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作者 / 大路
成年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
不拼命,就会落后,甚至被彻底刷掉,人们如同置身于一架飞速运转隆隆作响的机器,几乎无法停下来。
于是,情绪低落、压抑,甚至焦虑、失眠成了不少人的状态标配。
那么,是即使血槽已空也咬牙继续坚持,还是扛不住就先停下来休息放松?或许电影《阿弥陀堂讯息》能给你一些启发。
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妻如何找回自己节奏、生活的经历,可说是一部成年人放松指南。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极具诗意的别名,《letter from the mountain》(山里的来信)。
光看到这个名字,耳畔已仿佛拂过一缕清风,身心瞬间得到舒展。
01
回乡
找回遗失的美好
丈夫孝夫,是一位畅销小说家。获得新人奖后再没有任何成就。遭遇瓶颈,他焦虑,彷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妻子美智子,在最先进的医疗机关工作。每天都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重症病人,签署一份又一份的死亡通知单,在精神和体力的双重压力下高强度工作。
故事开始不久,美智子就发生意外,她肚子里的孩子死了。
失望,悲伤,无法言表。
而那一天,也猝不及防又理所当然地降临。
下班地铁密集的人潮中,美智子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她呼吸急促,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丈夫灵感枯竭,妻子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到了临界点。
不能再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夫妻俩整理好行囊,回到孝夫从小长大的乡下。
在老家睡觉的第一晚,孝夫平静地躺在童年睡过的榻榻米上。
妻子笑着问他,这床铺是不是还留着你奶奶的味儿?
孝夫说,是呀,我好像又变成一个小男孩。
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多累,触摸到老家熟悉的一切,是心灵永远的源泉和慰藉。
早上醒来,也终于不用再匆匆忙忙冲进通勤大军。
有时间从容坐下吃个早餐了。
明媚的晨光照在美智子的脸上,她如饥似渴感受光线在脸上跳舞。
如此真实,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的一刻。以前活得太匆忙,全都忽略了。
吃过饭,他们兴之所至到小溪边钓鱼。
钓了很久很久,才总算钓上一条巴掌长的小鱼。
美智子却高兴坏了,像个小女孩一样欢呼雀跃。
他们把这来之不易的小小收获,做成烤鱼当晚餐。
围着小小的火苗,闻着小鱼逐渐弥漫出香味。
两个人你推我让,谁都想把第一口香脆的滋味让给对方。
不是豪华晚宴,也不是浪漫的烛光晚餐,但这是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小小收获。
很久没有这样耐心悉心体察对方的温柔和心意了。
此时此刻,一切都回来了。
这样深刻的满足和快乐,甜如初恋的感情,他们已很久没有体会过。
从前习以为常的生活,如同一个梦。
孝夫说,我们原先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该放慢一点了。
美智子说,光靠意愿的力量是没法再继续下去了。
噪音太多,人的感官会渐渐失灵,会钝化;
精神长时间的绷紧和焦虑,会逐渐侵蚀人的心灵,继而危及到健康。
美智子说,相对于身体,心灵的病可能会更重,心灵没有病,人也就没有病。
走得太快,不妨检视一下,获得的同时,有什么正在悄悄地失去?
02
沟通
解开心灵的束缚
远离城市,回乡下休息,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美智子每天到村里诊所上半天班,义务接诊。
孝夫帮忙为各家各户分发村里人自己办的报纸。走访鳏寡老人,为他们修缮房屋,下地劳作。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轻松而真挚,平和又坦然。
真情发自内心,在一切日常生活交际中暖暖流动。
没完没了充满事务性应酬的生活,似乎很远了,也无需在脆弱时仍一次次强打精神,佯装坚强。
不上班的时候,夫妻俩去幼儿园看望孩子。
两个大龄儿童混在一群小朋友中间,一会儿老鹰捉小鸡,一会儿跳绳。
褪去成年人坚硬的外壳,重温无忧无虑的童年。
黄昏时分,兴尽晚归。乡村的小路上,孩子们愉快地唱着童谣,一边唱,一边频频回头摇着小手和他们说再见。
直到孩子们消失在路的另一边,美智子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内心柔软的角落,就这样被一群孩子的童真瞬间触动。
在城市,那个几百万人拥挤在一起,却很孤独的地方,不知不觉就变成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
已经好久了啊,想不到会在乡下找回以往的感觉。
村里有一位老奶奶,梅。96岁,仍然精神矍铄。
吃得好,睡得香。梅奶奶和夫妻俩分享她长寿的秘诀:
“人们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事所迷惑。春天的时候,我在我的院子里种上茄子,豆角,和黄瓜。给它们浇水。就这么只想到眼前的事。突然有一天发现,我已经96岁了。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可我什么都没在意,没有给自己添忧愁。”
孝夫问她,有没有睡不着的时候呢?
梅奶奶说,睡不着的时候,就静静地听着门外远处的水流声,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股细细的水流,一直跟着向前流去,流到很远,直到汇入大海,就这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很多人常常装作为明确的目标斗志昂扬,却常常为变幻莫测的未来焦虑得彻夜难眠,不知所措。
而梅奶奶的做法是把握当下,只要坚持自己的路,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和村里人互动,和梅奶奶聊天,不仅让夫妻俩更加放松,还逐渐解开了他们的心结。
人是群居的动物。
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发自内心的沟通,能让我们更加快乐、健康。
03
承担
该来的总会来
村里有个美丽的少女,名叫小百合。
小百合的喉咙曾因病损坏,说不了话。她用手写的方式和别人交流。
她经常去看望梅奶奶,把梅奶奶跟她说的一言一语记录下来,这就是每个月村里小报上刊登的“阿弥陀堂讯息”的来源。
这个富有禅意的专栏深受人们喜爱,包括孝夫和美智子夫妻。
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们早已习惯通过移动媒体完成阅读。
而在这个宁静的小村,人们仍然享受纸质阅读带来的乐趣。
简洁的字行里,融汇了梅奶奶一辈子简单纯朴又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滋养、治愈着读者们。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和曲折。
噩耗突然传来,小百合多年前的疾患化成肿瘤,生命危在旦夕。
美智子正好是相关病科手术专家,作为医生,她责无旁贷。
可毕竟远离工作岗位已有一段时日,她对自己的状态还是有些忐忑。
没想到,手术完成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很明显,在村里半年的休养生息,让她不知不觉间恢复到绝佳状态。
美智子高超的医术被村民激赏,他们希望她能接受全天候诊治工作。
身心调整已毕,一切恢复如初的美智子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而在村里的这些时日,孝夫也积累了许多的见闻,有了很多新的创作灵感。
是时候重新拿起笔,写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久,美智子又有了新的好消息,她再次怀孕了。
花落花开,生命自有它的规律。
不会早一步,也不会晚一步。
只要踏踏实实,一心一意,步履不停,最好的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生活有很多情非得已。
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跑去乡下,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跑到乡下。
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放下手机,关掉电脑,离开家里,和家人、朋友到公园、郊区去游玩、聊天、看风景。
甚至,就算只是在夜晚翘首遥望星空,任晚风轻抚脸孔,也一样能得到舒缓愉悦。
总之,人生,不应只有战斗和挣扎。
人生,应该是一场精彩绝伦的交响乐,有高潮迭起,让人激情澎湃;有低回婉转,让人回味无穷。
完美,是时紧时松,收放自如。
就如故事中的孝夫和美智子,他们把握好节奏,优雅应对生命的每一个段落,终于结出满意的果实。
你我,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