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现实真的可以比美剧更精彩么?
当然。
尤其是当故事已经足够戏剧化的时候,平铺直叙才更令人震撼。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作品——《辛普森:美国制造》。
这个纪录片讲的是被称为“世纪审判”的美国著名橄榄球星辛普森(o.j.simpson)杀妻案。
划重点:不是那个拍了28季还看不到要结束的《辛普森一家》。
这部纪录片一共5集,全片长达7个半小时,信息量巨大,并不是那种可以看着下饭的片子。
但我仍然不遗余力地推荐给大家,只是因为它足够好看。
而且,即使你对辛普森杀妻案的细枝末节都如数家珍,《辛普森:美国制造》依然有很强的可看性。
01
说它好看,是因为他首先有一个传奇的中心人物—— o.j.simpson(下文简称o.j.)。
熟悉辛普森杀妻案的人,应该都知道,o.j.是一个黑人明星,他人生最大的新闻,是在看似确凿的多重杀妻和谋杀他人的证据下,被判无罪。
他的前半生,大概就是“美国梦”的现实版。
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黑人家庭,也和幼年时期的朋友做过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在他接触橄榄球的那一瞬间,他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转折。
他在高中球队里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各个大学争抢的对象,他最后选择去了南加州大学(usc),在大学生橄榄球联赛玫瑰碗上,展示了惊人的天赋。
他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实力,成为了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橄榄球职业比赛史上的最佳黑人跑锋。
在1985年,o.j.首次有候选资格的时候,就入选了橄榄球名人堂。
o.j.不再只是一个黑人运动员,而是成了一个明星。
他成了全美国第一个接拍广告的黑人。
在运动员生涯结束后,o.j.又转向好莱坞,拍摄了不少影片,甚至开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同时,o.j.还担任橄榄球解说员,获得了很多大品牌的代言活动。
到这里,大概是他人生的巅峰了。
纪录片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方面,他知道怎么跟人们相处,舌灿莲花,情商特别高。
他能在演讲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打动人心,几句话就能搞定各种场面。
在赛场上取得非凡的个人记录的时候,坚持邀请全队人参加采访,把成功归功于团队。
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白人社会,试图让人们忘记自己的肤色。
强调自己是o.j.,而不是黑人,拒绝参加当时的黑人运动。
纠正自己的口音,在各种代言活动、娱乐节目中特别配合。
住进白人社区,在白人名流中积极社交。
(是的,你们没看错,他旁边那个大叔就是川普...)
他外出的时候,他的小女儿不幸在家里的泳池中溺亡,他把这一切归罪于第一任妻子,和她离婚。然后迅速娶了一名白人妻子,nicole brown。
不久,第二任妻子也由于受不了o.j.的家庭暴力,选择了离开他。
但是,如果不考虑o.j.在生活作风、家庭暴力方面的问题,他绝对是成功摆脱自己阶级的代表,这一点毋庸置疑。
02
但是属于他耀眼光辉的一切都在1994年结束了。
我们都知道,他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急转直下。
这是这部纪录片好看的第二个原因——有一个比美剧还要戏剧性100倍的真实故事。
1994年6月,o.j.的前妻nicole brown,和一个饭店服务生ronald goldman在nicole家里被杀,而o.j.被指控为这两项谋杀的嫌疑犯。
警察搜到的物证,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有两项关键性证据。
·o.j.卧室床下的一双袜子:在这个袜子上约有20处血迹,dna与o.j.相同。
·血手套:警方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一只手套,另外一只则在o.j.家附近的路边找到,上面满是血迹——恰好是两位受害人与辛普森三者的血液的混合物。
而辛普森的左手中指上有一个新鲜的划伤,能解释现场为何会留有他的血液。
在没有按期自首之后,警方对驾驶一辆白色福特bronco
suv的o.j.进行了低速追捕,为了转播追捕,全国广播公司(nbc)甚至打乱了当年nba总决赛的直播,主画面报道追捕,比赛画面被分屏到了边上角落。
这次追车、逮捕和审判在美国历史上是最广受关注的公众事件之一。
在o.j.被抓捕之后,他请来的律师团队也不是吃素的,被称为“梦之队”,每天的运作成本高达五万美金。
他们为了给大部分由非裔组成的陪审团留下好的印象,甚至在陪审团参观o.j.家的时候,把家里很多o.j.和白人的合影替换成和黑人的合影。而o.j.很可能根本不记得跟他合影的人是谁。
他们提出o.j.作案时间的不可靠,对一些物证也进行了反驳。
(o.j.左右两边的律师分别是f.lee bailey 和johnnie cochran,都是十分出色的律师。)
当控方的一位检察官要求o.j.当场试戴血手套的时候,最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手套比o.j.的手小很多,他根本戴不进去,他甚至站起来向全场的人展示这一幕。
但是在对o.j.的经纪人的采访中,经纪人说他让o.j.停止服用治疗关节炎的药,所以他关节肿大根本戴不上去。也有人解释说o.j.当时还带着塑胶手套,由于摩擦、皮手套缩水的原因,戴不进去很正常。
由于种种原因,在控方看来是“铁证如山”“板上钉钉”的案子,在经过将近10个月的审理之后,以陪审团宣告o.j. “无罪”告终。
03
为什么会无罪呢?
