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芦 哲 s0570518120004 研究员
朱 洵 s0570517080002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10日
摘 要
要素改革立在长远、兼顾当下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阶段,要素堆积事倍功半,亟需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目的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希望在生产要素端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但相比商品,要素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价格形成机制亟需健全。短期看,疫情冲击同时打击供给、需求和金融市场,需要尽快复产复工、稳定需求并轨提振信心。而要素改革是兼顾短期稳定、中期目标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意见》立在长远、兼顾当下,展现了政策定力和改革魄力,释放改革红利。
看点一: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意见》指出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有助于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在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实现落户准入年限的“累计互认”,有助于推进大城市群建设,消除人才流动的隐性障碍,更好的发挥各城市自身的比较优势。伴随着“人口结构红利”的逐步消失,完善和加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机制,是推动下一轮“人口质量红利”的到来的前提和基础,促进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看点二: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城乡二元化割裂是阻碍人口互流、产业互通、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共享的重要障碍,城乡一体化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有利于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既给予土地所有者一定的利得收益,也填补了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有助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为基建、新基建建设扫平障碍、腾挪空间。
看点三:市场化配置资本要素,建设发展技术要素市场
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以及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的融合发展对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意见》指出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同时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增加直接融资占比,金融服务实体、对接小微和民营企业;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看点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对于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意义重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意见》指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同时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另一方面,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培育新业态。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要素改革短期让位于逆周期政策对冲。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4月10日发布的研报《要素的改革也是改革的要素——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