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导读
2016年8月29日,世界电影界著名的,被誉为儿童电影节里奥斯卡的第十三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圆满落幕。由唐山籍导演王军执导、编剧的《糯米的苹果》摘获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最佳长片”奖。
今年的第十三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共放映了160部来自31个国家的电影作品.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本届电影节带来了8部长片,1部短片,三个剧本。其中就包括王军导演执导、编剧,马恩然,于非非,侯靖颖,刘祉佑联合主演的电影《糯米的苹果》。并获得了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最佳长片”奖。
王军导演
王军导演与评委会主席
王军导演阐述“电影《糯米的苹果》是以中央台新闻频道报道的,政府在贵州山区开展学生的小餐桌活动为剧本主题立意。影片讲述学生糯米自己舍不得吃要留给生病妹妹的苹果不见了,姚果想办法把弟弟姚娃偷吃的苹果还回给糯米的故事。希望通过电影的拍摄,能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能多给孩子们带来一份幸福。《糯米的苹果》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事件单一,时间跨度短,人物少,环境集中,然而她不因此而成为一部小电影。她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一部散文诗的电影。她在一个象天堂一样美的地方讲述一群像天使一样美好的孩子们的故事,这些孩子却是留守的贫困的儿童。但这些孩子是快乐幸福的,他们不承担大人世界中的悲观,他们积极努力,自立坚强,他们纯净的情感的表达是强有力和具有穿透性的。在表演方面,孩子们都没有表演经验,力求表演无痕迹;服装方面,穷不代表脏,孩子们服装鲜艳,破但比较干净。音乐创作用了单音乐器,与孩子们的单纯相呼应,美好而有韵律。孩子们的世界是美好的,影片画面是静的,润的,秀美的,不急不躁,在美好中展现穷困中孩子的善良天性,展现姚果为了还回苹果的努力和坚持。希望电影能够展示给观众的,是让他们在美好画面下感受到孩子的辛酸和无奈,也感受到孩子的善良、坚持和向上的力量。让人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护这些单纯的孩子。那么这部电影就有了意义。 ”
《糯米的苹果》电影海报
《糯米的苹果》故事大纲
贵州省山区,一个小学和中学合二为一的学校里,中午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炉灶和锅碗瓢盆,在村子里的长街上,几十名孩子一起自给自足的做饭。孩子们离家远,都是在一周的周末走几十里山路回家一次。四年级的女生小糯米也在这个队伍中,煮着米饭,炒着菜。糯米学习很好,是班长。政府开展了小餐桌活动,马校长从镇里背来了苹果,孩子们每人一份。这对于西部山区里的孩子来说,是天大的喜讯,糯米领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她想把苹果留给在家生病的小妹妹。糯米的爸爸妈妈在城市里打工,每月寄钱回来,很少回家,妹妹基本没吃过苹果。糯米把苹果放在了自己的做饭用的小箱子里。她每次下课回宿舍都要打开箱子看看,可就在一个下午,她幸福的打开箱子看时,发现苹果不见了,糯米着急的哭了起来。
图为剧照(侯靖颖饰演糯米)
糯米开始寻找自己的苹果,最终没有找到,可是她特别想让妹妹吃到苹果,于是她想起来一个办法,给同学补习功课,帮同学写作业,为了能让同学把他们也没舍得吃的苹果换给自己,带回家给妹妹吃……可是,同学们都不同意,因为他们也想带回家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和爷爷奶奶。
图为剧照
在回家前的下午,糯米也没换到苹果……
原来,和哥哥幺果一起住宿陪读的弟弟幺娃儿没吃到苹果,就偷了糯米的苹果吃,幺果知道后开始想各种办法,想把苹果还给糯米……
图为剧照
糯米出门砍柴时,幺娃把哥哥带回家的苹果送进了糯米的家门,糯米的妹妹米粒幸福的吃着。
又开学了,孩子们下课跑出教室,愣在了那里,小操场中间堆满了红红的苹果……
侯靖颖在片中饰演糯米。刘祉佑在片中饰演姚果。剧中的所有小演员都是贵州本地的小朋友。每天跟着剧组跋山涉水的拍摄,受伤也是常事。最重要的是所有演员都是零片酬。只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
图为王军导演工作照
王军导演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经历一个多月的艰苦终于拍摄完成。荣获殊荣,实至名归!当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宣布《糯米的苹果》获得评委会大奖--最佳长片奖时,王军导演是这样发表获奖感言的“感谢圣地亚哥,感谢这座美丽的城市,拍电影不是目的,拍电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因为他们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聚焦现实关怀、注入人文情怀的导演。王军导演才华横溢,无论是担任影视剧的策划、编剧,还是执导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他都游刃有余。
他传奇的人生经历甚至比电影还要精彩。
王军导演个人简历
王军导演,1971年5月出生于河北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5岁的他埋在地下很多个小时后终于获救。他的舅舅为了救他手指甲全部脱落。也许是因为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得王军以后的作品中,有了一种独特地对生命的体验和关怀。少年时王军就显示出了他的叛逆和与众不同,1988年初中毕业后,他就读于唐山市一所职业中专学家用电器维修,可十门功课九门不及格,留校一年后才得以毕业。1991年在唐山种鸡场打工,每天要清理一天的鸡粪。1992年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预科班学习绘画。1994年考入河北经贸大学美术系。 1997年分配到中共唐山市委,本来可以当个让人羡慕的国家公务员。然而他却毅然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2004年毕业后从事影视剧导演工作,2008年,进入西影集团艺创中心导演工作室。同时,王军还是河北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青年艺术家协会青年导演委员会委员、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自从跨入导演这一行,王军的创作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并且是话剧、电影、电视剧多栖发展,编剧导演两面兼得。在每一个方面,王军都游刃有余。几年来,由他编剧并担任导演的电影就有《那年秋天》、《马眼》、《糯米的苹果》、《一次花开》、《朝天高歌》,他还是电影《戈壁母亲》的编剧,《老萨的战争》策划、导演。
在话剧方面,他曾担任纪念田汉诞辰110周年话剧展演总导演,由他担任编剧导演的话剧《青鸟》、《幸福象草儿一样》、《麻男辣女诱惑你》、《唐朝也有流星雨》、《等待戈多》、《长椅》等,多次在保利剧院,人艺剧场,中国剧院,解放军歌剧院演出,引发一阵阵观剧热潮。由他编剧的舞台剧鲁豫有戏之《情缘地下铁》作为电视栏目舞台戏剧化的大胆尝试,将以往播出的、高收视率的访谈节目以舞台剧的方式系列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执导的电视剧《爱情合约》、《婆婆也是妈》、《接班女婿》、《平安是福》《麻男辣女》等电视剧作品家喻户晓,这也使他成为内地著名青年影视剧导演。王军作为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及影视剧导演。他以独具个性的创造力,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不仅开拓了中国当代戏剧的新局面,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文化现象。
王军导演与演员李雪健老师
王军导演与韩国著名导演张然教
王军导演与好莱坞电影人红毯上
王军导演与芦苇老师探讨剧本
王军导演与贾樟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