手套戴不上,只是证据出现问题的一环。
还有更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一个叫mark fuhrman的警官身上,正是他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血迹和手套。
对于fuhrman的讯问重点并不是案情,而是“你有种族倾向吗?”
有种族倾向跟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这是《辛普森:美国制造》好看、有深度的第三个原因——它记录了一个美国历史上动荡的、分裂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黑人运动。
在o.j.被教练视为珍宝、爱护有加的时候,运动场把o.j.和黑人社会隔离开了。
大学的运动场外,有马丁·路德金的死亡,有大量的黑人当街挨揍、人们用抢恐吓他们、用救护车的排水管子对黑人冲水。
表达政治理念的过激奥运会黑人运动员被送回国。
隔三差五就有黑人被捕,城市的贫民区里每天晚上都是枪击声。
相比之下,南加州大学简直是一个象牙塔,没有静坐、没有运动,除了o.j.和他当时的妻子,也没有黑人。
马丁·路德·金发表言论,希望黑人运动员能够站出来为黑人发声。当时的黑人运动员代表——拳王阿里就响应了这个号召。
(在黑人运动中,o.j.一直都是缺席的。)
o.j.不止一次表达过,自己不想被肤色左右,不想因为自己是黑人就一定要加入黑人运动。
为什么o.j.能够得到雪佛兰的广告代言?因为他是唯一一个非激进的黑人运动员,可以在拉拢黑人的同时,也不让白人讨厌。
当时还发生了几起影响深远的社会事件。
其一是rodney
king被打事件。
一个黑人司机rondey king被拍到被几个白人警员暴打,这段视频被各个电视台反复播出,人们都被其中的暴力景象吓呆了。
黑人运动的领袖们,觉得终于逮到了白人警员,把他们告上了法庭。
这件案子的最终结果,是白人警员无罪释放。
第二件事,是一个黑人女孩latasha harlins,在一个韩国超市里,和收款员发生了口角,然后被直接射杀。
这个收款员最终被判缓刑,五年期间,每年要做满400小时的社区服务。
白人警员使用暴力,却没有任何责任。
韩裔收款员射杀了一个没有武器的黑人女孩,一分钟的牢的都不用坐。
黑人忍不了了,在知道白人警员无罪释放的当晚,他们在洛杉矶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活动。
这就是著名的1992年洛杉矶暴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警车慢速追捕这种可笑的事情。
那根本不是追捕,更像是“护送”。
o.j.威胁说自己持枪,随时准备自杀,只想回到家。而路上和o.j.外面都被支持者和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洛杉矶警方不是不能直接抓捕,而是不敢。
他们已经不敢在大众面前对一个黑人明星做什么了。
“你曾用过‘nigger’”这个词吗?”
furman警官断然否认。
但辩方随后拿出了一盘10年前拍摄的录音带并当庭播放:在那个访谈片段中,福尔曼一连说了41次“nigger”,法庭顿时一片哗然。
虽然在法官的裁决下,陪审团最终只看了两小段录音,但是已经足够了。
“梦之队”律师团中,有一位叫johnnie cochran的律师,本来就是黑人民权领袖,顺势抛出一个惊人的假设:杀死两名被害人的凶犯另有其人,而福尔曼出于种族歧视,企图陷害无辜的被告人辛普森。
当一个洛杉矶的白人警探,被认为是种族主义者,又和可疑证物有着直接联系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陪审团一共12人,9名是非洲裔。他们会怎么想?
