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作者 / 灵樨
以往的纪录片往往是官方出品,在央视或电视台播出,互联网平台只是作为媒介延伸的一个渠道,方便互联网用户观看和品评,鲜少出现由互联网公司直接出品和制作的纪录片。
后来出现了一些带有人文纪录片性质的节目,比如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舌尖上的中国》,而后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带有模仿意味,却也以创新的语态开启了中西美食文化探索之旅。而后《早餐中国》、《奇遇人生》、《善良的名字》、《寻找英雄》等纪实寻访节目也带有一定的纪录片性质,旨在真实地用镜头记录自然风光或是探寻久远的历史文化,都颇具治愈和教育的意义。
2020年的正月,由于疫情全面爆发,不少互联网用户自发地拍摄记录疫情生活的微型纪录片,在广电总局的号召下,不少纪录片团队也开始以“疫情”为主题拍摄作品,视频平台也开始尝试出品纪录片。优酷首当其冲,拍摄了《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记录下了特殊环境下的武汉,冷清的街道、拥挤的医院、医生在生死之间交织的感人瞬间,而后其他视频平台也开始纷纷拍摄有关疫情的纪录片。
此外,三大视频平台也纷纷布局了其他类型的纪录片,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整理了2020年优爱腾参与出品的纪录片,希望借此研究视频平台纪录片领域的布局特点。
优酷
优酷自《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后,又推出了另一部微型纪录片《第一线》,真实地纪录了疫情爆发后的50多天里武汉人民的真实生活。这部纪录片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和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指导,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与优酷网、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仅有5集,聚焦了七家疫情患者收治医院后,与死神搏斗的感人画面以及他们的内心独白,同时也辐射了疫情所带来的苦难对武汉人民身心的影响,以及坚韧不屈、自觉隔离的普通百姓们的生活景象。
除了疫情相关的纪录片以外,优酷也全面布局了文化、地理、历史等多个人文题材的纪录片。
《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是一部每集仅有19分钟的沉浸式历史探险纪录片,该纪录片的特色之一便是带给了观众盗墓般“沉浸式体验”,将“真实性”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了“打破第四堵墙”的审美体验。该片带给观众一丝“走近科学”的既视感,探秘福州茶园山出土的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夫妻二人的尸体历经700年不朽,考古学家门亲临考古现场,以互动式的打开方式探寻未知真相,“悬疑性”和“考古盗墓”都是其最大的看点。
《文学的日常》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8.6的纪录片,由一位朋友拜访知名作家的形式,与作家进行朋友般两天的交谈、体验、走访、观察,对作家平日里的写作、寻觅灵感、生活体验等多方面认知和了解,并且聚焦世道人心、故乡、叛逆青春等热点话题。
《大地情书》则是聚焦处在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对准这片黑土地上平凡而伟大的面孔,展现他们耕种、生产活动、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从聚焦农民的农耕生活入手对政策侧面渗透。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8.9,一是得益于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和真诚,另一方面也是纪录片中触动人心的旁白带给了观众一丝正能量引导。
腾讯
自从《风味人间》大获成功之后,“美食”成为了腾讯出品纪录片的拿手题材,除了今年推出了《风味人间2》以外,腾讯还陆续布局了《风味实验室》这个“姊妹篇”,以脱口秀的形式品评各地美食,但并不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今年2月在腾讯上线的自制纪录片《沸腾吧火锅》聚焦了中国人独创的美食文化——火锅,并且每一集分别介绍了纵贯中共大江南北的火锅文化,其中有东北的酸菜火锅、重庆火锅、海南糟粕醋火锅等,镜头的变换运用和色彩剪辑的用心良苦都使镜头前的美食穿越了镜头直达味蕾,通过介绍火锅联系民族文化和历史,也使这部纪录片更加具有意义。
