自救?
1、立即脱去衣物
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损伤和后果。
2、避免高声喊叫
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3、设法灭火
应当就近用棉织物覆盖或用水冲洗最好,火灭后立即就医。
【来源于“宁都作协群”】
(韶关五月诗社创始人、著名诗人桂汉标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