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正听着《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来写这篇文字。
姜文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他阳刚,他搞怪,他有情怀,可能是中国最优秀的导演,因为他拍的东西我看不懂,所以我觉得他优秀。
想要拍出既卖座又叫好的电影,从来不是件容易事儿。
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无论是哪部片子其实去影院看都不大能看得懂,但是等到电影下了线,自己在房间里细细品味时,就能品味出个所以然来,这大概就是姜文的本事吧。
《太阳照常升起》的影片讲讲述了四段交错的故事,分别以疯、恋、枪、梦为主题,比如在疯这个章节中主人公是一位母亲,母亲疯了。在那个年代母亲疯了代表什么含义不言自明。
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原声带中有几首曲子的名字分别叫做《树上的疯子》、《寻找母亲》、《母亲在何方》、《母亲消失》。
这一系列的用母亲作为主语的曲名中,实际上点明的就是madness china的主题,在文革期间全国政治形势动荡,整个国家陷入了不可救药的癫狂之中。
而前几日看完的《驴得水》给我的感觉恰恰也是相似的,因为它和《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个章节的色调十分相似,表达的主题也十分相似。
《驴得水》是开心麻花团队第二次电影化的作品,第一次的电影《夏洛特烦恼》走的喜剧路线收获了较高的票房和口碑,所以市场对开心麻花的续作还是抱有期望的,第二部一出,果然是不负众望。
荒诞的电影,incredible china
难以置信的,不可思议的中国。
驴得水借由外国人在婚礼乱象上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中心。
整个的故事,戏剧的效果都是荒诞不经的,每一个脸谱化的人物上都代表着各自性格的人。
作品描绘的方向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写实派,另一种是夸张的荒诞派,来突出戏剧效果达到极致。
故事的最开始是一群相安无事的集体,三民小学由几位个性迥异的教师撑起来,他们每天有说有笑,日子平淡而有趣,但特派员要来的消息打破了穷乡僻壤的宁静。
几人隐藏的小秘密是多报了一个教师的编制,从而多蹭了教育部的若干银元。从一个谎言开始编制出了数十个谎言,也有了更多利益的纷争。
老裴在向女主角表白以后,女主角拒绝了他,并说自己就是这样的女人,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然后老裴开始由爱生恨,站在了推动剧情的重要一环上。
在利益面前逐渐失去的人性,老裴变得势力又独来独往,特派员和孙校长开始编织着一环又一环的骗局。开始以为只要骗了特派员就行了,后来发现特派员也要联合起来骗美国人,本来和谐的小集体到最后因为经费的利益问题变得乌烟瘴气,孙校长的女儿阴婚,铜匠从淳朴的手艺人变成了颐指气使的势利眼,女主角被迫说着违心的话,老裴从一个老实本分的教师形象变为了一个由爱生恨的小人。女主角张一曼则开始发疯以至于失去了生命。
在戏剧最高潮的地方,我看来,是特派员说“开始骂她”开始的。
所有的人物戏剧冲突开始爆发出来,无论字眼多么难听,但众人还是将百折千回的心中的话说了出来,心中的所爱与所恨,对自己做的傻事的疑问,对拥有枪的权力者的恐惧,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思考,都借由这段戏得以表达。平时直来直去的东北口音的男性教师在枪的面前磕了头。
好在最后的最后,孙校长的女儿去了延安,那象征着希望和公平正义的地方。
从今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三民小学了,一行人的希望的火种得以保留,死去的人死去,疯癫的人死去,疯子在树上,母亲疯了。
利令智昏,讲述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整个中国都疯掉了,在那个年代。
在易读性上《驴得水》好于了《太阳照常升起》,但是在深度上又若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