腾讯视频也一直聚焦公益,此前与恒顿传媒合作的《忘不了餐厅》虽是观察类节目,但也带有公益性和真实性。今年,腾讯发动公益项目,推出纪录片《看见爱的力量》,以独特的人文关怀的视角,记录志愿者帮扶对象,用最具温度、最真实、感人的方式,描绘出“腾讯创益人”助力社会进步,重构创意,扩大传播,激发公众的公益参与热情,凝聚全社会的向善力,同时也完成个人成长的故事,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除此之外,腾讯也关注儿童心理问题,出品了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这也是国内首部聚焦儿童心理解密的纪录片。另外,疫情爆发期间,腾讯也出品了抗疫微型纪录片《正月里的坚持》,表现普通中国人面对国难的坚毅。
爱奇艺
今年已上线爱奇艺的纪录片仅三部,分别是抗疫纪录短片《我的硬核社区》、《中国医生战疫版》以及街舞历史纪录片《我的街舞时代》。我的硬核社区主要是讲述疫情接近尾声以后各地的重启和重建,而《我的街舞时代》则聚焦30年与街舞有关的故事。
《中国医生战疫版》是爱奇艺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以时间线为推进,记录从新冠疫情爆发到四月底医疗队凯旋期间在武汉的医护群体的抗疫故事,深度跟踪拍摄武汉4家医院,8个医疗队,30多名医护,20余名病人,启动8个摄制组,60天的不间断记录,通过对医护人员形象的塑造和纪实拍摄,以抗击疫情的专家、医生、护士的故事为核心,从各维度讲述硬核医疗,并结合多种病患案例展示的温情故事。该纪录片已经在5月13日于爱奇艺上线。
虽然在纪录片上的布局单薄,但爱奇艺即将上线的纪录片片单也非常强大,其中包括一些纪录片二代,比如《此食此客》第二季、《天下一锅》第二季和《偶像》第二季等。
另外还有一些新纪录片的布局:
《朕本凡人》是一部历史纪录片,在浩瀚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从史书记录中了解帝王的政绩,但是对他们本人的个性、品性一无所知,而这部纪录片便是将帝王“人化”,讲述帝王鲜为人知的一面,憋屈皇帝司马睿、心思比甄嬛还璎珞的杨广、被皇位耽误的艺人李存勖、人生如宫斗的老实人朱佑樘、放飞自我的傲娇皇帝朱厚照,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解读,也起到了以史为鉴的作用。
《寻脉》也是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通过敬天、法祖、人寿、年丰、安居、兴业等六大叙事角度,以建筑、文化遗址、石刻、壁画、馆藏文物等为主要拍摄对象,讲述文物和它承载的精彩故事,重点展现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精髓,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以及与世界文明的交融发展。
可见,爱奇艺布局的纪录片多与“历史”息息相关,就算是拍摄美食类的纪录片《饕餮中国》也以“食史”作为切入口,讲述美食的前世今生。
在梳理了这些纪录片后,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发现,除了一些热点纪录片外,大部分的纪录片均无豆瓣评分,可见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仍然十分小众,一些题材过于枯燥的纪录片无法吸引真正的受众。
与电视台布局拍摄的纪录片截然不同,互联网平台更倾向于“用户选择”而不是“被动输入”,因此“商业性”更强。视频平台布局的纪录片多考虑商业因素,而摒弃以往纪录片过于重视艺术性的传统,比如优酷布局的纪录片多贴合年轻受众口味,加入探险、盗墓、悬疑等吸引受众的元素,而三大视频平台最常布局的题材类型也以“美食”这个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一些纪录片也常与综艺节目的类型特点相结合,邀请明星作为寻访嘉宾,以吸引网生代的关注。
发展到新世纪,纪录片早已失去了本来的味道,而更加注重娱乐性和综艺性,但这也无可厚非。相比于其他影视类型,纪录片因其“真实性”特点更能保存事件真实性,也最能达到教化作用。“寓教于乐”始终是教育传统,若能在保持历史和人文真实性的前提下加入可看性因素也未尝不可,辐射更广层面的受众才能发挥纪录片“审美教育”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