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中西文化中爱情诗歌的经典源流,莫过于《圣经》中的《雅歌》和《楚辞》中的《九歌》。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九歌》共十一篇,除《国殇》、《东皇太一》和《礼魂》三篇外,都有爱情的描写。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雅歌》六幕则纯都是情歌。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两者同是恋爱题材的千古名篇,以抒发至高无上的情感为之烘托,“爱” 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首先,谈谈《雅歌》与《九歌》展现一副波澜壮阔的爱情画卷。
《雅歌》由六幕组成:
1, 互相颂慕;2,互相追求;3,爱情的成熟;4,爱情的试探和巩固;5,爱情的享受;6,爱情的圆满。
新娘:愿君与我热烈接吻,因为你的爱抚甜于美酒。
新郎:我的爱卿,我看你好似牝马,套在法郎的车上。
《九歌》与之大同小异。也有倾慕,追求试探、考验。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驾飞龙兮北征,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前者,实写爱情:相思。把相亲相爱的渴望付诸实现。更别有寓意空灵,更有所寄托。
后者,“意多沉至,词不仟佻”。在情感上充满气势磅礴,俨然瀑布一泻千里,从中隐寓缠绵的情思。
再谈《雅歌》和《九歌》养风霁月的内容底蕴。
有人认定,他们全部都是表面神人恋爱的。其实,把人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的身上,隐寓人神爱情的渊源和深厚,归根结底是植根於自诩上苍拣选的民族沃土上,呈现着欢畅欣悦的生机,充满尽善尽美的情愫和理想。基于这一基础,赋予它以浪漫主义色彩。
《雅歌》——
新郎:我的妹妹,我的新娘,我已来到我的园中,采摘我的药和香料,吃了我的蜂蜜和蜂巢,喝了我的鲜奶和美酒。
新娘:我虽然睡卧,我的心却彻夜不眠,我听见我的爱人在敲门:“我的妹妹,我的爱人,我的鸽子,请给我开门”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九歌》——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那俏丽的少女以薄蝉翼的丝织品为包装的玉体冰肌香艳得沁心透脾,在温馨的氤氲之气中,更增添几分扑朔迷离的韵致,那充满理智和善良的柔情蜜意,竟达到隽永的刻骨铭心、梦魂牵绕、朝思暮暮、琴瑟和谐的境地。
然而即使双方经常来往,也不觉得不满足,似有“去便不来,来便去”之憾;继而,因为追求、考验,即有殷勤给予的,也有反语相诘的描写。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宋代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犹如:特归来,先指花梢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教他看,欲把心期细问。
可见用心良苦,无不至极。
综上所述,《雅歌》与《九歌》将神人的精神世界、意志性格、思想盛情通过有血有肉的刻划和把方向怡情的境界,绰约多姿的情态描绘,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又以不同的侧面切入把神人爱情的深厚真挚、信心相印而期待殷切,富有人情味透视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而,说明上述两部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奥的底蕴。
最后,谈谈《雅歌》和《九歌》体现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的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雅歌》和《九歌》的价值在意蕴藏在作品艺术形象之中以神人恋爱的本质,二性恋爱给人的深刻思考和理解。那玲珑剔透、明澈自然而又富于激情朦胧的格调,使作品独具动人的艺术魅力。
这艺术魅力,教人怦然心动,肃然,思考一个问题:永恒。那是人类挑战自身已经成为极限再也无能为力超越的极限。如流星与彗星擦肩而过最重陨落的遗憾;当飞船滑过灵魂的星空最后回归大地之友无可奈何的叹息。
永恒是完美的情操和道德风范位置信守的盟约和承诺。即归宿,即终极。
这绝非向壁虚构出来的。而是作者出自丰富的人生体验,出自天生形成的意识和思想感情,执着地追求人生美好理想。
理想符合逻辑。
逻辑源自希腊“逻各斯”《圣经、弱望福音》第一章说:”耶稣基督是“逻各斯”变身的肉身”。
从《雅歌》和《九歌》所陶铸的爱情主题,具有高超的想象和神妙的意境,融精湛的艺术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浑为一体。也即思想性是艺术性的核心——这是二者的共性。
然而,其不同的个性所在是:信仰可以表现多种形式的演绎,追索终极原理。酷似两极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赋予以人性真正的张力,在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背后,昭示永恒和归宿。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雅歌》和《九歌》是东、西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证明,俨如一柄双刃剑的两个锋面,闪烁着光彩夺目的光芒。从中可以窥探人子(基督自称)的天父和屈(原)子的神明。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信仰洗涤灵魂,爱情滋润人心。
无论何时何代,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幸福的追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万恒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爱情描写呈现不同风貌,才子佳人,鸳鸯蝴蝶,依然赋予时代的空灵与情致。
浅评《雅歌》和《九歌》,“爱”为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
无论如何,《雅歌》和《九歌》作为古老诗集都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征服大众。尽管成书时间久远,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美丽的语言使其经久不衰。
爱,一直就是趋之若鹜的永恒飘香。