于是johnnie
cochran在这里扭转了整个案件的方向,把案件从对o.j.simpson的审判,变成了对mark fuhrman的审判。
在案件结束之后,mark
fuhrman丢了工作,有家不能回,也成了唯一一个由于辛普森杀妻案被判刑的人。
有一个陪审团成员在采访中明确表示:o.j.simpson被判无罪,她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是就这么做了。
检察官说,这就是对黑人这些年受到的不公的“报仇”。
o.j.simpson用了自己前半生来和黑人划清界限,却在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上,因为肤色赢了这场官司。
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o.j.simpson,再也不会有一个这么矛盾尖锐的历史节点,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世纪审判”。
但是黑人真的赢了么?
黑人因为o.j.被判无罪而欢呼,大部分的白人却感到悲哀。
这个社会,其实是更加割裂了。
直到现在,20年过去了,奥巴马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歧视”“种族隔阂”依然是美国社会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近几年中,白人警察和黑人之间的矛盾依然在,有的甚至引起了地方性骚乱。
去年的奥斯卡奖,黑人主持人可以在颁奖典礼上吐槽奥斯卡“白人优先嫌疑”的笑话,但是亚裔却成了最终受歧视、被嘲讽还不敢发声的群体。“歧视”依然是美国社会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而o.j.本人,在经历过这个案件之后,人生经历大概只能用“滑铁卢”来形容。
他的交际圈抛弃了他,自然也不再有代言和商业演出的机会,大量的走穴和搏出位的视频成了他的经济来源。
2008年,o.j.由于持枪抢劫被判了33年(就案情而言,其实完全可以不判这么重的),9年内不得保释,直到今年才能获得保释的机会。
法官在对他宣读审判的时候,表情是一个大写的“不屑”,她甚至拿起来手边的饮料喝了一口,全程没看o.j.一眼。
巧合的是,o.j.被宣判的那天,和13年前他被宣判无罪的日子,是同一天。
33年的刑期,似乎也对应着他要赔给受害者的3300万美金。
在“政治正确压倒一切”之后,又经历了“报复性审判”。
公平么?如果他有罪的话,那的确公平。
但是正义么?两次好像都没有正义。
他的一生就像片中这个角色说的那样,是史诗级的堕落,是站在最高点名利双收、而又跌落成为阶下囚的悲剧,是一个被时代制造又被时代抛弃的人。
《辛普森:美国制造》,的的确确讲了一个美国制造的悲剧。
04
现在要来唱唱反调。
这部纪录片一共有7个半小时,采访了几十个相关人员,采用了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说它“详实”,丝毫不过分。
导演也很高明,没有过分的旁白,只是用客观的资料,呈现这个历史事件。
但是这样就“客观”了吗?
并没有。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即使信息量巨大,导演也是在用这些事实来讲他的观点:
o.j.被判无罪,是因为他是一个处于非凡的历史节点的黑人。
那么他就做了两个假设。
第一,o.j.其实是有罪的。
但是这一点,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第二,o.j.能脱罪,只是因为他是黑人。
这只是部分事实。
在我第一次接触“辛普森杀妻案”的时候,是我们讲美政治制度的老师,用来讲美国司法制度中“程序正义”。
有学法学的同学跟我讲,这个案子能被当做程序正义的典型,除了被抓包的furman警员,还有更多原因。
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两个关键证物之一的袜子。
对于那双袜子,辩方的专家证人,知名华裔法证专家李昌钰博士则认为,由于袜子上并未沾上其他来自现场的物质,所以血渍很可能是事后伪造的。
(被称为“现实版福尔摩斯”的李昌钰博士。)
血迹是怎么伪造的呢?
在庭审中,辩方传召了当时在贝克中心(parker center,lapd总部)给o.j.采血取证的男护士thano peratis, 他声称给o.j.抽取了8毫升的血液。而根据检方的记录推算,几次dna检测所消耗掉的血液,加起来只有6.5毫升。
辩方律师认为,这1.5毫升血液,也许就被某人用于伪造证据了,这才有了犯罪现场找到的血迹和那双带血的手套。
而且,这只是关键证据的问题,警方还犯了更多的错误。比如,警方在案发之后没有有效封闭现场,许多证据存在交叉感染甚至细菌滋生的问题。
取证过程中,似乎每个环节都存在问题,那么按照美国司法制度,这些证据的可信性将被大大降低。
加上两个关键证据上的血液来源都存在问题,这才有了对furman的质疑。
如果一开始这些在取证环节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即使furman是一个极端分子,也不会有后来的关于种族问题的争辩。
所以“程序正义”,是辛普森杀妻案最终产生“无罪”结果的基础。
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掉这一块,而只关注种族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有一点偏颇。
(当然,除了“程序正义”“种族问题”之外,辛普森杀妻案最终产生“无罪”结果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检方在选择庭审地区、起诉罪名的时候过于自信,检方对陪审团进行了错误的评估,当时社会对家庭暴力、女权话题不够关注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这个案子。)
当然,这样的缺点也是好的。
因为它太明显。
我们能轻易地找到这样的缺点,然后去通过别的方式找到更多的真相。
就像导演给我们呈现了磁带的b面,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翻到a面,然后再去了解更多。比如我去搜索了rodney king事件,和1992年洛杉矶暴动,发现事件远比在纪录片中表现的更一波三折。
不过,要一个社会型纪录片没有预设立场也是很难的,毕竟历史在不同的人面前,只是一面镜子,怎么解读,完全靠作者。
在《辛普森:美国制造》中,导演做了一道严谨、甚至略显超纲的证明题。
包含的话题已经不仅仅是黑人运动、种族问题、程序正义了,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包含了名人效应、司法博弈、人性弱点、乌合之众、贫富差距等多个层面,足以证明,它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不是浪得虚名。
最后一点碎碎念:
《辛普森:美国制造》除了在内容上,在剪辑、配乐和内容筛选上都是大师级别的。
在内容上,有大量的视频、音频采访资料,即使我对这个案件比较了解,也有很多新的资料,比如我也是第一次知道o.j.有一个“月光老爹”,这也解释了他对妻子第一次家暴的原因。
有一段o.j.审讯的视频,导演应该是只有音频资源,所以他选择了去拍摄空荡荡的审讯室。
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对面是另一张椅子。
你就知道这是两个警员对一个人的审讯。
完全是高能的场景重现。
而那场史诗级的追车,也是由现场录像、各个电视台报道、对不同的人采访、音频资源的不同剪辑组成的,警方、嫌疑人、路人、媒体的态度,鲜明又对立。
没别的可说,只有一个大写的服气。
如果有对辛普森杀妻案感兴趣的小伙伴,还有一些跟这个案子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可以推荐给大家。
《美国犯罪故事》第一季,完全是影视的演绎,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先了解一下这个案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把这件案子的关键人物都做了神还原,出演《老友记》的ross的演员饰演了o.j.的律师朋友——卡戴珊先生。
是的,这个案子还跟现在特别出名的卡戴珊一家有着不小的关系。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里面花了大量篇幅,通过辛普森杀妻案讲述了美国司法制度的方方面面,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这也是我对这个案件的深入了解的开始。
《追凶十八年:我证明辛普森无罪》作者威廉·迪尔,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侦探,凭一己之力在十八年里锲而不舍地追查本案真凶,用实证锁定新嫌疑人,并证明o.j.或许真的无罪。华裔神探李昌钰博士也参与《追凶十八年:我证明辛普森无罪》创作并鼎力推荐。
所以说,真凶到底是不是o.j.,谁知道呢?
以上,感谢阅读。喜欢的点个赞和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